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面面观简美食简友广场

文艺的豌豆,极具西方童话色彩,兼具东方古典神韵,重要的是美味

2023-03-12  本文已影响0人  草草啖盐说蜜

草草啖盐说蜜

  ——谈古今风味,说天地美食


春天繁花似锦的世界里,有一颗小小的豆子,万分惹人爱。

那就是豌豆。

一说豌豆,是不是想到了安徒生的《豌豆上的公主》?

其实童话都是骗人的,哪有垫了20床垫子和20床鸭绒被后,依然能感受到一小粒豌豆的膈应?

但童话又充满力量,同样是安徒生的童话,《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第五粒豆在长满青苔与霉菌的裂缝里,努力地发芽、长出了小花,让病中穷困的女孩,看到了生的希望,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相较于西方文学家喜欢把豌豆当成比喻的对象,东方文学家更热衷于描述豌豆的嫩芽。

千古国民男神、大宋文学家苏东坡,就曾写了一首赞美的诗:

彼美君家菜,铺田绿茸茸。

豆荚圆且小,槐芽细而丰。

种之秋雨余,擢秀繁霜中。

欲花而未萼,一一如青虫。

是时青裙女,采撷何匆匆。

烝之复湘之,香色蔚其饛。

点酒下盐豉,缕橙芼姜葱。

那知鸡与豚,但恐放箸空。

春尽苗叶老,耕翻烟雨丛。

润随甘泽化,暖作青泥融。

始终不我负,力与粪壤同。

我老忘家舍,楚音变儿童。

此物独妩媚,终年系余胸。

君归致其子,囊盛勿函封。

张骞移苜蓿,适用如葵菘。

马援载薏苡,罗生等蒿蓬。

悬知东坡下,塉卤化千钟。

长使齐安人,指此说两翁。

——《元修菜》

当然,我们的男神,同样也是食神,他主要是赞美豌豆尖(元修菜)好吃。

“此物独妩媚,终年系余胸。”

“菜之美者,有吾乡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余亦嗜之。”

男神来自四川眉州,豌豆尖是他难以忘却的家乡菜。

在苏东坡的推广下,整个大宋时期,豌豆的苗尖尖风靡一时,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里就特别介绍了元修菜。

而明朝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则用拟人的手法来记载豌豆苗:其苗柔弱宛宛,故得豌名。

把豌豆这种攀援草本植物,描绘得如妙龄女子,风姿百态、娇柔妩媚。

应该没有一样食物如豌豆这般,极具西方童话色彩,又兼具东方古典神韵。

豌豆不但形象好,重要的就是好吃,从茎苗、到嫩叶芽、再到结成豆荚,也就是豌豆的各个成长时期,都可以吃,而且很好吃。

我们今天就来介绍各种豌豆尖、豌豆苗、豌豆的吃法。

豌豆尖

早春时期应该享用的就是豌豆尖了,也就是我们的男神推荐的元修菜。

趁着豌豆苗还未开花,叶芽儿娇嫩得很的时候,摘一把放锅里猛火快炒,少许盐就行了,如果有麻油最好,真的不要太爽了。

你也可以用豌豆尖来煮汤,四川人喜欢烫火锅,但要是不喜辣,建议来一道上汤豌豆尖

一颗咸鸭蛋五瓣蒜子炒香,放入开水,再来点肉肉,少许鸡汁调味,最后放入豌豆尖,一入锅立马出锅。

豌豆尖是极嫩的蔬菜,火候一定要猛,速度一定要快,才能保证鲜嫩口感。

豌豆苗

豌豆苗一般指豌豆细嫩的根茎,比起豌豆尖,市场上更常见的就是豌豆苗了。

如果把豌豆尖、豌豆苗和豌豆做个比喻的话,豌豆尖可以说是一股清流,清纯得如小家碧玉的少女一般存在。

豌豆呢,是成熟的少妇,韵味十足。

而豌豆苗则是上得厅堂的大家闺秀,有一道名菜“上汤豌豆苗”,就是各大酒家争相出品的美味。

“上汤”二字,搁在大厨们身上,那就得十八般武艺各显身手了,但今天我们用简单的做法一样也能达到上汤的效果。

皮蛋一颗切八瓣、蒜子五颗切对半,腊肉一小块,一起热油爆香,再放入开水,煮成奶白的汤头,这就是|“上汤”了,最后放入豌豆苗,少许盐鸡精调味即可出锅。

豌豆

豌豆的做法就千变万化了。

最出名的当属汪曾祺吃的那碗豌豆粥。

香粳晚米和豌豆一同在铜锅中熬熟,盛出后加洋糖(绵白糖)一勺。夏日于柳荫下喝一碗,风味不恶。我离乡五十多年,至今还记得豌豆粥的香味。

——汪曾祺《豌豆》

汪曾祺吃豆粥的时候已经到了立夏,而春分清明前后,我更建议来一道嫩绿的豌豆饼

做法也简单,只需要豌豆、大米、白糖、清水即可。

大米先浸泡12小时,然后和豌豆、白糖、水一起用破壁机搅成泥。

再舀一勺勺进电饼铛里,煎成饼状,就是一碗春分时节的美味了。

从早春的豌豆尖到晚春的豌豆,文艺的豌豆见证了整个春天。

尤其是到春末,江南人还得做一碗豌豆饭,以此来告别春天。

草草啖盐说蜜——

谈三餐美食,讲四方风情。

原创视频、原创文章,请多多支持!

部分图源网络,如侵权,请告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