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低年级学生的读写妙招

2024-08-10  本文已影响0人  风糖_

每月例行的跨学科教研会议上,三年级六班的语文教师小周提出了一个颇具创新性的观点:计划在班级里推行一系列活动,包括每日课前1 分钟学生新闻播报,每天安排1小时的集中阅读(含20分钟慧读平台听读和20分钟纸质书阅读)以及读后20分钟的讨论分享,学生每天写一篇100 - 200 字左右的小日记,每两周写一次小作文,每月组织一次读书分享会活动,简称“五个一工程”。

此方案一出,现场陷入短暂沉默。在农村学校,低年级学生因家庭阅读氛围不浓,理解能力较弱,再加上词汇积累不足,对一些复杂文本内容,无法读通读懂,使得阅读速度偏慢,阅读兴趣普遍较低,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难题。一位年轻老师表达了担忧:“周老师的想法非常好,通过多读、多说、多写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及提升其能力。这样的任务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够完成吗?”

大家纷纷针对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考虑如何完善这个方案,使其具有可行性。

信息老师给出了一个建议:“可以让学生写电子日记,三年级同学正在练习打字,输入速度较慢,让同学们用讯飞语音输入法写日记,在手机里保存成电子文档。这样不仅能免去抄写的疲劳,也便于让更多人看到!周老师还可以用班级公众号发表这些文章,既是保存,也是分享。一学期结束,这将成为孩子们的班级成长录,具有纪念意义。等到他们六年级毕业,就成了珍贵的回忆录!”

这一想法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大家更深入细致的论证。

经过长达半个小时的商讨,最终确定了如下方案:除周一外,周二到周五每组内同学相互讲述自己的日记,选出一到二人的日记让老师进行手机语音记录(一周内小组成员均要参加),转换为文字。每组一共8 个同学,8 组可以在 10 分钟内完成。之后老师把文稿用通义千问等人工智能软件检查错别字,并进行简单完善。班级内授课老师也要轮流写当天班级日记,和同学们的日记合在一起,最后根据情况,把合并后的文档每周两次进行发布,供老师和同学们浏览。

就这样,三六班成为了全校第一个阅读教学“五个一工程”实验班。每一天,老师和同学们都会充满期待,不知道哪位同学的精彩作品中,就会出现自己的身影。大到艺术节、运动会、每周升旗活动,小到体育课、劳动课、音乐课上的点滴小事,都被学生们用生动的笔触记录下来。班级绿宠一周浇了几次水、长了几片叶,科学课上用纸做了几个大桥桥墩,谁谁谁今天回答问题受了表扬,某某某和谁有了矛盾以及如何解决的,这些都成了日记的丰富内容。

为了避免和别的同学内容重复,阅读小笔记成为同学们最常写的题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的同学已经不满足于200 字的限制,他们有更多的想法要表达……一个个奇思妙想,甚至是看似“胡思乱想”的创意都在日记中呈现出来。日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儿童世界,他们是天真可爱的孩子,也是情绪饱满的表达者。在他们的文字中,能看到思维碰撞的火花,在我们不易察觉的地方,心灵之花已然绽放;他们大胆运用修辞手法,无所畏惧,尽显童真童趣……仿佛一棵棵丰富活跃的幼苗正在茁壮成长。

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课前的小新闻播报,从开始的一句话新闻发展到几句话新闻,再到能够完整地说出一件小事的来龙去脉,并加上自己的见解,条理清晰,逻辑分明。每天小日记的做法也在学校、家长的支持下,一期接一期地顺利发布。学生们通过每日的新闻播报、阅读、写作和分享,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获取和建构中,在不断地表达和交流中,逐渐形成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

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如写作、演讲、信息技术应用等,学生们的多种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发展。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兴趣点,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任课老师和学校老师,也会对这些日记点赞或点评,给学生鼓励。有时还会有校长和别的学校优秀教师的亲切点评,让孩子们感到特别惊喜!每两周一次的作文,质量越来越好,让其他班级的老师羡慕不已。

开心的不仅是学生,还有信息老师。老师上课的素材可以从孩子们的日记作品中轻松获取,不管是文章排版,还是图文混排,都透着熟悉的亲切感。孩子们在信息课上学得格外认真,都渴望早一点把自己的日记做成精美的电子档,加上图文美化,使其能和老师发表在公众号上的一样漂亮。甚至还有学生主动学习使用PPT,说是要在阅读分享会上使用。

就这样,一次普通教研例会上的讨论,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化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并且带来了令人欣喜的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曾经那些因人力、物力、精力有限而无法实现的想法,如今都有了变为现实的可能。让阅读插上科技的翅膀,通过日日读写与分享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最终实现人人能参与、人人有收获的共赢局面。这一成功的实践,也为我们展示了在科技的助力下,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的教育目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