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见识(2/4)

2019-08-12  本文已影响0人  weiwei_js

《见识》--- 吴军

目录

序言:“命”和“运”决定人的一生;

上篇 商业的本质

        第一章:商业的本质

        第二章 创业不等于从0到1

        第三章 以小博大的颠覆式创新

        第四章 拒绝伪工作

        第五章 职场的误区和破解方法

        第六章 理性的投资观

下篇 人生的智慧

        第七章 幸福是目的 成功是手段

        第八章 人生需要做减法

        第九章 大学之道

        第十章 谈谈见识

        第十一章 好好说话

        第十二章 贤者智慧

后记从《硅谷来信》到《见识》

主题:个人的精进。

201903-见识(1/4)

201903-见识(2/4)

201903-见识(3/4)

201903-见识(4/4)

第五章 职场的误区与破解方法

人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它的性质和成败决定了你此后职业发展的方向和事业起点。对第一份工作,年轻人常常陷入一些误区,尤其是过于看重薪酬而影响了对工作的价值判断。

23.年轻人第一份工作不要太在乎工资

“要用一个合理的价格购买一个好的公司,不要用一个便宜的价格购买一个平庸的公司”(Purchase a good company at a fairprice,not a fair company at a good price.这里的 fair 有两个含义,第一个 fair 是公平的意思,第二个是平庸的意思)

我不妨分享一下我们在谷歌的招聘哲学。

首先,对于非常重要的岗位,公司会开出一个比市场价高一倍的薪水,这样就由公司来挑选最好的人,而不是让最好的人在几家公司中做比较。这种方法,我也用到了选择会计师和律师这些专业人士上,即开出比整个行业平均水平高出一倍的薪水,让那些最优秀、最敬业的人为我所用。我的会计师和律师为我工作了十多年,至今我对他们都非常满意。在谷歌和腾讯,我们靠这种方法聘请到行业里数一数二的精英,事实证明,他们能够创造一般人创造不出的奇迹。

我总结谷歌在工程上成功的奥秘,其实就是一句话,“杀鸡一定要用牛刀”。今天,阿里巴巴等公司也在学谷歌的这种做法。

世界上人和人的差别常常是数量级的。对于关键岗位上的人,用一个一流的人和用一个三流的人,结果会大不相同。但是,为了引进一流的人,而且让他能够安心为你做很长时间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一个高出预期的待遇。但是,这种关键职位对于一个公司来讲非常少,因此对于大多数员工,我们不会给予任何比市场价更高的待遇,有时给的待遇可能比竞争对手还要低。。。我虽然不提供更高的薪酬,但是会给年轻人更多的成长空间,因为对于真正有志之人,会更看重后者;

几乎没有人是靠第一份工作的工资发财。如果大家能够认清这个现实,就能体会到第一份工作是否多20%的工资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因为你在那个阶段挣多少花多少。。。这位经过 16 年寒窗苦读、从名校毕业、自视甚高的天之骄子,一辈子连一套房子也买不起,这就是现实。在桂谷也是如此,只有大约超过 10%的人有自己的住房,比例比北京还低,多少从斯坦福和伯克利毕业的人到了快 40 岁还在租房子住呢!怎么办?人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它必须能帮助你在 10 年后挣到同龄人或者同班同学 3~5 倍的收入,这样你才能在北京买得起房子。第一份工作必须能够让你极快速地成长,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全行业,而且你也需要主动通过第一份工作尽可能地成长。

当然,再次选择新的公司时,依然应该以成长为目标,而不是以是否多 20%的报酬为标准。如果他能够一直以这样的态度去做事情,10 年下来,比同班同学的收入多 3~5 倍完全是可以达成的目标。而真正达到了这个目标,我想他至少对事业发展和经济地位应该比较满意了。如果运气好,也足够努力,他就可能成为那些我们愿意出双倍价钱聘请的人。而靠走职业道路发财的人,都是这一类。这些人将来如果创业,成功率也比他人高很多;我在之前讲过,在美国,大部分人通常一辈子只能被提升两次,在谷歌这样的企业最多也就多一次。。。我发现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在乎 20%工资的人要比注重自己成长的人多,因此就给有志气的人留下了机会。

选择新的公司时,应该以成长为目标;

几乎没有人是靠第一份工作的工资发财。

世界上人和人的差别常常是数量级的。

24.五级工程师和职业发展

仿照朗道的方法,我也将 IT 行业的工程师分成了 5 个等级,对于其他专业人士,也可以依此分类。分类的原则大致如图 5-1 所示。

你可能奇怪,我为什么专门强调心胸开阔。因为人有多大的心,就能做多大的事情。有人抱怨自己作为工程师,收入和社会地位太低,我想如果你做到第三级就不低了。当然再往上,就不是很多人能够做到的。你如果能成为第二级工程师非常好,但是如果不能也没有关系,不必对自己太苛刻。

我想接下来大家应该知道努力的方向了,每提高一级,你的影响力和收入就增加很多,当然对你的综合能力的要求也高得多。最后我想大家可能会问:“你自己处在哪一级呢?”我权且把自己放在 2.5 级吧

实现跨越式发展,线性的提高是满足不了需求的;

25.职场上的 4 个误区和 4 个破法

在讲这 4 个误区之前,我先要排除一种情况,就是一种根本不值得为之工作的单位。这种单位的领导只喜欢溜须拍马的下属,只提拔自己的亲戚。如果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年轻人应该远离这些单位,因为这样的单位是搞不好的。

今天,但凡稍微有点儿活力、发展还说得过去的单位,都不会任由一群马屁精或者亲属当道。。。随着中国企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虽然经常拍领导马屁不会有什么副作用,但是正向的作用其实越来越有限。因此,与其将自己的命运都寄托在拍马屁上,不如在能力和业绩上多花点儿功夫,成为对老板和对单位更有用的人。

其实,领导们眼中的这个“贤”不仅仅是专业能力,而是很多方面因素的综合。

误区一:工作和职业分不清

在英语里,工作和职业这两个单词分别是 job 和 profession,含义的区别很大。工作是大家谋生的手段,一个单位给我们一份工作,我们完成任务,单位付给我们工资和奖金,就两清了。职业是我们一辈子要从事的事业,比如我们当一名医生,提高自己的医术,治病救人,成为名医,这是职业。。。一个人要成为公司高管,通常需要从基层一步步做起,掌握越来越多的专业知识和行业动态(或者领域动态),不断提升管理能力,最后做到能够把自己领域的任何一个公司管理得有条不紊,这是职业。。。首先就要有选择地做事情,凡是对将来职业有利的事情,不论是否有报酬,也不管报酬是高还是低,都要做。反之,只是能够带来收入的提高,和职业发展没有必然联系甚至相矛盾的事情,则尽可能不做或少做。

对待自己的职业,需要专业的工作态度。所谓的专业,就是一切以工作目标的达成为中心。所有的沟通、会议、关系的建立、工作的分配等,无一不是以此为主要目标。在工作中,很多因素都会使我们的工作不顺利,比如个人能力的局限、沟通不顺畅、情绪波动,或者其他什么原因,这是很多职场上的人感到心累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把事情做好,就体现出是否有职业素质了。。。当我们做事变得非常专业时,同事们也只能用同样的态度和我们打交道。这样即使一些人不喜欢我们,也不得不配合我们做事情。

误区二:把自己仅仅当作一个单位的过客,而不是主人

人一旦觉得自己是过客,常常很多该完成的工而不见,也懒得建立和维护与同事的关系。虽然他们想的是利用这个工作做跳板,但是一旦有了过客心态就容易不求上进,对自己最大的害处是既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又丧失了锻炼的机会。至于给其他同事留下了坏印象,那是必然的结果。怀着这样心态的人即使跳槽,也难被赋予重任。

误区三:被语言暴力激怒后就乱了章法

我们很多人在工作中都有这样的体会,总有一些同事,包括上级,没缘由地责备你、批评你的工作,却不给出具体的问题和有建设性的建议,更不是真心帮助你。他们的这种行为被称为语言暴力。实施语言暴力的人当然不对,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受伤害的是你,而不是他们。这种语言暴力最大的危害是,打击你的自信心,引诱你偏离工作重心。对于语言暴力,无论是骂回去还是百般辩解,都会让你疲于奔命,从而脱离了工作的重点以及错失成功的机会。判断是善意的批评建议还是语言暴力并不难,前者你采纳后明显对你工作有利,后者则是无理取闹。因此,一旦判断清楚对方是语言暴力,我们要不为所动,一方面继续我们的工作,另一方面要让施暴者有个交代。一些人是无意中施加了语言暴力,这时给他们明确指出即可,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做错了事。而有些玩儿权术的老手则是故意为之,对他们则要注意防范,不要轻易反击,而要想法化解。等事情过后,要通过正常的渠道让他们知道你已经识破了他们的语言暴力,让他们今后做事有所顾忌。更具体的处理方法我下面还会提到。

误区四:疏于沟通 很多人因为急于做成某件事,生怕一些相关人士有不同意见,事先不打招呼,自己就匆匆做了主,指望着生米做成熟饭后大家来接受既成事实。然而,很多时候一些必要的环节最终绕不过去,其他同事知道后,会认为这个人对自己不尊重,缺乏团队精神,甚至到领导那里打小报告。其实,大部分时候,提前打招呼总是一个良好的、职业的做事方式。如果合作方有不同意见,可以通过协调和谈判解决。只要有利益可以分配,无非是设法确保各方利益就可以了。更何况很多时候征求别人意见,对方未必一定会反对。反之,如果事先不沟通,即使想法和同事一致,一些同事也会故意鸡蛋里面挑骨头,最终要花更大的精力、更多的时间进行善后。

根据我的工作经验可以有这样 4 个办法来破局:

第一,任何时候为人都要谦卑,只有谦皁,才能更有效地沟通。也只有这样,当别人表达意见时,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事情上,从各种角度去理解。但是对于事情,并不能因为自己态度谦卑就不发表意见和看法,一个既谦卑又能把事情分析得入木三分的人,最让人钦佩。

第二,要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语言暴力和其他故意伤害。这里我给出操作的三个步骤。首先,要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因为自己的过失惹怒了别人,或者是自己把情况想歪了、把别人想坏了,别人的言语其实并没有恶意。

