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家半井印痕书法

半井印痕之馬麗(No.602)

2019-02-13  本文已影响22人  半井居士
印面力求整潔。

第602枚。

石材:壽山石,淺雕小花鈕。

印面大小:1.6×1.6cm。

釋文:馬麗。

第一,説馬。

馬,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說文解字》)

按湯可敬解釋:馬是昂首怒目的動物;是勇武的動物。象馬的頭部、鬃毛、尾巴、四隻腳的樣子。

馬,楷書字形依然保留了象形的基本要素:四腳、鬃毛、長臉、大眼。不得不再次吐槽簡化字,簡化後的馬實在沒啥繪畫之美了。

有多種甲骨文字形,初期字形完全是繪畫,橫向,後期字形縱向——與書寫工具、書寫效率以及閱讀習慣相適應。

對於人類來說,馬曾經是重要的工具(煽情的說法是朋友),中國亦然。漢字中有太多馬字旁的字:驄、驃、馮、駕、馭、馳、騁……

馬的主要用途一是軍事上,騎兵坐騎,二是陸上交通運輸。現代工業興起,軍事上已無實戰意義的騎兵,陸上交通運輸則早已更迭到現在點汽車飛機高鐵,馬的實用價值已經失去,馬不可避免的遠離我們的日常生活,祇有這些銘刻著先民生活內容的字默默地訴說那些金戈鐵馬、蕭蕭班馬鳴的歲月。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琵琶聲裏盡美酒,陣前馬上鐵衣著。生死一線不由己,故有此悲壯之語。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怎知這匹馬可也曾思鄉?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却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的盧馬祥與不祥不要緊,要緊的是人心。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送別之依依不捨。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駿馬換美酒,不知太白衹是說說還是真這麼做了。

六軍不發無奈何,婉轉峨眉馬前死——“禍水”的紅顏總是替罪的羔羊。

……

另有一個官職叫“洗馬”,為太子屬官,不算大也不算小,歷朝具體權力不一,多與文書相關,帝王或太子出行時,洗馬一般騎馬先行導引,所以漢朝也有叫“先馬”的。

明朝劉定之為洗馬時曾與少司馬開玩笑。王偉跟他説:皇宮裡的馬多,洗馬要一匹一匹地洗。劉定之回答:何止皇宮裡的馬,各位司馬如果髒了,我也要好好洗洗的。

四蹄翻飛美麗的小鹿

第二,説麗。

麗,旅行也。鹿之性,見食急則必旅行。(《說文解字》)

“旅行”與現代漢語的“旅行”不一樣,屬古今異義,參考成語“旅進旅退”中的“旅”的意思可知此處“旅行”之義為:結伴而行。許慎説鹿的習性是發現食物即使情況緊急也要結伴而行。

這個意思後來寫作“儷”,有詞“伉儷”。

無論從甲骨文字形看還是從轉隸楷字形看,“麗”都是一頭角上頂著某種事物或某種對稱符號的鹿,這符號有可能是強化鹿角之美,所以“麗”有美麗之義。也有人解釋“麗”字上部對稱符號(即簡化字丽)是兩張鹿皮,古文中也出現過只用上部符號的麗字,鹿皮也是美麗的。

老杜的一首詩: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春天白日漸長,故曰“遲日”,春日陽光下,河山一片明麗之光彩……到處生機勃勃,可是老杜還是回不去。悲催。

第三,刻印。

馬字用金文字形,長鬃毛,不過大眼睛已經沒有甲骨文那麼像了,尾巴立著;麗字字形用王禔篆字字形,因為這個字形未脫鹿之形,觀之可愛。

這塊石頭頂部淺雕小花,四瓣,石質略硬,印身雜有異色,刻“半井”二字處恰有紅色些許,亦有趣。

四瓣小花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