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独赢易即良知哲思

读《易》,品诗,观悲壮之情

2017-04-10  本文已影响140人  童年的流星

人们之所以愿意观看悲剧?是因为悲剧能唤起人们心中独特的感受,是一种崇高感,或者一种怜悯心,也有人称之为快感,抑或干脆就来自恶意。但实际上这种感受却是极为重要的帮助人类存活下去的精神支柱,我们从中获得生存的勇气和希望。

希罗多德在《历史》这本书中记载了一则对话:
伟大的波斯王泽克西斯:当我想到人生的短暂,区区百年之后,我这支所向无敌的威武之师,竟无一人还能活在人间,莫名的悲哀就笼罩在我的心头。
泽克西斯的叔父:然而这还不是最让人悲哀的事情。人生固然短暂,但在你这百万军中,或者其他什么地方,竟没有一人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这种幸福能让他不会想到,至少不会经常想到:活着还不如死了好。每次想到灾难会随时光顾,疾病如影随形,这短暂的生命还真是很难捱啊。

对幸福的渴望和追求,才唤起了我们生的勇气和希望。而在观看伟大的悲剧时,在与主人公感同身受那不幸的经过时,我们内心正是升腾起这种对幸福的憧憬,而这种憧憬恰恰赋予了我们所设定的人生意义。

本文请大家共同品读的就是这样一首“悲壮”的古歌。

《坤》
履霜,坚冰。
直方,含章。
括囊,黄裳。
龙,战于野。
其血,玄黄。

译诗:大地之歌
踏着秋霜,来到冰封的北方。
大地平直方正,冰雪映出眩目白光。
肩挎扎紧的行囊,身穿黄色的衣裳。
龙蛇在原野上撕咬,
它们的鲜血流淌。
——选自黄玉顺《易经古歌考释》

为了便于读者加深理解,特提供何旻熹女士所配易画,请看图脑补:

坤卦易画

画面实景:秋霜冰封,大地平直,流光溢彩。扎紧行囊,整肃黄裳。
画面虚景:龙战于野,其霞如血,其氲深黄。

我不知道主人公从何而来,要到何处去,也不知道主人公为什么要在这秋霜遍地的季节,来到这冰天雪地的北国,我更不知道他“行囊”中、“黄裳”内藏有何物,但我猜,他的未来必将充满坎坷,磨难不断。尽管如此,我还是一遍又一遍地打量着他,因为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某些和我一样的影子。我从何处来,我要到何处去,明明活在世上,“灾难随时光顾,疾病如影随形”,那我又为何坚信活着一定有其道理;明明知道前面的道路充满坎坷,磨难不断,我是不是也能像他一样从容自信、有条不紊地扎紧行囊、整肃黄裳,就如同回到了久别的故乡。

读这首古歌的时候,我突然眼睛潮了,一幕幕先烈艰苦奋斗的画面袭上心头,不自觉地就想到了那首从小就会背诵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