其次,在确认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对方不公平地对待我们之后,要把我们周围的同事分为三种人:第一种是和这件事情无关的,不要让他们卷入纠纷,通常这些人在人数上占大多数;第二种是在这个问题上会站在我们这一边的,这些人自然不需要担心;第三种是对我们施暴的人,他们是我们要认真对待的。最后,要搞清楚第三种人即施暴者这么做的目的。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我们要先和他们沟通,达成谅解和妥协。对于那些真正想和我们作对的人,依然要和他们主动沟通,但是沟通的目的可能不完全是为了达成一致,而更重要的是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对方知道我们的看法,也知道他们自己的问题。美国人在这种问题上比较主动,该说就说,中国人比较蔫儿,有时就忍着了。但是,我们的大度应该表现在指出施暴者错误后的宽容,而不是在是非问题上没有原则。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有贝尔这样的主动性,在沟通中保持对别人的尊重,但是态度要坚决明确。我们经常说以正压邪,实际上如果没有行动,以正压邪是不会实现的。我在前面讲,上帝喜欢主动的人。即使上帝想帮助我们,我们也要通过行动得到这种帮助。一个人要坚守自己的正确立场,不带个人色彩,聚焦事情本身来解决问题,同时凸显出大度和境界,这样不仅会带动团队整体健康发展,而且这样的人自然而然地就会成为团队的支柱。

第三,永远要明确,工作不是为了公司或者他人,而是为了自己的职业发展这个既定的大方向。任何想进阶的人都不应该被动地工作,就像算盘珠子,拨一拨,动一动。想成为领导者,要平实地学习做一个领导,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主动地多做事情,多跟人打交道,去帮助他人,支持自己的老板和团队。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想一想,当我们离开这个团队时留下了什么。

第四,注重长期效益,把一件事放到两三年的时间周期来看待,这时我们对它的态度就会有所不同。回到在一开始提到的那种任人唯亲、马屁精横行的公司(或单位),如果我们不幸身处那种公司怎么办?如果你觉得它的经历对你将来有用,不妨抱着学本事的心态干两年,即使有些委屈也认了。不过要注意的是,即使在这样的公司,也不要有过客的心态。如果你觉得它对你的进步已经没有帮助了,这种单位哪怕再有光环,也不如趁早离开。孔子讲,“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既谦卑又能把事情分析得入木三分;

指出施暴者错误后的宽容,而不是在是非问题上没有原则;

坚守自己的正确立场,不带个人色彩,聚焦事情本身来解决问题,同时凸显出大度和境界;

26.职业员工和管理者要注意的两件事

如果想获得提升,或者想逐渐承担起更重要的职责,还需要在做事情上从周围人当中脱颖而出。今天很多工作都需要由职业员工来完成,这些人在英语里被称为 professional,包括医生、律师、工程师、会计师等有特殊技能的人,更通俗地讲就是有自己手艺的人。他们做事情的专业水平当然是区分好与坏的标准之一,不过除此之外,这些人如果想往上走,自身还需要在其他能力上比周围人有所突出。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他是老板嘛,这个我当然知道!可问题是一个从业者连所做产品的基本收入情况都不去了解,就永远没有机会成为老板。退一步讲,如果一个开发人员不清楚自己所做的产品盈利能力如何,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一旦这个产品不能盈利,他马上会面临三个可能性:第一,这个产品被砍掉,这个人被安排做其他工作。第二,这个产品被砍掉,这个人失业了。第三,老板很仁慈,一直维持着这个亏损的产品,但是公司会因为亏损而关门,大家还是失业了。不管什么情况,都不是好结局。那位资深工程师所在的公司其实就面临第三种情况,他们的产品是公司唯一的产品,却又不能很好地盈利,而作为工程师,他们只关心自己技术的提升,而不去考虑这份差事还能傲多久。很多人在被调离岗位或者被裁掉时哀叹,但实际上迹象早就有了,只是他们浑然不觉而已。

最有效的沟通是在第一时间直接给出答案,然后补充解释。后来,我不得不进一步向他(工程师)追问细节,他才在提示下像挤牙膏那样,一点点地挤出答案。

作为一个工程师,能够关注到很多细节当然好,比如他所说的影响广告收入的那些变数就是细节。但是,关注细节必须以能够把握住全局为前提。

善于沟通的人会理解对方提问的目的,然后提供有用的信息,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思解释字面上的问题。这就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掌握大局上的区别。

我还接触过不少其他从事具体工作的专业人士,很多表现也是如此。我想,如果你是一个老板,也未必会提拔这样的人当领导,负责起一个部门。这些人的通病在于只盯着自己当前画的那个色块,不愿意往后退两步看看整幅图画。有些时候自己觉得颜色涂得很好,但是如果能退后一步看看大局,就知道自己的想法、做法并没有从全局优化来考虑。这也就是很多人觉得自己专业水平很高,工作也努力,却一直得不到提拔的原因,因为缺乏大局观。缺乏沟通能力,不仅员工有,也是很多管理者在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之一。他们的问题可能不在回答问题上,而是在讲清楚一件事情,说服别人相信自己的想法方面。小团队的管理者在这个方面的问题上更加突出。

当主讲人还要介绍背景时,我马上打断了他,让他简简单单地告诉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他们是怎么做的。

讲不清楚想法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自己脑子本身就不清不楚,另一个是生怕自己把事情说小了,别人不重视。脑子不清楚的人在给公众讲话之前必须多加练习,这涉及演讲的准备,不属于这一节要谈的内容。而为了让对方重视而夸大其词,这种做法常常适得其反。一个管理者如果以这种方式和员工沟通,员工未必会相信;和领导沟通,更容易被领导看穿。

如果做出了 10 分的成绩,可能领导已经满意了,但一定要吹成 100 分,被识破之后,领导给予的恐怕也只剩 1 分。大家有时候对一些人的夸夸其谈不吱声,不等于他们不清楚实际情况。

很多管理者在工作中的第二个问题是不了解细节,这和前面讲的很多专业员工缺乏大局观正好对应。很多管理者则不然,我问他们第一句话,他们能答上来;再问第二句话,就不知道了;问多了就要找手下的人来回答。遇到这种情况时,我有时候会半开玩笑地问他们,如果是这样,你怎么知道你手下的人告诉你的是真的呢?

在一个大公司里,一个总监为了自己的提升,扩张队伍,把小事情往大了做,是公开的秘密;一个行政单位里更是如此。很多单位效率低下,和下面的人搞出了一堆不需要做的事情有关,而这里的责任要怪领导。作为领导,如果不了解细节,整个部门就不可能有高效率。根据我的经验,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如果做到了第 5 级(基层员工是第 1 级),他需要了解第 3 级的工作;做到了第 6 级,就需要了解第 4 级的工作。作为一个领导者,如果只从空中俯瞰森林,只能看到一片绿。只有走进森林,才会发现森林里除了绿色的树叶,还有很多东西。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本节的内容,我想说,基层的员工要抬起头,而管理者要弯下腰。

最有效的沟通是在第一时间直接给出答案,然后补充解释。

基层的员工要抬起头,而管理者要弯下腰。

27.职业中的帝道、王道与霸道

关于职业天花板的问题:一个人能够走多远和很多因素有关,其中一些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比如出生和成长的环境、运气,以及大的社会经济环境等。不过还有一些是自身可控的因素,而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在可控的方面多下点功夫而已。而在后一种因素中,一个人的立意至关重要,目标设置错了,结果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过去大家谈论商鞅,都是把他作为伟大的改革家;而近年来大家再说起他,似乎都在对他那种急功近利的改革进行反思。不过,急功近利并非商鞅的本意,而是秦孝公的选择。

商鞅为秦国制定了功利性很强的法律,这些法律作为政治和军事工具,在短期内功效明显。但是商鞅清楚它的负面后果,商鞅说:“这样一来(急功近利),国运终究不可能超过商朝和周朝。”最后的结果也不出商鞅的预料,暴秦在统一中国后 20 年就灭亡了,更可悲的是,孝公的宗室也遭灭族。如果孝公知道他的子孙会得到这样的结果,不知道是否会后悔选择了采用霸道治国的道路。很多人会说,任何国家在崛起时肯定要率先富国强兵,那时候谈帝道和王道不是好高骛远吗?但是,世界上毕竟有立意超过秦孝公这些君主的人,比如拿破仓。拿破仑一生花精力最大、最引以为豪的是他的《拿破仑法典》,而不是哪一场战役的胜利。

他在临终前,不无感慨地说道:“我一生 40次战争胜利的光荣,被滑铁卢一战就抹去了,但我有一件功绩是永垂不朽的,这就是我的法典。”拿破仑的成就在于,他在一开始就把立意定在确立一个资本主义的现代国家上,而不只是军功和征服,或者说他追求的是帝道而不是霸道。

但凡那些能够比较长期稳定挣钱的行业,开始的投入都是比较大的,并不存在一种不需要投入就能获得很高回报的行业,否则,这个行业一定太挤,以至一段时间后行业的回报肯定会急剧下降。

哥伦比亚大学这几年 90%以上的硕士生都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但是大量的毕业生涌入这个行业后,在投行里找份差事都难,更不用说赚大钱了。这些人所追求的,只能算是低层次的“术”,甚至连霸道都算不上。

随着中国步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后,中国每个行业中,好的位置基本上都被人占满,升迁的机会越来越少。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一个大学生从毕业到退休,基本上平均只能获得两次升迁的机会,因此才有了职业天花板之说。当然,也有少部分人能从最底层一路走到最高层,比如通用电气的总裁杰克.韦尔奇。

怎么办?我觉得解决办法就是自我的通识教育。我们常常把那些能够在职场上不断提升的人称为“有后劲儿”。那么有后劲儿的人和那些很快在职场上遇到天花板的人相比有什么不同呢?一个非常重要的差别是,有后劲儿的人有着更广的视野,而这种视野常常来自良好的博雅教育。在美国,一工作就收入比较高的是那些工科学院的毕业生,而像哈佛大学或者普林斯顿大学这样顶级名校的毕业生在一开始工作的时候,收入相对要少很多。因为他们所接受的那些人文教育、博雅教育不是直接的工作技能。但是,如果再看一下 10年后大家的收入就会发现,名牌大学出来的那些有着良好人文教育背景的人,后来者居上,而且社会地位提高更快,也就是说他们更容易突破天花板。其实,这些人在大学里追求的是类似于帝道和王道的大道(至于具体的数字对比,大家可以翻看《大学之路》)。相反,那些学习了一个好专业的人,不过是掌握了一些霸道而已。

如果不能广泛学习知识,只盯着自己那点专业,即使做到了 10000 小时的精进,能完成两次提升也就很不错了。人必须掌握一些专业之外的知识,只有这样,人的眼界才可以开阔,才能更好地和别人合作,才能调动更多的资源。毕竟今天早已不是一个人可以关起门来搞定所有事情的时代。至于我们在大学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比较高的立意,这是年轻学生和家长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当然,我们也应该清楚什么样的立意是不算高的立意。

立意要高远!

