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李娟来洗眼睛
《人骨拼图》写得真精巧啊!让我后悔认识杰夫里·迪弗这么迟。
不但是情节高手,还是节奏达人,竟然兼擅人物塑造——这样的推理小说是高级的。
作者还有更高明的一手:画面感营造绝佳——看小说有种看电影的效果,难怪让人欲罢不能。
只不过读完这本犯罪手段令人发指的小说之后,迫切需要李娟——她的《深山夏牧场》果然不负所托,为我好好地洗了洗眼睛。
李娟的散文不会让人想到“精巧”二字。
她是白水,是那种一切生命体离了就不行的水。
不见得清澈见底,不需要玲珑叮咚。那里面泥沙俱下,你得澄清了才能喝。
可你不敢轻慢它。
因为那是雪山上流下来的水,它经过什么就沾染什么,挟带什么。
它随处融汇,任意贯通——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将恩赐沿途倾洒,并不索取报偿。
高兴时它能为你照影儿,留下你眼睛里的笑意与惊愕,还有一朵花,或是一朵云;恼了就卷你个跟头,或者把你正洗着的衣服抢了一件就跑。
它一成不变,总在那里,和辽远无边的深山夏牧场一样,和千百年沿袭旧俗的哈萨克牧民一样。
它瞬息万变,每一只羊有不同的脾气和表情,每一匹马有自己的个性。
李娟写散文像普通老百姓走路:抬腿迈步就出门,不会费心思量该先迈哪条腿。
所以用不着使劲儿:不跟名家大师杠,也不跟自己杠。
——她只是真的在过着这样的日子,所以就写这样的文章。
不像网红大V那样,生活总在别处;李娟的身体和灵魂在一起,文字汩汩流出,让人读出清和静。
拌嘴吵闹也有,兵荒马乱也有,缺医少药也有,最常见的是物质的匮乏。
可是这一切都被自自然然地接纳下来,当作命运给予的一部分,而不是被认定为需要以抗争和奋斗去改变的那个部分。
就像孩子的笨拙乃至残疾,都一并被平心静气地接纳下来一样。就像遽然而至的天灾,也一并被接纳下来一样。
都市里的人习惯过战斗的一生。很少有人如鲁迅那样发问:“向来如此,便对吗?”
人们不问,只拼搏、争取,也掠夺。
不如此,怎么能获得更多?
可是在深山夏牧场,人们辛勤劳作,如同羊儿努力吃草。
为什么劳作?因为人生而应该劳作,如同不需要问羊儿因何吃草。
人们合作、分享,自己过着俭省的日子,却满心欢喜地慷慨待客。
他们所获得的,一定少吗?
有人说李娟是“天才的作家”,我把她的书读遍,却只看到满纸天真自在,质朴谦卑。
——那是挣脱樊笼,将此身放归天地的人才有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