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奶茶店开始
上周末,参加了一位大学舍友的婚宴。期间,几个朋友聊的最多的就是工作。曾经睡在我隔壁床的W童鞋(以下简称“W”)属于最活跃的一个,她过去几年的成长之路也让我思考良多。
W是宿舍里最早结婚的,属于闪婚的那种。据说,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她准备挑件面试穿的衣服。在商场,和一个陪着妈妈逛街的男孩一见钟情,很快两人就结婚生子了。婚后五年,她一直在家带孩子,后来老公生意破产,债台高筑,她不得不出来找工作,先后做过财务、公关、采购等工作,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不了了之。大事没能力做,小事又没耐心做,在这种状态下,W家里房子、车子也陆续抵押出去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W决定和表哥一起开一家奶茶店,每人20W。她卖了最后一辆车,又借了些,凑足了钱,就开始奶茶店的加盟之路。
加盟申请书通过后,她就在总部的指导下,选店面、装修、培训、招人、进机器。费用包括加盟费、设备费、装修费、培训费、原料费、督导费和房租。基本就是W出钱,总部将一个店面全建设好交给W,大部分的利润被总部拿走。
刚开始,店里连她四个人,从早八点到晚十点,生意也不是很好,每天只能卖一百多杯奶茶,单价在6-35元之间,当天剩余的半成品,需要全部倒掉。三个月后,销量才达到日均300杯。一杯奶茶,净利润主要分摊在人工、投资者和加盟品牌上,利率大概分别是15%-18%、30%-36%和45%-55%之间,也就是假如一杯奶茶18元,除去各种成本摊销,净利润是6元,那么制作者可以赚1元,老板赚2元,品牌总部赚3元。整一年后,W店里的奶茶销量日均在300-650杯之间。员工增加到10名,投资回本,略有结余。
加盟的奶茶店要发展,怎么办呢?
不断开分店,来摊薄。W也决定这么做,将奶茶店扩张到适度规模,当她在接下来的半年内又开了两家店后,她发现所在地区已经到达“适度规模”了,而且随着这个快消加盟品牌的迅速发展,开店的成本又增加了三分之一,她自己判断,这个品牌未来几年内也很可能会消失,她需要在目前有了稳妥现金流的基础上,继续摸索成长之路。
W这几年的成长之路,给了我一些关于未来疑惑的答案。
在创业初期,是进行单点的快速突破,还是有个宏图再开始?
这两个角度的方法在具体实施上有很多事情是相互矛盾的,要结合自己的场景想。没有任何的应用没有条件,也没有任何经验可以适用于所有人,根据自己的实际发展阶段,了解决策背后的思考方式,不断调整,而不是简单归因:谁说快速突破好,觉着对;谁说有个宏图再开始好,也觉得不错。
上文中的W,起初采用就是单点快速突破的方法,但在店铺发展平稳后,她才重新考虑未来如何走这件事,也许她的下一个生意刚开始也是单点突破,但从她整个事业发展来看,确实也在逐步规划。关于战略方法的选择,答案自然就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启动一个业务的关键点是什么?
第一条,先用最简单的流程和角色,将一个业务闭环跑起来。先大致了解一下必备的流程,有了最少的角色后就开始,在事情没开始之前先想复杂的流程和角色,是最容易碰到问题的,越简单越好。
第二条,不要有太多的想象和事先规划。好的结果都不是事先定义的,是逐步演化而成。
如果W一开始就在考虑:招不到合适的人怎么办?加盟店是没有未来,那还要做吗?原料一直上涨,自己没有发言权怎么办?每个角色之间,本来就会有很多复杂的关联关系,也会带来很多问题,一开始就想解决好问题再开始,隐含的是一种错误的思考方式,既然决定做,开始启动这件事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关于明天,选择成长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