28.职场完美进阶:常识、科技和艺术

所有的智者都强调常识的重要性。比如巴菲特就多次强调这个观点,呼吁大家不要听所谓专家或者职业投资人的建议,而需要懂得一些常识。牛顿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叙述了认识世界的四条法则,其中第一条就是所谓的常识性原则,即“除了那些真实的、已经足够说明其现象(的解释)之外,不必寻找自然界事物的其他原因”。真正的大科学家总是谦逊的,他们一方面希望民众有科学的头脑,另一方面不断强调自己的局限性,认为自己发现的无非是自然界原本就存在的规律而已。只有那些靠政府经费糊口混日子的研究人员,才夸大自己技术的重要性,并且把简单的问题讲得很复杂。因此,衡量一个专家水平最可靠的方法,就是看他们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每一个人都能理解,还是故作高深,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当然,我们也常常会发现,科学解决不了所有问题,技术也并不是万能的。今天,很多事情要做到极致,最后靠的是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

那么,常识、科技或艺术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什么时候需要用常识,什么时候又需要用技术或者艺术呢?简单地讲,任何事情从 0 分做到 50 分靠的就是常识,没有常识作为基础,谈论科学和技术就是虚妄。当然,每一个人由于经验的不同,学到的知识不同,所拥有的常识也不同。对于医生来讲,很多关于疾病的知识是常识,但是一般人却不知道。

当一个新的认知(理论)和常识相违背时,有两种可能性。较大的可能性是新的认知错了。当然,还有较小的一种可能性,就是我们的常识错了。

当然,我还是要讲,当我们有了违背常识的发现时,绝大多数时候不要急于否定常识,因为我们出错的概率比有重大发现的概率要大很多,这时候要仔细验证,甚至请别人帮忙验证。一个合格的科学工作者,在得到和已有认知所不同的发现时,首先会检查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够精确的地方,而不是否定前人的结论,制造新闻。在自然科学中,如果有了违背过去常识或者认知的发现,是真是假相对容易验证。因此,如果有人用违背常识的理论去忽悠人,很容易被学者们戳穿。但是很多其他学科中违背常识的歪理就没那么容易被揭穿。比如,我们虽然知道任何一种金融游戏,无非是把一部分人的钱从口袋里掏出来,放到另一部分人的口袋里,不可能产生财富,财富最终要靠创造才能获得,这是常识。但是在生活中很多人依然相信通过玩儿金融游戏可以让大家都富裕起来。在钱的驱使下,这些缺乏常识的理论不仅非常有市场,而且总有人乐此不疲地尝试错误。

如果我们做事情想从 50 分的水平提高到 90 分,仅靠常识或者常识性的知识就不够了,需要靠先进的科学和技术。当然,今天新的科学知识可能明天就变成了常识,因此人类总是需要不断往前探索的,这就促成了人类的进步。任何事情做到 90 分后,单纯靠技术有时就不能再提高了,因为越往上技术的差距越小,那一点点差别可能不足以导致结果的明显改进。在技术之外,总还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能否把握好这些因素,把一件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则是靠艺术了。

苹果手机的技术指标其实要远比同价格的华为手机低很多,但是很多人还是会喜欢苹果手机,因为在性能足够用的情况下,那些技术上的差别已经无法左右人们的选择,而苹果手机在将技术和艺术结合方面做得比较好,因此是最后这点艺术成分起了作用。不仅把事情做好靠艺术,为人处世也离不开艺术。

把事情做成艺术;

第六章 理性的投资观

29.金钱观

金钱观不仅会对人的事业产生影响,也会决定人的幸福。

我的金钱观,可以概括成这样 5 句话:

1.钱是上帝存在你那里的,不是给你的,回头你要还给他。

2.钱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

3.钱和任何东西,都是为了让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给你带来麻烦。

4.钱是靠挣出来的,不是靠省出来的,而挣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

5.钱是花不光的,但是可以迅速投(投资、投机)光。

钱的去处: 

1.在生前都花掉,花不掉就糟蹋掉。

 2.交给山姆大叔(美国的绰号和拟人化形象)这样的国家部门或者慈善机构(中国现在还没有遗产税,但不等于将来没有)。

3.留给他人,包括后代。没有第四个去处。古代帝王在墓中放了太多随葬品,除了“鼓励”盗墓,没有任何益处,倒是欧洲的君王或者名士用一个简单的石棺葬在教堂里,得以安息。

很多人觉得把钱给了孩子会让他过得好,这件事情得两说,朱元璋一定想不到他的子孙会发出“愿生生世世勿生帝王家”的感慨;100 多年前,美国很多超级富豪发现给孩子留太多钱反而害了他们。在美国,看病花掉了 GDP 的 17%*,美国人估计到 2020 年,这个比例要达到 207%,相比之下,美国人每年吃饭才吃掉 GDP 的 5%,比吃药少很多。在中国,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但是大家看看周围的老人就能知道,长辈们是吃饭花钱多,还是看病和吃药(包括保健品)花钱多?恐怕后者要多得多。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极限的,在这个极限内努力,效果会比较好;已经接近了自己的极限,效率就会大打折扣;想超越极限,是枉费心机。挣钱也是如此。超过自己的能力去挣钱,即使有所收获,各种成本也会太高,并不合算。。。想清楚这一点,人就能过得比较潇洒,孔子说的“不逾矩”就是这个道理。。。既然钱是上帝存在我们这里的,回头都要还给他,我们又何必要钱不要命呢?

在能力范围内努力,愿无悔!

不逾矩;

钱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 :钱的本质是什么?它实际上是对各种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量化度量,而资源本身又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人的资源。

如果花钱到游戏厅打游戏,你就买了腾讯这样的公司里面工程师的时间。至于腾讯这样的公司为什么能够日进斗金,是因为它把握住了玩游戏的人的心理,知道打游戏的人愿意拿出很多个人的资源去换取那片刻的愉悦。当然,你之所以有钱,是因为你提供了你的时间为大家做了有用的事情,也就是说是将你的时间资源商品化的结果。因此,每个人钱的多少,反映了他今后能调动社会资源(包括自然和人两种资源)的总量。。。当你有效花钱时,就等于有效地利用了社会资源,而利用了社会资源,就有可能获得更多的钱,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这时钱的意义才体现出来。如果钱放着不用,就失去了这个意义,最终上帝会把它收走。很多人说舍不得花钱去享受精神层面的产品和服务,这其实是让自己失去利用资源进步的可能性。当然,你如果把钱浪费掉,比如烧掉 100 万元现金(不论是真的点把火烧掉,还是跑到股市上烧掉 X 实际上相当于将自己对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放弃了。

每个人钱的多少,反映了他今后能调动社会资源(包括自然和人两种资源)的总量。

对于未来,很多人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我小时候也总梦想着有特别好的未来,但是上大学之后就更看重今天了,因为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用钱来提高今天的生活品质是我的一个原则,这不仅是为了享受生活,更是因为未来是在今天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把钱有效地花掉,让自己处于一个好的起点,才能有好的未来。至于是否该“攒钱”,我认为任何人都需要有点儿积蓄来应急,这样遇到那种万分之一的倒霉事,才有走出困境的机会。但是为了攒钱而牺牲当下的生活,是很不值得的事情。这是我对钱的第二点体会。

沉没成本(sunk cost),在经济学中指代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钱和任何东西,都是为了让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给你带来麻烦

得到这些美好的东西都是有代价的,更重要的是,获得这些东西可能意味着我们要失去另外一些已有的东西,这一点绝大部分人会忽略。因此,在追求任何好东西(无论是人、物质还是精神层面的)之前,我都会问问自己,他们(它们)是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还是给我带来麻烦。。。我买奢侈品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能让我的生活因此变差。所以,为了炫耀而购买奢侈品的事情,我是不做的。

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而挣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

在钱的方面最大的苦恼就是觉得钱总是不够花。其实这种感觉不只是工薪阶层有,富人也是如此。美国有一个心理学调查,问不同收入阶层的人有多少钱就能花起来比较随意。年薪 2 万的人讲,有 4 万就好了;而年薪有 4 万的人则说,需要 8 万……最后年薪 100 万的人说,需要 200 万才够花,反正都是现在收入的 2 倍。为什么是 2 倍而不是 10 倍呢?因为年收入 4 万的人想象不出年收入100 万的人是怎么花钱的。为什么年收入 100 万的人觉得钱还是不够花呢?因为到了那个收入水平,就想做更多的事情、花更多的钱。。。布隆伯格讲过一件事,他在当纽约市长时,一位亿万富翁跑来找他,说愿意出资 10 亿美元改善纽约市的公立教育。布隆伯格在感谢他之后讲,纽约公立教育一年的预算是 250 亿美元。。。即使对于亿万富翁来讲,也有钱不够花的时候。

既然钱不够花,只有两个解决办法:多挣点或者少花点。但是,从根本上讲,钱是靠挣出来的,不是靠省出来的。一个人很难用 5 元钱办成 10 元钱的事情,有工夫费这个省钱的心思,不如多花点工夫去挣到 10元钱。这个道理不难理解。要想多挣钱,就要讲究挣钱的效率,而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挣钱,这种方法显然不可取 个人就算工作两倍的时间,最多多挣一倍的钱;而任何能够轻松挣大钱的人,单位时间挣钱的效率可以比普通人高出三五倍、几十倍,甚至更多。。。要想挣钱多,我还有一个秘诀,这里不妨分享出来,那就是必须掌握一些大部分人不会的技能。越是稀缺的资源自然越值钱。

