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哥说江湖(十四)交友多条路,说话莫添堵
老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讲究的就是朋友的重要性。我们也常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也是这个意思。
看过金庸小说的人对上面两句话的重要性也许更加不言而喻。的确,行走江湖,你可以没有绝世武功,也可以没有显赫宗派,更可以没有豪门身世,但是你不可以没有朋友。
当然,江湖上的朋友分为几类,有所谓的莫逆生死,忘年之交,也有所谓的红颜知己,金兰之谊,更有所谓的酒肉狐朋。
有时候,我们看小说会标签化一些事,一些人。比如,看到狐朋狗友,酒肉朋友之类的时候,我们总认为那些人都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些酒友玩伴罢了。因为,在常人眼里,朋友得是危机时刻两肋插刀,替自己出头挡事的。或者是在自己愁眉不展的时候,替自己出谋划策,指点迷津的。
但是,这些市井之徒,登徒浪子就真的不是朋友了吗?这样的判断当然不一定错误,但也不一定正确。正像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提及的各类需求一样,我们不能因为处在高位需求,就认为低位需求不是需求。同样的,我们不能用君子之交的水平要求草根之谊。
人也许会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朋友却不能因为出身就三六九等,区别对待。毕竟,朋友的“朋”字是两个月并肩同行,没有一高一低。
之所以奉劝大家多交几个朋友,主要是因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个人都有走背字,路走窄的时候,到时候谁能帮自己转开身,调开头?除了父母亲人,估计也只有朋友了。
既然道理如此,那朋友之间是不是就一定要“淡如水”,或者“酒肉相迎”?这当然不一定。君子之交也可以酒肉相迎,市井之徒也可以寡淡如水。因为,中国人总是喜欢“看人下菜碟”的。
但是,无论是“淡如水”还是“酒肉相迎”,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朋友之间说话会彼此之间让对方感到舒服,透着默契。换句话说,就是说话不会添堵。
其实,我们每个人活在这世上,都是光着身子来,光着身子走的,没有太大区别。每个人都得在世间来回来去的走,翻来覆去的见这人见那人。所以,无论是走到哪里都是走,见谁也都是见,说到底都是缘分。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河西”,“风水轮流转”,所以,无论是说话办事儿都得为铺路,而不是添堵。说话铺路的会越铺路越宽,但是添堵则是越添堵越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4949788/ae79e3872d2c2dd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