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二二〇:伤食

2024-02-04  本文已影响0人  花石冈

《传习录》二二〇:伤食

于中、国裳辈同侍食。先生曰:“凡饮食只是要养我身,食了要消化;若徒蓄积在肚里,便成痞了,如何长得肌肤?后世学者博闻多识,留滞胸中,皆伤食之病也。”

于中、国裳等人共同奉侍先生餐食。阳明先生说:“一应饮食只是为了要存养我们的身体,吃下去了能消化掉才好;如果只是积蓄在肚子里,就成了腹内硬块、赘肉病根,怎么能起到存养肌肉、肤发的作用呢?后世的学者博闻多识,只是所学都留滞在胸中不能运用,这些都是不消化的毛病呀!”

中国的春节,是个极为喜庆的节日。关于这个节日的缘起,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其中比较靠谱的一种说法和吃相关。春节前后,往往是一年之中最冷的一段时间,而且也是在食物上最为青黄不接的一段时间。秋收已经过去许久了,距离万物萌发生长的春天还有一段日子,就像植物的节梗一样,这段日子挺难熬的。后来,先祖中有聪明人精准预测了来年的“丰收”,然后编排出一个故事来,鼓动大家把吃得都拿出来“潇洒”一回,一口气吃上那么十天半月的。然后在口粮消耗殆尽时,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年。

很显然,这种方式在早期的人类社会,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的。人口在春节前后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们学会了用一种喜庆的方式度过最寒冷、最困难的生命节点。

从这个意义上讲,春节的缘起说到底是“伤食”引起的。只不过,早期的“伤食”是为找不到充足的食物而伤神,面对这一困局时,人们学会了用️以终为始的逆向思维去“获取”生命能量——“春节”由此诞生。充满戏剧性的是早期因匮乏引发的“伤食”,如今变成了因蓄积引发的“伤食”,春节期间,很多人会因为吃了太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不消化,而种下病根。王阳明讲:“凡饮食只是要养我身,食了要消化”,这样的话简直就是大白话,正像当初匮乏时要解决量入而出的问题一样,今天充盈了,也要讲求个量出而入——倘没有那么大的消化能力,还是不要摄入过多的营养为妙。否则便会变成腹内的硬块,变成赘肉或病根。

简而言之,摄入是为了产出。否则,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差不多就是暴殄天物。

非但饮食上有“伤食”的问题,做学问读书方面何尝不是如此?

有失之过少的,常见“少年不知勤学早,到老方悔读书迟”,常见“书到用时方恨少”。做学问当效法自然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平日里要有所积累和储备。

当然也有失之过多的,不懂得“博观”是为了“约取”,不清楚“博之以文”是为了“约之以礼”,只是凭空去蓄积,却不肯在具体的实践中去发挥、运用。久而久之,把自己搞成个“行走的书橱”——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一窍不通。毛泽东讲“一切精通的意义全在于运用”,倘若不能付诸运用,精通便失去了意义,所涉猎的那些东西便是一文不值的。

学问和实践之间,一定是相通的。倘若两者之间是个隔绝的,既不是学问有问题,也不是实践有问题,而是我们自己出了问题,是我们的心出了问题,没能将两者贯通起来。王阳明讲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既然都在吾心、不假外求,那个“理”怎么可能解决不了心中之“事”、心中之“物”呢?说到底是我们“格物”不够罢了。

一句话,消化不了的,不吃也罢。蓄积下来,非但无益,反而会引发“伤食”之病。

有一句话王阳明没讲——知识越多越反动。倘若博闻多识注定了没有用武之地,只能留滞胸中,干嘛要费老鼻子劲去博文多识呢?最后的结果不过是“伤食”之病而已。

消化不掉的,不吃也罢;留滞胸中的,不去博闻多识也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