要想挣钱多,我还有一个秘诀,这里不妨分享出来,那就是必须掌握一些大部分人不会的技能。如果我们想清楚了钱是对资源的量化度量,越是稀缺的资源自然越值钱,那么当我们有了别人不会的技能时,我们就是稀缺资源。今天,大家都会的技能是毫不值钱的,比如开车的技能。。。未来除非计算―平达到顶级工程师的水准,还能挣到大钱,而只会写两行代码的人,满大街都是;学习编程或许有饭吃,但是肯定挣不到大钱。每个人无论是自己创业还是为别人做事情,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能力,这才有可能高效率地挣钱。当我们能高效率地挣钱时,生活便相对容易了许多。

钱是花不光的,但是可以迅速投、投资、投机光

这是我对钱的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体会。如果你有了很多钱,恭喜你,只要不吸毒、不养小三、不赌博,花光它并不容易。。。这些自制力很多大家族的后人还是有的,他们破产无一例外是因为投资不当。

因此,挣到钱的人算是幸运儿,但是如果投资不当把钱败光了,那就是我前面讲的“命不好”,而命不好是因为思维方式有问题。有了钱还要能守得住钱,能让它升值,这才会有好命。在接下来的几节里,我要重点谈投资理财的问题。但在讲投资之前,先要讲讲风险,因为失败的投资一旦发生,就能毁掉人的一生,甚至两代人的命运。尤其是当人们想赚钱的时候,恰恰是容易利令智昏的时候,因此要特规小心。不仅是投资,其实生活中的风险无处不在,做人做事永远要有风险意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花钱花的入不敷出就过分了;

单位时间挣钱的效率要高;掌握稀缺的资源

有钱还要会守财,有风险意识;

不切实际的幻想;

30.风险意识

海外代购:我能看到的 海外代购 的风险至少有三个:行李丢失的风险、被海关查到补缴税款的风险和东西不合适退货的风险。

然而美国每年公布的数据表明,各航空公司行李的丢失率为 0.3~1%,这个概率并不算低。如果以总数来衡量,在美国每年丢失和损坏的行李大约是 200 万件,数量也不少。。。即使行李箱没有丢,过海关恐怕也不踏实,因为被查到追缴关税就得不偿失了。。。不合适又不能退货的风险其实并不小。如果将上述三种风险折算到价格上,按照 20%的加价来计算(实际情况常常比这个还高),算下来其实省不了什么钱。因此,是否还有必要辛辛苦苦大包小包地淘货或者请人代购,就值得考虑了。

买债券:只考虑收益、不考虑风险的人,常常得不到最好的结果;而有风险意识的人,做决定时就会稳妥得多,得到的结果也会好很多。。。在买债券(理财产品)时,不仅要看它们的回报,更要看它们的风险。

交通事故:根据美国交通事故的统计结果,这种行为(看到绿灯就向前冲)的危险性比闯红灯还要高。。。美国的驾校,教官们都要教学员们“防御性驾驶”(defensive drive),什么意思呢?不是说自己遵守了交通法规就没有了危险,而是要防范我们周围的司机因为嗑了药而犯神经病,或者因为喝了酒无法控制车,抑或因为其他原因而不遵守交通规则,那些违规的人很可能会撞我们。虽然这种情况下责任在对方,但是如果被撞伤了,甚至被撞残废了,吃亏的是我们自己。事实上,在世界任何国家,很少出事故的司机不仅是自己遵守交通法规,而且都是具有风险意识、防御性驾驶的人。

我每次给商学院的学员们讲投资之前,先要强调风险意识,因为任何好的投资都要建立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之上。

任何好的投资都要建立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之上。

31.投资

除了用钱挣钱,学习投资的另一个必要性是能够在生活中用一种理性的态度、量化的方法看待各种事情、处理各种事情。对我自己来讲,在投资的过程中还学到了很多人生的智慧,这份收获有时比经济上的回报更有意义。这一节,我们先谈谈关于投资的三个基本问题。

1,投资的行为要围绕目的进行

一部分人是为了发财或者回报;一部分人是为了财产不受损失;还有些人,投资只是为了情怀,这种人虽然少,但还是有的。当然也有一些人投资是为了博得名声。这 4 种不同的人,目的不同,采用的策略也会完全不同。。。但是,不论投资目的有多大差别,保守也好,激进也好,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要用钱来挣钱,而不是拿自己的钱没完没了地交学费。这种行为说得好听点是支持国家建设,说得不好听一点是打水漂或者作孽。如果一个人投资很多年,总是不断告诉别人“交学费是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将来才能挣到钱”,他必须要审视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已经违背了当初的目的。

尤其是欧美历史悠久的大家族,投资的第一目的是为了保证财产不受损失。约翰.肯尼迪总统的父亲老约瑟夫.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非常成功的投资人,他说:“为了保住我一半的财产,我愿意放弃掉另一半。”这说明保值对那些大家族的重要性。

在牢记投资目的的同时,我们要制定可行的目标。这个目标如果定得不合适,就会适得其反。

假如一个人现在 30 岁,年收入是 10 万元,每年拿出 2 万元投资(这个比例已经不低了),每年通货膨胀率为 3%(当然实际通货膨胀率可能超过这个数字),而他的收入增长每年也是 3%,投资也按照这个比例增加,每年的回报为 8%。

根据全世界资本市场几百年的数据,年均回报率能够做到 8%就不错了,除了英国和美国市场,几百年来世界上好像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到这一点。此外,每个国家经济刚刚开始腾飞的 30 年,是资本回报比较高的时期,今天全世界除了越南等少数几个国家,已经找不到这种处女地了。因此把年均回报定在 8%,已经是非常冒险的事情。即使能够做到这一点,20 年后一个工薪阶层的人是否能做到财务自由呢?做不到!

如果我们投资的目标是养老,我们还是按照上面的策略来进行,只是时间是持续 30 年,而不是 20 年。那么 30 年下来你的财富将变为 136 万元(也是扣除通胀因素后折算回今天的数字)。假如我们今后还是做同样的投资,按照今天每年 10 万元的生活标准,恭喜大家已经财务自由了,不过也到了 60 岁快退休的年龄。也就是说,这样一种稳健的投资策略完全可以让一个哪怕在职业上表现一般的工薪阶层的人士,到 60岁时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当然,如果你想提前 10 年达成这个目标,不能靠投资,而要靠事业发展了。

实现财务自由的方法:

1,投资(时间久);

2,事业发展;

投资的工具

虽然全世界可以投资的对象非常多,但是主要的大致概括成 6 类,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投资挣钱的工具:

1,上市公司可流通的股票(不包括难以流通、专门挣股息的优先股)

2,债券(包括国家政府的债券、地方政府的债券和企业的债券)

3,不动产(包括房产、土地等)

4,未上市公司、风险投资(含天使投资和私募)基金

5,金融衍生品(比如人寿保险;)

6,高价值实物(比如黄金、艺术品)

选择投资对象考量的原则

大部分人通常只想着回报,这当然是最重要的考量指标。

总的来讲,风险低的投资,回报肯定不会高,但是风险高的,回报未必高。很多基金经理鼓吹什么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那是天方夜谭。在金融学上有一个夏普比率*,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夏普教授提出来的,它是一个综合考虑回报和风险的量化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夏普比率=(投资回报-无风险回报)÷波动性的标准差

其中无风险回报可以理解成银行存款或者国库券的回报。夏普比率越高越好,因为它说明投资相对而言回报高、风险低。

*夏普比率(Sharpe ratio),又被称为夏普指数,即基金绩效评价标准化指标。夏普比率在现代投资理论的研究表明,风险的大小在决定组合的表现上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就是一个可以同时对收益与风险加以考虑的综合指标,以期能够排除风险因素对绩效评估的不利影响。夏普比率就是一个可以同时对收益与风险加以综合考虑的三大经典指标之一。投资中有一个常规的特点,即投资标的的预期报酬越高,投资人所能忍受的波动风险越高;反之,预期报酬越低,波动风险也越低。所以理性的投资人选择投资标的与投资组合的主要目的为:在固定所能承受的风险下,追求最大的报酬;或在固定的预期报酬下,追求最低的风险。

各国股指基金的夏普比率

从表 6-1 你大致可以看出,美国的股市表现最好。但是可能出乎你预料的是,中国居然排在第二位,虽然大家都觉得中国的股市像过山车似的。德国排在第三位,这似乎也和各国经济整体情况相一致。从表中还可以看出,股市的风险其实非常大,在 10 年的范围内,即使是美国的股市,波动性(夏普比率公式中的分母)也几乎是回报的 2 倍;中国和德国情况类似,波动性是回报的 5 倍左右,因此大家感觉像坐过山车也就不奇怪了。至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过去的 10 年股市几乎没有回报,只有波动性。

除了回报和风险,投资时还必须考虑两个重要因素:流动性(Liquidity)和准入成本(over head cost)。什么是流动性呢?就是将投资随时变现或者现金可以随时投资的便利性。比如存款的流动性是最好的,股票次之,债券(比如国库券)又次之。.中国的房市在过去几年虽然回报不错,但是这种投资的流动性就比较差,因为我们不可能明天需要用钱,今天就能把房子卖出去兑现。至于风险投资就更差了,通常要锁定7~10 年时间不能赎回。

什么是准入成本呢?投资人买股票要交手续费,这就是准入成本。当然,股票的准入成本并不高,买卖黄金交的钱比例就要高很多,在中国,每一克黄金买卖差价有好几元钱,这就是准入成本。而买房子要交手续费和税费,准入成本就更高了。至于到拍卖会上买收藏品,通常手续费是 15%甚至更高,相比其他的投资高得不得了。等你卖那些资产时,很多时候还要再交一次手续费,那也是要计入准入成本的。如果一种投资的准入成本是 3%,看上去不是很高,但是如果回报只有 8%,那么实际上一小半收益都给了中介。此外,在中国以外几乎所有的国家,股市投资的利润常常需要交很重的所得税,而投资的亏损抵税却有限,因此这也是另一种准入成本。

