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儒、道专题佛如是我闻中国传统文化

南生杂谈:出家人的孝与不孝

2017-07-28  本文已影响49人  南生今世说

以前,和尚本是一个尊称,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够称和尚,这个称呼并不限于男子,女性也可以称和尚,不过现在一般指男性,女性则为尼姑。

想一想,有没有类似这样的词!

奥耶,你说的very good,“先生”一词亦是。

和尚一般又叫出家人,这个出家是相对于在家而言的。

在中国佛教中,出家佛教徒和在家佛教徒在外表上,除要剃除须发外,在衣服上也有所分别。

出家人的衣服,根据佛教原始的规定,只有三衣,就是常说的“袈裟”。

其中一件是“五衣”,是由五条布缝缀而成的衬衣;一件是“七衣”,是由七条布缝缀成的上衣(平时穿着的);一件是“祖衣”,是由九条以至二十五条布缝缀成的大衣(遇有礼仪或出外时着穿的)。

每一条布又要由一长一短(五衣)、二长一短(七衣)或三长一短(大衣)的布块所合成。

除衣服的不同外,出家人还有很多戒律。

太多了,记不住……

不打紧,咱不妨记下这个,以后装B用:猪八戒是哪八戒!

《西游记》中猪刚鬣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因此唐僧给他起了个名,叫“八戒”。是佛教为出家的男女教徒制定的八项戒条,全称“八斋戒”,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眠坐华丽之床、不打扮及观听歌舞、正午过后不食。

虽称“八戒”,但始终“戒”得不彻底,也不情愿。唐僧给八戒取的名字是有一定含义的。

还有大师兄“孙悟空”!

“忽觉犹言是,沉思始悟空。”

悟空的“空”,让佛陀研究了一生,为之奋斗了一生。

以至于佛陀都没“空”去看望父母,行路见了“枯骨,疑为前世父母”就顶礼膜拜。

不是南生“妄言”,有经书为证: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二千五百人,菩萨摩诃萨三万八千人俱,尔时世尊引领大众直往南行,忽见路边聚骨一堆。尔时,如来向彼枯骨,五体投地恭敬礼拜……此一堆枯骨,或是我前世祖先,多生父母。以是因缘,我今礼拜。

很多人感到奇怪,出家人不是“四大皆空”吗?

古语有云:忠孝仁义为“四大”!你都“皆空”了,为何见一堆枯骨,疑为前世父母,就想起来“孝”,就忙着做“孝子”拜了呢?

佛曰:

我观众生,虽绍人品,心行愚蒙,不思爹娘有大恩德,不生恭敬,忘恩背义,无有仁慈,不孝不顺。阿娘怀子,十月之中,起坐不安,如擎重担,饮食不下,如长病人。

我今为汝分别解说,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绕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没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假使有人,遭饥馑劫,为于爹娘,尽其己身,脔割碎坏,犹如微尘,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假使有人,为于爹娘,手执利刀,剜其眼睛,献于如来,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假使有人,为于爹娘,亦以利刀,割其心肝,血流遍地,不辞痛苦,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

所以,出家人从来就该“不空”!

济群法师说,“佛陀本人,也在成道后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并在生父净饭王往生后亲自为其抬棺送葬,为我们示现了尽孝的典范”。

所以说,佛教也是非常注重孝道的,有人误认为出家人舍弃父母,自己修行不能尽孝,这是浅层面的理解。

佛教所讲的孝,是大孝,我们的父母、亲友固然需要稳定幸福自然的生活,但是一般的幸福稳定吉祥的生活背后是什么呢?

佛讲一切的众生,生老病死,一切的依报是成住坏空,在这样的宇宙人生真相的前提下,以幸福自由的生活为目标就不算是大孝。

大孝应该是能够使我们前世父母、今世父母亲友能够了解无常的现实,能够懂得生死的根本来自于我们的烦恼、分别、业力,由此来引导有缘众生、有缘亲友向上向善……

佛教的经典,教人规规矩矩做“人”,不但要孝敬自己的父母,更要孝敬天下人的父母,视一切众生如己出,如自己的兄弟姊妹。

最后,引用南怀瑾先生的语录:

真正的大孝子,不只孝顺自己的父母,还要能孝顺天下人的父母。所以我常常说,你不要把自己的儿女看得那么重,天下人的儿女都是你的儿女,天下人的父母都是你的父母,为什么不能将自己的心量放大呢?

如果将心量放大了,以天下人的父母为自己父母,以天下人的儿女为自己儿女,那该多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