关爱自己
看到兰儿老师在群里发了一段关于爱自己的七个层次的内容,特别喜欢。这段话讲了爱自己的七个层次分别是:
一、吃好、喝好、睡好;
二、塑造自己的气质,自信得体;
三、接纳自己的容貌和出生;
四、接纳自己的情绪;
五、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六、不给自己设限,成为更好的自己;
七、去感受这个世界,找到幸福的自己。你的爱经由你而流向这个世界。越爱自己,这个世界越爱你,开始真正合一。
自从开始和兰儿老师共读路易斯.海的《镜子练习》之后,我才开始把自己向外探索的目光转向了自己的内心。也开始认真思考和对待爱自己这个值得我们思考的话题。可是如何爱自己?我在课堂上和学生探讨过这个话题,今天看到兰儿老师发给我们的这段话,曾经模模糊糊的一些认识现在清晰了许多。或许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爱还停留在第一个层面。我也经常听到生活中有人说,“我一定好对自己好一点,想吃的、想喝的、想要穿的,我都舍得花钱给自己买,生活不易,对自己下手要狠一点。”
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生活确实都有不容易的地方,我们尽力不要为难自己,但是在自己身上舍得花钱真的就是关爱自己了吗?或许这种关爱还是停留在最浅显的物质层面。如果我们的心里不快乐,如果我们的内心不自在,物质层面的获得真的会让我们感到满足和幸福吗?
关于爱自己,我觉得更多的还是在情绪方面、心理方面、精神方面和思想方面的认知进步、提升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体验、感受和收获。
例如关于爱自己的第二点,接纳我们的自己容貌和出生这一点,我自己是深有感触的。作为一个出生在七十年代贫困农村的孩子来说,我觉得自己是带着天生的一种自卑心理。小时候曾经无数次对自己的容貌存在很多幻想,幻想自己的睫毛长长的、弯弯的、密密的,幻想自己的眉毛又细又长,幻想着自己明眸皓齿,幻想自己头发浓密顺滑像瀑布一样。这样的幻想让自己不断陷入对现实中的自己感到不满意的纠结状态中,加重了自己的自卑心理,心情自然会受到影响,做任何事情都缺乏自信。
有时候我就想,为什么自己相对现在的孩子更容易感到自卑呢?记得几年前在和课堂上和班级里的孩子谈论对帅这个词的理解时,班级里大多数的男孩子都以自己为例表达对帅的看法,而且他们能给出非常具体的理由。有的孩子说因为自己眼睛大,所以他觉得自己帅。有的说自己长得高,所以帅。有的因为自己腿长所以帅。有的因为自己头发浓密所以帅。有的说自己耳朵大所以帅。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一位眼睛非常小非常小的男孩说因为自己的眼睛非常有神所以他觉得自己很帅。
听到孩子们的表达,我真的被孩子们的自信深深触动了,我内心冒出的第一个想法是:这是多好的感觉啊!我好羡慕他们。我怎么就不像他们那样自信呢?现在随着年龄的增大,自己越来越能理性地对待自己真实的全貌,外貌是天生的,每个人都生而不同,如果我们不接纳自己天然的外貌,那么我们一辈子都会生活在对自己不满意的痛苦情绪中。这样的生活是我们喜欢和想要的吗?为什么我们不能从自己满意的地方入手,选择看到自己的优点呢?总是抓住自己不满的地方一直耿耿于怀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呢?一个不接受真实自己状态的人又如何能做到爱自己呢?爱自己首先需要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全部,才能活得自信阳光。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关爱他人,可是不懂得关爱自己的人怎么能做到去关爱他人呢?爱也是一门功课,而且是人生的必修课,一个内心充满爱的人一定是善良的、柔软的、慈悲的、包容的、开放的,当我们怀着一颗这样的心去对待自己的时候,我们才能以同理心由己及人去关爱他人,不是这样吗?
不管爱自己有几个层次,学会接纳自己才是爱的开始,接纳自己的外貌,接纳自己的出生,接纳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的感受,接纳自己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天性和天赋,带着不同,带给世界不同,带给世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