明确了投资的目的、手段和投资的对象,还需要了解投资的一些误区,这样投资的效果才能有基本的保障。

回报与风险;

流动性和准入成本;

中国基金,波动性是大但是回报是在上涨的;

32.投资中的误区

投资大师巴菲特一直在强调长期成功的投资,关键不在于是否把握了多少次机会,而在于是否能少犯错误。投资总是和逐利共存,逐利就难免有很多陷阱和误区,了解了它们就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避免损失。下面就是一些在投资上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贵重金属是好的投资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这个结论只有在非常少的时间成立。从长期来看,购买贵重金属不仅不是好的投资,而且扣除通货膨胀后还是亏钱的。1792年,在华盛顿第一个总统任期结束时,黄金的价格是每盎司*19.39 美元;现在(2017 年 8 月 30 日)是每盎司1302 美元,225 年涨了 65 倍,年均回报率连 2%都不到,远远低于 3%的通货膨胀速度。如果我们的祖上在 200多年前买下黄金,今天的实际购买力只有当年的 1/10 左右。同样,白银等其他贵重金属也不是什么好的投资。

为什么贵重金属不是好的投资呢?简单地讲,它们和人类创造财富没有什么关系。在上一节中我们讲到股票会不断升值,因为它反映了一个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同样,买债券可以获得利息,因为使用资本创造财富的人为了扩大自己的生意,愿意付钱给提供资金的人。以后我还会讲,北上广深的房子会升值,它们也符合帮助创造财富的特点,但是贵重金属没有这个特点。

贵重金属可以细分为两种。一种是除了做首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工业用途的黄金,它在过去起到货币的功能,但是今天这个功能已经消失,只是作为储备货币。黄金虽然产量不高,但是产值的增幅并不慢,甚至在很多年份高于全球 GDP 的增速。。。一些基金公司为了方便大众投资黄金,搞出了和黄金挂钩的 ETF 基金气也成为纸面上的符号黄金。不过,真要是遇到了战乱或者大灾荒,纸面上的黄金没有用,因为那时可能基金公司都不存在了,它们根本兑换不出现钱。

另一种贵重金属有工业用途,它们包括白银、铂(也称为铂金)和钯。它们的价格会随着通货膨胀而上涨,但是总的来讲增长很慢,因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原材料产品中的价格占比越来越低,技术的占比越来越高。和贵重金属呈现类似价格模式上涨的,还有很多大宗商品,它们一方面有抗通货膨胀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相对 GDP 的增长则是缓慢的。当然,在短期内,无论是贵重金属还是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很大,这就让很多人觉得有机会“赌一把”,最终投资就变成了赌博。对个人来讲,输的可能性远远大于赢的可能性。当然,有人可能认为那些操纵市场的庄家能赢,事实上只要赌多了没有赢家。。。既然我们要做的是投资,是要通过经济增长获得确定的回报,那么就要远离赌场。

误区二:专业人士理财一定比我自己做得好

2004 年,威廉.夏普在谷歌给我们上第一堂投资课程时,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大家解雇自己的理财顾问。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给出了这样三个理由。

第一,那些理财顾问实际上远不如大家想象的那么聪明、那么有判断力。事实上,任何在媒体上讲市场趋势的人,有一半时间是错的。要知道世界上最糟糕的预测不是 100%错了,而是错了一半,因为前者反过来用还是有价值的,而后者从信息论的角度讲毫无意义。

第二,管理基金的人和投资的人有利益冲突。大家只要看看他们买的别墅和保时捷汽车,就知道那些钱都是从大家的口袋里掏出来的。专业机构的收费其实是非常高的,在美国,资产在 100 万美元以下的客户,每年股票的共同基金管理费一般在 2%以上,对冲基金则更高。在中国,这一类的费用其实比美国更高。不要小看每年 2%的收费,如果股市平均每年的回报是 8%,40 年总回报是 20.7 倍。但是如果每年被基金经理们拿走了 2%,年均回报变成了 6%,40 年的总回报只有 9.3 倍。也就是说,基金经理们拿走的钱比投资人本身还多。

第三,市场是非常有效的,即使存在个别的基金表现良好,也很快会有更多的钱涌入那个基金,使得它的价格上涨,其结果是在背负了一个巨大的分母后表现变差。。。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实际上是一个基金)近半个世纪来表现一直很好啊。确实如此,但是该公司正是因为长期表现良好,特别是在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非常被大家认可,所以它的股价陡升,这也意味着它今后很多年的成长空间被挤压殆尽。

事实证明,工程师们使用很简单的投资策略,完全可以比那些专业团队傲得好。而这些工程师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战术,而在于能够恪守一些简单的投资准则。

误区三:在股市上花时间研究得越多,回报就越高

很多人投资回报不够高,他们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其实,很多人的方法根本就有问题,越是努力,越是经常交易,回报越差。要知道在过去 200 年左右的时间里,散户在股市上获得的平均回报只有 2%左右,远远低于股市增长的平均值。这些散户花的时间不可谓不多,很多人学习金融知识不可谓不努力,但是他们带着一个投机的想法,总是自认为比其他人高明,最后结果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倒是有些人像傻子一样投资,反而比那些股市上的“劳模”效果好。

误区四:只要有人买股票就会不断涨

很多人喜欢买受人追捧的股票,即使那些股票的价格已经高得不合理了。他们相信会有人在他们之后接手。实际上,购买和持有这种股票如同玩儿击鼓传花的游戏,鼓声常常会在花传到你手上时停止。

因此,约翰.肯尼迪总统的父亲、美国第一任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老约瑟夫.肯尼迪才会讲,当他听到擦皮鞋的鞋童都开始兜售股票经时,就知道离股灾不远了,但是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在重复过去的错误。

误区五:哪怕我买的股票亏了钱,只要我不卖,就没有损失

这种人是在“当鸵鸟”。拥有股票的人,相应的财富取决于它当下的交易价格,而不是当初购买的价格。。。在股市上,股市的指数,比如美国标准普尔 500 指数,或者中国的上证指数,下跌之后总有涨回来的一天,但是对于单只股票这个规律就不一定了。一只不断下跌的股票必定有它下跌的原因。。。从长远来讲,一个公司最后难免要死的,单只股票早晚要清零。。。100 年前道琼斯工业指数的成分股公司,今天只剩下通用电气一家还存在。即使像英特尔或者思科这样技术领先、经营表现良好的公司,今天(2017 年)的股价也没有回到 2000 年的水平,而它们所在的纳斯达克指数却不断创造了新高。这个原因也很容易解释,今天产业的变迁使得它们的黄金时代过去了,可能永远回不到当初辉煌的年代了。

误区六:一毛钱的股票很便宜

巴菲特对这样的股票还有一个生动的比喻一烟蒂,即被人吸尽扔到地上的烟头,看上去不要钱,将它们捡起来,根本吸不了两口。

关键不在于是否把握了多少次机会,而在于是否能少犯错误。

既然我们要做的是投资,是要通过经济增长获得确定的回报,那么就要远离赌场。

关键不在于战术,而在于能够恪守一些简单的投资准则。

扣除经济上涨的因素,投资本身是零和游戏。

33.围绕投资目的进行资产配置

如果投资是为了长期稳定性的增值,那么投资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资产的配置而并非哪一只股票的选择,或者哪一次投资机会的把握。

将全部资产押在一两只股票或者一种投资上

单只股票价格的波动性是很大的,或者讲风险是很高的。

另外,由于单只股票不可能永远上涨,因此你必须在适当的时候将它卖掉,而这个卖点非常难选择。我曾经在百度、Facebook 和特斯拉上市时购买过它们的股票,在今天大家一定觉得那些是不错的投资,从它们给我带来的回报上也确实如此。但是,我卖出这些股票的价格都分别不到今天(2017 年)的 33%、70%和50%,也就是说即使找准了公司,在第一时间进场,也难以最大限度地获利。因为出于降低风险的考虑,我们不会像持有指数基金那样,永远持有单只股票。

在美国股市上没有跌停一说;

某一只股票占资产的比例特别小

我在百度 IPO 时,和高盛讲希望认购一大笔,但是最后抽签分到我手上的只有 100 股(相当于今天的 1000 股),尽管它的股价在短期内涨了 10 倍不止,但是对我的资产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占比太小了。况且这样的 IPO 也不是总有的,即使有,一般中小投资者也未必能够分到哪怕是一股 IPO 的股票。如果想在二级市场上找到这样一只股价两年增长 10 倍的股票,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事实上,中国不少概念股在美国上市,几年后的价格还没有 IPO的时候高。。。因此,有这些在股市上当劳模的时间和精力,不如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或者休息休息,陪陪家人和孩子。

劳模是不是应该成为一个贬义词;

自己选若干只股票构成自己的投资组合

即使选对一只或者几只股票,也未必能够带来财富长期稳定的增长,因此做投资从一开始就应该放弃这种自己选股的想法,而应该立足于通过投资获得长期复合增长的回报。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找到能够受益于经济增长的“工具车”(vehicle)。比如我们讲,股票整体上是分享经济活动所创造的价值,而债券也会对资本带来一定的回报,因此无论是股指基金还是债券,都是好的投资工具。其次,在股市低迷的时候,要有钱能够买入股票;在股市高涨的时候,要知道拿回多少利润。懂得这两条,即使是傻子做投资,也差不到哪里去。最后,要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一个合适的目标。

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后,我对大多数人通常给出下面这些建议。

第一,彻底忘掉那些不适合自己的投资工具。比如在“投资 101”中我们提到的投资工具的后三种,即风险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品和高价值实物,大部分人不用考虑,因为它们不适合一般的老百姓。当然,谁要是喜欢一条金手链或者一幅画,买来使用、欣赏当然没有问题,但这不属于投资。

第二,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决定在一座城市居住很长时间,并且有能力买住房(不是投资房),还是应该买房的。虽然很多一线城市房价非常贵,但是大家要首先考虑的是房子的使用价值,而非它的投资价值。很多人一直在等房价下跌,或许 5 年后能够等到,但是如果这样让自己的生活质量有所下降就不合算了。不过,如果现在没有能力买房子,不要为了买而买,最后让自己以及双方家长都负债累累,生活质量反而下降。

