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我准备好了吗?
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华民族一向善于从丰富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作为享誉全球的未来预测大师,奈斯比特夫妇将目光着眼于未来,曾经撰写的著作《大趋势》在全球销量超过惊人的1400万册。在最新力作《掌控大趋势》中,更是以中国为主要研究对象,带读者憧憬世界和中国的未来。
《掌控大趋势:如何正确认识、掌控这个变化的世界》未来已来,当我们置身于趋势的洪流当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无助感。同时,我们每个人自己本身也是趋势的构建者。
对未来我们总是有很多恐慌,比如担心未来很多工作岗位会消失,有很多孩子找不到工作,但现实是很多新的工作岗位层出不穷,对人才的渴望更强烈。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作为一名教师和妈妈,我更多关注教育的变化趋势。所以,我希望置身于当下,从自我出发,在这喧嚣之中,拨开迷雾,链接过去、探讨未来。
在现实中,作为一个1970后生人和2010后小孩的妈妈,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我们见证了飞速的技术进步,所经历的教育的变革远不及近几年从小孩教育上看到的变革大,我本人也正经历着为了生活而学习到终生学习的转变。随着信息和交流技术的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的效应被不断放大,我们再以传统的方式来应对这种变化已经是不可能、不切实际的了。
要洞察未来教育变革的趋势,首要看清目前教育的现状,尤其是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当前的信息技术和经济发展状况,预期教育的需求和变化,再寻找方法、做好准备、解决预期问题。
1.当今教育体系有哪些变化?
我们都认同教育很关键,但现实中教育的改革进程仍很缓慢。教学体系仍以考试为指挥棒,答案只有对和错,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展。
幸运的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教育业务的变革,如智能教学系统(ITS)、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系统也迅速发展,物联网已经在课堂教学、课外学习和教育管理三个方面给教育提供了相应的支持。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能够提高教育的效率,降低教育投入的成本,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在知识记忆和简单理解方面已经超越了人类,很多简单工作将全面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这也是我们当今已经感受到的变化。
基于市场上未来职业需求的变化,教育领域被倒逼,不得不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教育目标,由知识记忆为主转向能力培养为主,更加注重培养人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更加注重培养人机合作的能力。
结合教育目标调整,教育形式上也必须跟新换代,我国学校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比例,推动MOOC、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形式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物质条件。
从外在教育形式上来看,课堂教学不再是唯一,在线教育从辅助手段会慢慢变为主要形式,个性化、智能化、开放化的教学形式逐渐成为主流。
2.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教育的内核最终还是人,内核中内核是学生。我们应该培养怎样的学生?这个问题换成未来市场需要怎样的人才或许更容易找到答案。
在我们当下一味追求名校的现状下,市场上确是另外一番不一样的景象:有文凭不一定完全代表能力和技术,企业也不再从单一文凭判断能力。
未来社会优秀人才是企业竞争的根本,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将是是未来业态的主导,也是未来社会的决定性力量。跨界、整合资源的综合能力将是未来能力的根本!
高学历≠能力≠知识,而高效的学习与领悟力、顿悟能力是成为优秀人才的根本能力,想象力与创新能力才是未来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人工智能不可替代能力。
3.未来需要什么样的老师?
未来的老师已不再只是老师,称为“导师”或“教练”更合适一些。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角色的分工更加明显。教师队伍日趋分为授课教师和辅导教师两大类,一些讲课能力强、水平高、能够契合学生需要的教师将主要担当起授课教师的角色,除了面授,这类教师的讲课视频将通过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广泛传播,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而许多教师将承担起辅导教师的角色,针对学生的需要进行辅导,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是教师将主要承担起学生学习规划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而不是直接的知识传授。大部分教师的作用将不再是直接传授知识,而是要承担起为学生订制个性化学习方案的角色,将起到学生学习规划者和引领者的作用,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制定不同的学习规划,并且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
4.未来需要什么样的学校?
学校的办学模式开始进入了追求个性的时代,追求个性时代的学校主要有二个明显特征:
一是从千校一面到个性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千校一面的组织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未来的教育需求将从教育需要的满足向追求更好教育的方向演进。所谓的更好教育就是适应每个学生特点的教育,在教育基本普及的情况下,人们更加期望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个性化学校,这必然要求学校向更加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只有更加具备个性的学校才能够满足人们对更好教育的需求。
二是学校的组织模式将更加弹性灵活。学校组织模式变化的基本动向就是弹性学制的采用和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学校将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采用更加个性化的教学安排和活动安排,组织层级也将相应减少,金字塔式的垂直管理体系将日趋扁平化。
我们甚至可以大开脑洞,未来的学校可能没有固定的围墙和教室,也没有班级,甚至不再颁发证书,仅仅存在网络里。谁说又没有可能呢?
5.当下我能做的和不能做的?
未来的变化太快,快得让人琢磨不透,我们没有办法阻挡它,唯有适应它、跟上它。
教师的工作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所发挥的作用不会变。对学生来说,一个优秀的老师可能会唤醒学生积极学习,也可能会让学生消极厌学。所以,未来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
教师面临的挑战,可能是我们所开设的专业课程无法与学生们未来的工作想匹配,因为学生们未来会从事尚未创造出来的工作,使用尚未出现的技术。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培训学习,而其中大部分需要靠自我学习和培训。
我欣喜得看到,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的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互联网上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我提供了现实低成本且便捷的条件。即使做了老师,学习也将伴随我的一生,终身学习将成为我的日常生活方式。
未来未知,唯知的只有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