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的良药

2018-06-20  本文已影响16人  与孩子的成长对话

关于拖延症,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我曾经很想如书中所说的那样,战胜拖延症,让自己轻松过好每一天,但最终都失败了。最后我干脆就不管,听之任之。

今天看书的时候,偶然看到了一个新名词,也是说对付拖延症的,叫做“结构性拖延法”。“结构性拖延法”是《拖拉一点也无妨的》作者约翰.佩里写的,他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哲学教授,他这个研究成果曾经被授予“搞笑诺贝尔奖”。这个奖是专门颁发给那些,正式发表了论文,但是特别无厘头,甚至完全没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这说明当时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美国主流学界认为这是特别搞笑的一件事情。这“结构性拖延法”跟一般的治疗方法都是不一样的,很多关于对付拖延症的书籍,都是让我们变得勤快,立刻行动。可是佩里教授说:“拖延症没办法治,人类本来就不是自己所构想的那种光荣,伟大正确的物种,从古希腊开始,我们都认为人是理性的,但是我们活得越久,人类文明越往深处走,我们就越发现人类有大量的非理性地带。罗素曾经讲过一句话,据说人是理性动物,我一生都在寻找证据支持这种说法。”

那么佩里教授提出来的“结构性拖延法”的方法到底是什么呢?那就是想办法把拖延变成一件有价值的事情,比如你不想做这件事情,那就把这件事情先搁一搁,你翻开未办清单,看看你有多少件事情是已经拖延下来了,然后从里面选几个你现在愿意去做的事,然后逐一完成,这就是“结构性拖延法”,把祸水东引。

比如作者自己,他曾经欠出版社一部书稿,一直拖一直拖,一想到这件事就头疼,那他是怎么办的呢?他就跑到宿舍去跟学生聊天,时间一长,他在出版社眼里已经是全无信用了,但没关系,学生突然喜欢他了,他突然成了斯坦福大学深受学生欢迎的青年老师,因此还得了很多奖。

晚上看了这个概念以后,我觉得挺靠谱的。拖延症本身并没有真正的危害我们,有时因为出于情绪或者说别的原因,不想做某件事情,这时候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做了别的事情结果也是一样的,如果说你就一直在闹情绪,不想做,然后就,左想想右想想,或者看看微信啊,聊个qq啊,打个游戏,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而佩里.教授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让我们去找一堆有价值的东西,让他们自己互相拖延,不管做什么,但都会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而这些有价值的事情,总是会让我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