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故事与成长

117 渐修与顿悟

2022-12-07  本文已影响0人  五福居主人

     昨天高管学习小组一位学员特别感慨的说,“啊呀,原来如此,我怎么搞了这么久,才突然明白!!”

    大家唏嘘一片:“这就是普通人与高手的区别啊!普通人修了这么久还晕着,高手总是一下就悟道了!”

    是啊,似乎所以人都希望有一把神奇的钥匙,希望自己都能成为高手,让我们“一下子”到达我们想要的目标终点,或者,哪怕能缩短一点、快一点、再短一点、再快一点,也行啊!

    听到这些话,我只能微微一笑:“《西游记》如果只有一集,唐三臧还值得大家去纪念吗?”

    在佛法修行的教导中,会有渐修与顿悟是两种层次不同的境界,并没有佛法上的高低。修行的初级阶段,渐修递进比较实用,这是一个知识积累和能力提高的过程;而修行到一定程度之后,定力和智慧具备了足够的能量,才能通过顿悟实现质的飞跃。

    以登山做个比喻,渐修是量变,你必须一步一步往上攀爬;等到最后一步跃上了山顶,你才有“一览众山小”的觉悟,那最后一跃就是顿悟了。顿悟是修行的结果,没有渐修那漫长艰辛的攀登,就不会有“一览众山小”的顿悟境界。

         世人大都不愿意吃苦,所以只讲顿悟不讲渐修。顿悟是一刹那的升级,一种直觉体验,像艺术家突然来了灵感一样,一下子就跨越了有限与相对,在刹那间体验到了无限与永恒,是一种理性直觉。因此,在具体形式上,顿悟也不循常理,一句话、一棒子、一滴水都可以是顿悟契机,这与牛顿被一个苹果砸到是相同的道理。但渐修就是从一个钟点起始到下一个钟点,会经历一个平凡寂寞的过程。则包含着不断的积累与量变。极少有人不通过渐修而直接顿悟的,连释迦牟尼佛都是先渐修后顿悟,更不用说一般初学者了。可以说,渐修是顿悟的基础

    普通的人 ,容易看结果的差异,比高低,决定自己的行为。有的是一边跑步,一边看记分牌,发现赢不了就干脆放弃;或是一边干一边打鼓,吃了几回苦,觉得没有希望于是也就放弃了。真正的高手并不一定一直是最优胜的那个,更很可能不是那个开始胜出的那个,而是潜心专注的“登山”的那个。不是以胜负、得失决定自己行为,而是用价值和目的来指引自己行动的人。这是两种境界。

    “但行好事,不问前程”。也正是这份聚焦专注的渐修过程,也才由了最后的顿悟与成就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