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8秘密)
当今众人皆知,家喻户晓的观念都曾是未知的。例如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就曾是千年之谜。称为常识的真理很重要,但它却不能给你带来任何优势,因为它已不是秘密。
还记得我们的反主流问题?在什么重要的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我们今天对自然的了解已经达到未来才能达到的程度,如果今天所有的真理已被领悟,如果再无秘密可探索,那么这个问题就寻不到好答案。
为什么人们不探索秘密
大部分人表现的像是这个世上没有秘密可发现。
卡辛斯基认为:为了幸福,每个人都需要制定目标,并付诸努力,而且至少要实现几个这样的目标。
1 稍作努力即可达到的目标
2 不懈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
3 再怎么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的目标
这是经典的三分法,将事情分为简单,困难和不可为三种。
他认为现代人之所以郁郁寡欢是因为世界上所有的难题都已经解决,剩下的不是太简单的问题,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努力追求这些目标不能带来满足感。你能做到的,一个小孩也可以做到,而你不能做到的,即便是爱因斯坦也办不到。
因此他认为毁灭现有的一切,远离所有的科技,让人们重新开始,再度攻克难题。
这个观点虽然疯狂,但我们周围很多人和他一样对科技的进展失去信心。不只是恐怖主义和颓废派成员,所有的宗教极端主义者也持有相同看法。例如某极端宗教认为:不是孩子脱口而出的简单真理,就是无人能解的上帝之谜。在这之间的就是异端邪说。也是难以证明真理的地带。
简单真理是人类必须保护环境,但除此外的事情,只有大自然母亲最为了解。
市场主义者遵从相似的逻辑,市场决定商品价值,即使小孩也能查询股票报价,但这些价格是否合理不容质疑,市场知道的远比我们多。
为什么好多人不想发现秘密?
第一:渐进主义,从小我们便被教育做事的正确方法是积跬步至千里,如果超过正常进度,且学到考试之外的知识,你并不能拿学分。反之,如果你严格做所要求的事情,你就会得到好成绩。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工作阶段,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学者们通常争相发表无足轻重的论文,而不去探索新的领域。
第二:风险规避。人们害怕秘密是因为怕犯错,显然秘密还没有经过主流的审视如果你的目标是一生不犯错,你就不应该去探索秘密。正确的路途已是艰难,而在错误的路途上独行更是不可忍受
第三:自满。社会精英享有最大的自由,也最有能力去探索新想法,但是他们视乎最不相信秘密。既然能舒舒服服地享用已有成果,为什么要去探索秘密呢?
第四:扁平化。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人们认为世界是一个同质的,激烈竞争的市场,世界是平的,鉴于这一假设,任何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在探索秘密前都会先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有可能发现新事物,难道全球人才库中更加聪明,更加有创造力的人还没有发现?这种怀疑的声音阻止了人们去探索秘密。因为身处的世界视乎大到任何个人都无法做出独特贡献。
我们可以用一种乐观的方式来描述以上这些趋势带来的结果:创立任何狂热教派在今天看来都是异想天开。而在几十年前人们更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并不是所有知识都是众所周知的,从共产党到印度教克利须纳派,大多数人认为他们可以加先锋觉醒组织,以得到一条指引自己前进的道路。
如今 极少有人对非正统观念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主流认为这是进步的标志,现在疯狂的异教派越来越少,我们应该为之感到高兴,但是为了这一收获,我们付出了称重代价:丧失了对等待被挖掘的秘密的好奇心。
相信秘密
成功的企业建立于开放却未知的秘密上,这秘密关乎世界如何运作,想想硅谷的那些新创公司,正是利用我们周围常被忽略的闲置生产能力。Airbnb成立之前,游客别无选择,只能高价住旅店,而业主也不能轻易放心地出租自己空闲的房间,这些公司看到了这项未被开发的服务和未被解决的需求。Uber和Lyft 也是如此。几乎无人能够想象近靠联系出行人和愿意载人的司机就能创立价值10亿美元的公司。
只有相信探索秘密才能发现常规之外的,近在眼前却不为常人所见的商机。
那么回头想象,如果看起来如此简单的想法能撑起重要而有价值的企业,那么一定还有许多好公司等待我们去创办。
如何发现秘密
秘密分两种
1 关于自然
2 关于人
关于人的秘密是不同的:是人类对自身认知的空白或者是人们以防他人在建瓯大盘而隐藏的事情。思考要创建哪种公司时,徐亚问自己两个不同的问题,自然没有告诉你的秘密是什么?人类没有告诉你的秘密是什么?
垄断的秘密:竞争和资本主义是对立的。
探索秘密的最佳处所就是无人关注的地方,大多数人只以学校教授给他们的方式思考,而学校本身的目标在于传授常规知识,所以你可能会问:
还有哪些重要领域没有被标准化和制度化?
最后记住一首诗
掌握秘密的极少数人,
愚蠢地将心扉全然洞开,
将自己的满腔热情示人,
总是惨遭迫害与火刑。
除非你的理念完全符合习俗,否则将你所知道的一切告诉每个人绝不是什么好主意。
好企业是改变世界的密谋者,当你与人分享秘密时,听众就成为了你的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