第三,除了住房和其他不适合老百姓的投资手段,就只剩下两种了,即股票和债券。股票的好处是可以获得长期增长的机会,虽然中国现在的股市秩序不太好,中小投资人在过去 10 年里没有从股市上获得什么好处。但是,从世界范围看,从几百年的历史上看,它依然是好的投资工具。当然,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绝大部分人只要考虑那些交易成本极低的指数基金即可,不要瞎炒股。从前面三种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盲目炒股即使碰上一只好的股票,对长期投资回报也不会有太大的帮助。

第四,当投资工具只剩下股票和债券两种之后,资产配置的策略其实也就一目了然了。首先要选择一个历史上表现比较好的指数基金投资。虽然所有投资人都会说,“过去的表现不反映未来的收益”,但是过去长期表现不好的基金,以后表现好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中国股市上有一个名词叫作“黑五类股票”,即小股票、差股票、题材股、次新股、伪成长股。对于后四类要坚决远离,对于第一类,如果是一个新公司,规模小倒不可怕,如果几十年如一日,从来不产生什么利润,也从来没有长大,那就要远离了。在找好了股票的指数基金后,接下来就是选择一组好的债券。由于中国地方债券和企业债券(以理财产品的形式出现)没有严格的评级,因此国库券是几乎唯一的债券投资工具。 

第五,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对风险的承受力和用钱的时间,按比例将资产分配到股票和债券中。比如,年纪比较轻、平时不需要花钱、投资就是为了养老的人,将 80%的钱以指数基金的方式投资到股市中都不算冒险。剩下的 20%,除了留出 5%的现金外,其余的可以放到国库券中。但是,如果已经 55 岁了,准备 5~10 年后养老,就不能这么投资了。因为股市的一个衰退期可以长达 20 年以上,美国股市在1929—1933 年经济危机后,经过了 30 多年才恢复到当初的水平;2001 年纳斯达克崩盘后,2016 年才回到当初的水平;而日本在 1991 年经济衰退后,股市至今没有回到当时的水平。因此,不能等自己准备用钱时,才发现无钱可用。对于老年人,投资反而需要稳妥些。同样,对于过两年就要结婚或者买房的年轻人,千万不要抱有在股市上捞一笔解决首付的想法。专业的运动员们都知道,在压力下,动作会变形。

第六,如果大家在股市投资上运气比较好,投资组合中股票这部分收益的比例会远远超过债券(和现金)的比例,比如我们最初设定了 7:3 的比例,现在可能会变成 8:2 了,这时大家需要拿回一部分股票的收益,而不是跟着不理性的股民在股市上一路狂奔。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当我们遇到好运气时,一定要感谢上帝,不要感谢我们自己;相反,当股市大跌时,恰恰不是该割肉的时候,这时候,大家原先的债券或者现金就起作用了,应该是用现金或者债券兑换成现金买入股票,以便维持当初设定的股票在投资组合中的比例。这时,我们其实是用比较便宜的价格在投资。当然,每次交易都是有成本的,这种投资组合的微调每年来一次就够了。微调的目的,实际上是在实施巴菲特所说的“别人贪梦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楚”。

任何人只要能做到上面简单的 6 条,就不愁获得丰厚的长期回报,而且可以比绝大部分专业机构做得好。

建议

第一,彻底忘掉那些不适合自己的投资工具。

第二,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决定在一座城市居住很长时间,并且有能力买住房(不是投资房),还是应该买房的。虽然很多一线城市房价非常贵,但是大家要首先考虑的是房子的使用价值,而非它的投资价值。

第三,除了住房和其他不适合老百姓的投资手段,就只剩下两种了,即股票和债券。

第四,当投资工具只剩下股票和债券两种之后,资产配置的策略其实也就一目了然了。

第五,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对风险的承受力和用钱的时间,按比例将资产分配到股票和债券中。

第六,如果大家在股市投资上运气比较好,投资组合中股票这部分收益的比例会远远超过债券(和现金)的比例,比如我们最初设定了 7:3 的比例,现在可能会变成 8:2 了,这时大家需要拿回一部分股票的收益,而不是跟着不理性的股民在股市上一路狂奔。

下篇 人生的智慧

第七章 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

对我来讲,事业有成不过是手段,目的是获得幸福。当一个人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正向影响力后,他不仅可以获得物质(比如金钱)和精神(比如名誉)的财富,而且会有一种由衷的幸福感。

34.人生是一条河

由于一直坚持成功只是手段不是目标的生活态度,我不论多忙,每年夏天一定要休息一个月。最近两年,暑期是带着全家在奥地利的小城萨尔茨堡度过的,因为在那里可以欣赏到世界顶级音乐大师们的表演。。。而从表演者到欣赏者都到此朝圣的唯一原因,就是这里出了一位音乐史上的奇才——莫扎特。。。莫扎特是天才,如果整个音乐史上只评选一位天才,那么非他莫属。。。说到莫扎特的影响力,我喜欢用河流做类比。一条河流的水量,由它的长度、宽度和深度三个因素决定,一个人的影响力也是如此。

人的幸福感有多种来源,而且不同的人还会有所不同,比如男欢女爱、财富、成就和影响力都可以让我们感到幸福。不过,学者们认为,幸福感的本源只有两个:基因的传承和影响力。

人生是一条河,每个人总希望自己这条河能够更宽一点、更深一点、更长一点。要做到更深,是靠自己的修行和对世界的理解;而要做到更宽,则是要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共同做一些事情。比如我在“得到”开设《桂谷来信》专栏,通过出版社出书,其实是要将我的思想传播得广泛一些;至于一种思想能否流传得更远,则要靠思想的价值,而这一点其实在短期内是很难知道的。

事业有成不过是手段,目的是获得幸福,而幸福感的本源只有两个:基因的传承和影响力。

35.这个世界没有欠你什么

不过今天我要给那些指望通过十年寒窗苦读就一下子翻身的人泼点冷水,因为那是不现实的。

寒窗苦读只是一种读书态度,这种态度是好的,但是社会竞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长期系统性的竞赛,寒窗苦读是成功的因素之一,和经济条件好、智商高、出身好、长得美一样,都只是其中的一个变量而已,而命运是多个变量互动的结果。这种因为寒窗苦读所以全世界都欠你钱的三观,早一天毁掉比晚一天毁掉好。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任何社会都是分层次的。事实上,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社会都是分层的。稍微好一点的社会不过是有一个上下层之间的通道,让人员可以流动而已。

80年代,农村和城市之间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农民进城被称为“盲流”。城市之间也分三六九等。。。即使是北京,也有大院里和胡同里之分。。。在小汽车里的人和骑自行车的人之间,家里装了电话的人和没有装电话的人之间,是天上地下的区别。

其次,我们就来谈谈逆袭这件事,逆袭者的目标无非是在金字塔上往高处走几层。因此,如果我们能经过努力往上挤几层就已经很好了,而且只要方法得当,还是可以做到的;

我每次谈到这个问题时,总是希望每个人都实际些,不要期望一辈子能从第 80 层上升到前 10 层。在美国,20%最底层(按照经济收入)的人,只有 4%(也就是绝对人数的 0.8%)的人最终可以进入最上层的行列,这个比例是非常低的。

很多逆袭者的误区在于,只看到自己的努力,而没有看到别人的努力。。。逆袭不成功是常态,成功的反而是少数。庆幸的是,绝大部分人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处在松懈状态,而达不到 80%的努力程度,这才给了逆袭者以机会。。。逆袭也要讲究实际,“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情况非常少见。美国商业部前部长路家辉在当选华盛顿州州长时讲,从他爷爷家到州长官邸只有 100 米的距离,但是他们家人走了两代人的时间,说明逆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去过中国很多所大学,从一本到三本。我要说的是,三本大学的学生普遍用功程度远不如二本的,而二本的远不如一本的。我在清华、北大和上海交大这样的学校,晚上在校门口看不到什么学生,因为他们在校园里读书。我在很多二本的大学校园门口,晚上看到的景象像是夜市。这是我看到的中国大学的现状。

真正的逆袭是什么样子?不妨讲一个故事。继瓦特之后英国最伟大的发明家乔治.史蒂芬森(火车之父)。

对于那些试图在金字塔上爬几个台阶的人来讲,要做的不是抱怨社会的不公平,而是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同时把注意力放到最该关注的事情上去。虽然我们通常会抱怨社会阶层固化,但是往下的通道永远是非常宽的,只要稍微不努力或者多抱怨几句,就能往下走几层;相反,往上的通道即使再宽,往上走也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如果不能像史蒂芬森那样看到自己的不足,并且用半辈子的时间来弥补,又用半辈子的时间往上走,那么能够维持现有的阶层已经是烧高香了。

好的教育,经济条件好、智商高、出身好、长得美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任何社会都是分层次的。

逆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讲究实际,“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情况非常少见。

36.人生最重要的投资

对于年轻人来讲,对自己的投资和在职业上的进步,远比在股市上捞点钱或者向父母借钱买一套房子更为重要,也更为靠得住。当然,还有一个和投资自己至少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投资,就是找一个好的配偶。

金融巨子约翰.P.摩根讲:“一旦婚姻投资得当,你的事业也将随之达到高峰。假如把婚姻视为儿戏,草率决定,随之而来的惩罚将是离婚、精神痛苦,以及存款金额的锐减。至于什么是好妻子,他讲了三个基本要求一一迷人、有气质、聪明。如果能够做到这三点,就已经烧高香了,其他的都不必苛求。不过,对于大部分人来讲,这三个要求其实非常高了。此外,摩根还讲了一个女性应该有的基本素养一不搬弄是非而且性格好。

著名投资人巴菲特在中国的粉丝比在美国还多,这可能是因为中国人对投资的话题特别感兴趣。巴菲特也给了女生两个择偶的建议:第一,找一个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因为在巴菲特看来,找一个不如自己的人是一辈子的麻烦;第二,趁着年轻的时候将自己嫁出去。巴菲特是一个未谋胜、先虑败的人,结婚之初就不能不考虑万一离婚怎么办。

沙皮拉讲,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在找配偶时都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网络上总能看到“女神”“男神”“国民老公”这类的词,实际上也反映出这种幻想。。。对于一个 70 分的男生,经过努力有可能成功配对的女生大致是多少分呢?一般是 60~80 分。沙皮拉讲,其实他的秘诀非常简单,就是在 Jdate 网站上,根本不会让 70 分的男生看到有 80 分以上的女生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这位男生就会觉得某个 80 分的女生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了。当然,Jdate 网站也是同样对待女生的。正是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有了不必要的幻想,Jdate 网站的配对才让大家觉得特别满意。

给男生的建议:

1,“聪明人会欣赏聪明人,而且只有聪明人才会欣赏聪明人”。我观察周围的人 20 多年,证实这句话是对的。。。聪明的男生打动一个“漂亮而且聪明”的女生,要比打动一个“漂亮但不聪明”的女生容易得多!虽然中国人觉得郎才女貌才相配,但是一个漂亮的笨女生是很难喜欢上一个真正的才子的,这里面的道理大家应该不难想明白。当然,道理不完全等同于事实,但是在这件事情上,它们是一致的。。。找聪明女生的好处有很多,比如从优生学上考虑,母亲的智力水平对孩子的智力影响比父亲更大。如果大家希望孩子比较聪明,将来读书不要太辛苦,最好找个聪明的女生。。。容貌靠遗传,而魅力则靠培养。我们常说“大家闺秀”,其实就是指她们从小受过很好的培养,才有了一般人所不具备的迷人之处。。。想了解一个女生 20 年后的样子,看看她的母亲就知道了。当然,时代在进步,一代人更比上一代强,孩子通常会比父母优秀,但是家庭和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常常是深远的

2,一个女生自己对恋爱和未来家庭的看法也很重要。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心智不成熟,或者两个人的价值观和文化习惯完全不匹配,婚姻是难以长久的。那些永远离不开妈妈或者自己家庭的女生,将来在自己的婚姻中会有问题。在这方面,男生应该有足够的独立性,并且承担对自己未来家庭的义务。在一个完美的婚姻中,双方都要明白关系的亲密程度和重要性依次是“夫妻优先于子女,更优先于双方的父母”。。。中国很多人认为,两个人的结合就是双方家庭的结合,而且小家和大家的边界分不清,我对此完全不认可。这并不是什么美德,只不过是农耕文明的产物而已。

3,一个人,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可塑性很重要。。。具有可塑性的好处在于,虽然一开始有摩擦,甚至在很多方面有所缺陷,但是这样的人进步会很快,磨合起来也很容易,将来日子会越过越容易。

给女生的建议:

大部分时候,爱情和婚姻对女生的重要性超过它们对于男生的重要性。。。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生活中,女生父母对孩子婚姻操的心比男生父母要多。在简,奧斯汀的名著《傲慢与偏见》中,班内特夫妇有 5 个女儿待字闺中,那可真是操碎了心。

事实上,完美的爱情并不意味着完美的婚姻。。。恋爱是激情,是化学物质分泌所带来的愉悦;婚姻则是由两个人一同构造一个舒适的共同体,在那个共同体中,双方都将受益。。。一段完美的爱情,仅仅是一个好的开局,但并非完美的全过程。靠化学物质维持的激情并不能持久,因为接下来要看在激情降温后是否能将它变成一份温情、一种亲情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双方努力,而且需要对方是一个合适的人,否则再努力也没有用。

1,世界上没有什么老实的和不老实的男生之分,只有对你好和对你不好的人,维持长久婚姻靠对方老实是没有用的。。。不少女生觉得,找一个老实本分的,自己控制得住的,甚至有点儿窝囊的男生相对安全。这个想法其实站不住脚。。。而很多看似很规矩的模范丈夫,包括一些在大家想象当中应该是行为槽模的人,比如中青年学者、有头有脸的公众人物,暗地里却都流露出对年轻漂亮女性的爱慕表情,甚至一些人还利用自己的光环与身份和一些漂亮的女性维持一种暧昧关系,只是这些事情通常外人并不知道罢了。等到有个别人的这种行为被发现后,一下子让整个媒体都惊呼大跌眼镜,其实被发现的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很多人没有出轨、没有离婚,只是没有贼胆、没有贼能力,或是经过反复考虑发现做那种事情不合算而已。那些真正对妻子特别好、特别忠心的男人有没有呢?确实有,我也见到过,他们大部分都是共同患难过的夫妻。不过那些男人并没有被人贴上忠厚老实的标签。可见,男人看上去老实和婚姻的稳定没有什么关联性。

其实这本身并不说明男人有什么不好,或者说道德水准太差,这是人的本性使然,或者基因为了延续自身而使人变成这样。人类之所以不断地繁衍,其实基因里都有好色的成分。不仅男人如此,其实女生也这样。

既然喜欢外表是人的本能,就不要强行改变它,只能因势利导,找一个能够对自己好的男人。能对自己好,不能看对方怎么说,而要看他怎么做。不仅要看他在热恋中如何对自己,也要看他如何对别人,以及能否比较长的时间对自己好。在恋爱中的男人,总是爱讲甜言蜜语,这或许是真心,但是等到激素的分泌减少后,男人常常就不认账了;而恋爱中的女生还常常吃这一套,对方说什么她信什么。

在美国有个笑话。一个男生哄女生说:“你知道 ABCDEFG 是什么含义吗?”女生说不知道。男生说:“A boy can do everything for a girl.”也就是“一个男生能为一个女生做任何事”,女生听了感动得就跟了他。用不了多久女生就发现,不像男生说的那样,于是就指责男生。男生说:“还有后面三个字母没说呢,IJK,I,m just kidding。意思是“我是开玩笑的”。比相信花言巧语更傻的是那些不断被同一个男人骗,还不断给他机会的女生。有些女生讲,宁可相信鬼,也不要相信男人的嘴,这话是有道理的。

看一个人是否对自己好,首先要看他的“婚姻观”,即是否认可夫妻间关系的重要性高于其他关系的重要性。如果他经常纠结这一类问题,或者找理由来解释为什么他家里人比你更重要,趁早对这种男生说再见,因为他将来永远有借口把你牺牲掉。

当然,一个男生最终能否对你好,还要看他有没有这个能力。大部分男生都会描绘一个美好的未来,但是很多人根本无力实现它。这里我说的能力不是指对方现在的经济实力,那都是存量,很快就花光了,而要看他有多少创造未来的能力。比如设法让你生活丰富起来。当然,能够发现一个男生的美德和未来的价值(包括经济上的价值)也很重要。

怎么判断男生未来的前途呢?其实聪明的女生从来不缺这个本领,她们比较善于判断男生未来的前途,而漂亮的“花瓶”却常常判断不清楚,这最终会导致悲剧。我们常常说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很多漂亮女生因为围着她转的男生实在太多,而没有足够的判断力,以至挑花了眼最后选择了一个很差的。如果一个女生有幸找到一个用行动对自己好,而且有能力在将来对自己更好的人,牢牢把握住他吧。中国还有句老话,“嫁得越早,嫁得越好”。这句话并不绝对,但还是有些道理的。。。一位名医告诉我,对于女生,从生理的角度讲,从生理的角度讲,嫁得早有非常多的好处。

人生最重要、现实、有意义的投资:

1,投资自己;

2,找一个好的配偶;

37.先让父母成熟起来

中国很多父母并不成熟。。。大部分时候我听完这些父母的介绍,发现问题不在孩子身上,而在他们身上。

中国很多父母过分关心自己的孩子,生怕他们走错了路、吃了亏,或者错过什么好机会。

张靓颖在微博上宣布将与男友冯轲结婚,她母亲发表了一封致社会公众的公开信。信中述说了冯轲的一些不是,认为他不是一个可以让女儿托付终身的男人,并反对这桩婚事。张靓颖的母亲讲的是否是事实,我不知道甚至不太关心,因为那不是问题所在。这位老人的想法和做法是否有道理?我认为并没有(道理;)!原因很简单,首先,这不是一位母亲该做的事情;其次,她的做法也不对,这正是我要讲的事情。至于冯轲是不是好人,这是张靓颖自己的事情,更何况如我在前一节所述,男人是很难以好坏来衡量的。她的母亲在做法上还有两个不明智的地方。首先,她把本该在家里关起门来讨论的事情放到公众平台上,结果让谁都下不了台。聪明人做事会留三分余地,不能自己把自己逼到死角。其次,很多父母在劝说不动子女时,喜欢搬救兵。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别人这么对你,你会不会烦?如果自己会烦,何必要烦子女呢?更何况还是找了一堆水军来给孩子施加压力,更没道理了。

第一,虽然中国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说法,这在两千年几乎一成不变的社会里,或许有点儿道理,但在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的今天,老年人的见识未必比年轻人更正确;。。。我在《大学之路》一书中讲,教育中最可怕的事情是,用上一辈的思想教育这一辈的人如何去迎接 20 年后的未来。

第二,可能有人会问,如果年轻人跌了跟头怎么办?或许我有点儿宿命论,但是我相信“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道理。这不仅在投资上是个铁律,在人的成长上也是如此。人不可能一辈子不栽跟头,如果一定要栽跟头,早一点比晚一点好。。。如果20 岁栽跟头,有的是机会站起来,到了 40 岁再栽跟头,站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美国的国父杰斐逊就经常讲,要相信年轻人,相信未来。。。我并不打算强制她听我的意见,孩子的生活是她自己的,栽跟头、走弯路都随她去,好在年轻人总是有试错的本钱,管多了只能添乱。我母亲常对我讲,儿孙自有儿孙福,我想这是老人应有的智慧。

第三,也是最后一点,我是说给中国的父母听的。在现代社会,婚姻更多是两个人的事情,而不是一大家子一起掺和的事。。。相比西方国家,中国的父母比较爱干涉孩子的婚姻,虽然他们是出于好心,却未必能起到好的作用。。。我曾经遇到过一位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职业女性,年纪已经不小,但婚恋就是不顺利,后来才知道她背后有一个不成熟的母亲和姨妈在不断地给她出馊主意。父母成熟起来的意义何在?只有父母成熟了,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好的起点。父母的时代比子女们早了 30 年,接受的是 30 年前的理念,代沟是一定存在的。如果父母意识到这一点,就需要和孩子们一同学习、一同成长。

除了与时俱进和给孩子做好表率之外,中国这一两代父母还要完成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即在观念上从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向现代商业文明的思维方式转变。中国从 1978 年改革开放开始,仅仅用了 30 多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 200 多年的工业化道路,将三次工业革命压缩到一次完成。虽然技术进步可以加速,财富积攒时间可以压缩,但是需要几代人才能完成的观念更新很难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实现,处在这样一个变革时期的家长要特别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认知。

今天,中国依然有很多父母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产,不论多大都说孩子应该听自己的话、孝顺自己。这种认识其实还停留在农耕文明时代。

今天,如果能让孩子从心里尊重父母,在行动上愿意和父母交流,那么比停留在形式上的孝顺有意义得多。在当下,我倒认为父母和子女之间所缺乏的恰恰是彼此的尊重和理解。。。父母不成熟,做子女的也有责任。很多年轻人总想着让父母理解自己,也不想想父母在几十年前接受的是农耕时代的观念,如果自己不主动和父母沟通,这个代沟是很难跨越的;

年轻人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成年人,用一种尊敬,而且是成年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和长辈说话,要不断将自己接受的新思维方式和理念传递给父母。

我过去会把读书心得告诉父母,把自己对时事的看法告诉他们,也会把我买的书给他们读,然后一起讨论里面的事情。这样他们渐渐发现,从我身上学到了用另一种方式、一种 30 年后的方式看待世界。

我周围有不少来自农村或者底层家庭的子女,通过努力实现了社会阶层的进阶,很多已经成为社会精英。我接触过那些朋友家里的老人,发现他们有三个共同的特点。首先是大气、开朗,不斤斤计较,不倚老卖老。其次,虽然他们自己受教育程度不高,但是学习的愿望很强烈,愿意尝试新的东西、接受新鲜事物。。。虽然那些老人在物质上不富有,但是在精神上会不断给予子女支持和鼓励。同样是上面这位老人,当他儿子在美国打拼最辛苦的时候,从来对孩子都是说不要有后顾之忧,孩子留在美国还是回到中国他们都支持,也从来不伸手向孩子要钱。生长在这样家庭里的孩子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能有一个不错的起点。。。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是放大了的自己,要想让他们有出息,父母们先要成熟起来;要想让孩子将来成为精英,自己要先成为精英的父母。

观点:

1,在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的今天,老年人的见识未必比年轻人更正确;

2,人不可能一辈子不栽跟头,如果一定要栽跟头,早一点比晚一点好(子女有犯错栽跟头的权利)。

3,在现代社会,婚姻更多是两个人的事情,而不是一大家子一起掺和的事。

4,只有父母成熟了,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好的起点。

5,变革时期的家长要特别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认知。

6,年轻人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成年人,用一种尊敬,而且是成年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和长辈说话,要不断将自己接受的新思维方式和理念传递给父母。 

7,要让父母和自己一起成长,让他们有机会以一种 30 年后的方式看待现在世界;父母不成熟,做子女的也有责任。

农耕文明的观念: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产,要听话(讨厌的妈宝男,妈宝女),孝顺自己;

38.向死而生

我曾经专门请教过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人类长寿公司(H uman Longevity)、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因泰克公司,以及 Calico 的一些顶级专家,询问他们通过基因编辑或者基因修复是否能让人的寿命突破目前的极限(最新研究表明,正常人寿命的极限基本上是 115 岁),答案都是否定的。用他们的话讲,衰老最后体现在人类身体的全面崩溃,就像一面千搭百孔要倒的墙,即使能修好一两个基因,也不过是堵住了一两个小洞,对那面要倒的墙没有多大帮助。因此,人到了年龄,诸多毛病远不是修复一两个病变基因就能解决问题的。

我最早很严肃地思考这个问题,是在父亲病重时,因为第一次感觉到死亡离我非常近。我读了爱因斯坦和他朋友的一段谈话,这位物理学家是一位看穿了时空的智者。他说,我们对死亡的恐惧有点儿莫名其妙,我们站在“有”的世界,试图理解“无”的问题,按照“有”的逻辑,对“无”产生恐惧。这句话,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不过你会慢慢体会出它的含义。人如果不想在“有”的世界对“无”的世界产生恐惧,就要采取一些有意义的行动。我倒是更喜欢周国平的态度:“这个世界大家其实都在排着队沿着一条路往前走,停不下来,走到尽头就是死亡(到此为止和梁实秋讲得差不多)。这时,有些男人和女人搭上了腔,开始说笑起来,更多的人参与了进来,整个队伍便充满了欢乐。”我想,我们的生活其实就应该是这样的。

俗话说,除死无大难。父亲过世后,我对这句话体会非常深。每当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我就想,没关系,我还活着,活着就有希望。金融危机的时候,我曾经遇到过一天损失 20%的财富,而且一连几个月“跌跌不休”。周围的人,包括替我们打点财务的专业人士,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慌得六神无主,而我照样吃得好、睡得香。我和他们讲,没关系,我们还活着,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活着总要做些事情,但是考虑到我们最终还是要死掉的,就应该明白我们并没有时间什么事情都做。至于做什么事情,我的想法常常和别人不同,我是倒着来思考这个问题的,或者说向死而生。首先,我并不奢望活得比我父亲长很多,因此我很容易算清楚这辈子还有多少天可以做事情。其次,我把要做的事情,从最重要的开始,列一个单子,然后从单子上最重要的事情开始做。。。有些事情看似很重要,但是仔细想一想,其实也是可有可无,站在一生的角度看,放弃了也并无大碍。至于什么事情必须傲、什么事情可以不做,我常常与他人的想法不同。那些要占据我很多时间,但是对社会、对历史并没有什么太多增益的事情,我便舍弃了。一些人问我为什么离开腾讯、离开谷歌,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有各种猜测,其实,那些事情没有我来做,也有别人能做,但是却要占据我的时间。而有些事情,只能我来做,包括将一些知识、一些感悟用通俗的文字写出来。在我的单子上那些属于我的事情,比别人可以取代我的事情重要得多。这个单子上的事情要全做完,可能需要未来生命两倍的时间,我只争朝夕地做尚且来不及,又怎能不推辞掉那些可以由别人来做的事情呢?

我每次到中国出差办事,总有很多人问我,能否抽出一两个小时聊一聊,或者吃个饭,我通常都会回绝。可能有人会觉得我不给面子,对此我也懒得解释。我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很简单,我的生命真的只有有限的这一点点时间。那些希望我给面子的人,在他们看来那只是花了一两个小时的时间,而在我看来,却是被拿走了一部分生命。为了不让夹在中间当传话筒的朋友为难,我立了一个规矩,有事找我可以,我会根据重要性安排,应酬就免了。我想等他们快到生命终点时会明白这一点,并非我不给面子,而是生命太宝贵。生命既然那么可贵,每个人就都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够长久点,哪怕多一两个小时都是好的。但是,绝大部分人在希望延长那一点点生命时,常常忽略了延长它的代价。

相比之下,美国人对生死看得要透一些,这或许和不少人信奉基督教有关。美国稍微有点儿财产的人,都会在非常年轻的时候立下生前遗嘱,其中律师都要问一条,如果明知抢救不过来,是否还要抢救。大部分立遗嘱的人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对于那些得了绝症的人来讲,最后一两周花掉的医药费,超过在此之前一辈子医药费的总和。中国人出于孝道,到这个时期倾家荡产都要延长那一点点生命。美国人虽然不讲究孝道,但是出于情感也不能见死不救,除非被救助者在清醒的时候立下遗嘱不需做那种徒劳的努力。基因泰克公司的科学家告诉我,对于晚期的癌症患者,即使新发明一种特效药对他们的病有效,也不过能延长 2~4 个月而已。因此,医学家们普遍的观点是,与其生不如死地多活两个月,不如用这个钱把人生几十年活好。

绝大多数人都过分看重最后的一两周,而忽视前面的几十年。在健康的几十年里,人们浪费掉的时间又何止两周呢?子女们把喝酒聊天刷手机,或者无所事事的时间省下来 1%陪父母,多尽孝道的时间就能有几个月之久。父母们把自己忙工作的时间抽出 5%陪子女,享受天伦之乐的时间无形中多了不知多少。甚至只要每天开车和坐车时想着系安全带,人均寿命就能延长两到三周*。因此,珍视生命,从平时一点一滴做起,就等于延长了我们的寿命。

一位基督徒和我讲,他父亲走的时候很平静,老人说,死亡是人对社会的最后一次贡献。我虽然不是基督徒,但我想在我生命的尽头,我也会对周围的人讲这句话的。的确,没有个体的死亡,就没有整体的发展。凯文-凯利讲,只有一种细胞不死,就是癌细胞,但是整个机体会死掉,然后它也会死掉。如果我们人不死,我们的社会就要死亡,最终每一个个体也难逃死亡的厄运。有生就有死,这是宇宙的基本规律。《自私的基因》一书的作者道金斯则从另一个角度论述了死亡的必要性。他认为,我们不过是基因的载体,所有物质(包括我们)的生命,不过是基因为了延续和进化的目的而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生命真的没有那么重要。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中,如果能够将遗传的信息传递下去,再将创造出的信息(知识等)流传下去,我们的生命已经相当完美。

当我们想到生命的意义,站在一生的高度过每一天时,就能活出精彩!

观点:

1,寿命突破目前的极限是不可能的(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是这样的),长度不可控,可控的是宽度;

2,对死亡的恐惧:按照“有”的逻辑,对“无”产生恐惧。

3,知道对于自己什么事情是必要做的,做必要的事;

4,生命真的只有有限的这一点点时间,每一分钟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5,医学家们普遍的观点是,与其生不如死地多活两个月,不如用这个钱把人生几十年活好(凯文-凯利讲,只有一种细胞不死,就是癌细胞,但是整个机体会死掉,然后它也会死掉。)。

7,死亡是人对社会的最后一次贡献(如果我们人不死,我们的社会就要死亡,最终每一个个体也难逃死亡的厄运。有生就有死,这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唯恐暴露才华不足的卑怯的畏惧,和厌恶钻研刻苦的惰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