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元稹的沧海水——韦丛篇
元稹的悼亡词,写得很有味道。
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曾经感动了我整个少女时代,每每读起,都觉得“情不知何所起,一往而深”。后来渐渐喜欢上了这首诗歌的后两联: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细细想想,非你不可才是真正的爱情。
最初以为这首诗是元稹写给亡妻韦丛的。
直到读了《遣悲怀三首》,才意识到,他对妻子不可能有那样的深情。
元稹门第不高,本姓拓跋,北魏时改姓元,也有说法说他是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世孙。但无论如何,到元稹的时候,已经是家道中落了。元稹八岁丧父,家里很穷,穿衣吃饭都成问题,学业是在母兄的帮助下完成的。
穷且益坚,元稹读书还是很有一套的,当然他追求功名也很有一套。为了早日功成名就,15岁的元稹选择考取难度较小的明经,果然比较顺利。6年之后,24岁的元稹和白居易一起,同时拿到了职位。这个年龄的元稹,也到论及婚嫁的时候了。当时的高官,尤其是家里有适龄女儿的,特别关注每年的考试,然后从中挑选合适的才子做东床。元稹就是这时候娶到高门女韦丛的,典型的凤凰男。他的这段婚姻,从元稹的角度看,是和爱情无关的。然而这时候的元稹才气逼人,官场也还算顺遂,意气风发,很容易就赢得了双十年华的韦丛的芳心,从此,韦丛一颗痴心错付一生。
元稹和韦丛的婚姻生活,从他的《遣悲怀三首》里可以窥得一二。一言以蔽之,贫贱夫妻百事哀。韦丛跟着元稹“野蔬充膳”“落叶添薪”,过得是在闺中没有体验过的艰难。而一向是“衣不布体,食不充肠”的元稹,却“泥他沽酒”。所以,韦丛为了给他找件衣服,需要翻箱倒柜(其实也没有箱柜可翻倒,有的只是一个草编的箱子);为了给他买酒喝,变卖了金钗。韦丛的嫁妆哪儿去了呢?从“泥他沽酒拔金钗”里可见一斑。大概是都拿出来补贴家用了。元稹出门在外,韦丛的家书里写的是“并食寻常事” “唯念山深驿路长”。
这样一个痴情贤良的女子,元稹配得上吗?
很多人肯定说,当然配得上了,莫欺少年穷。 “今日俸钱过十万”的元稹,发达之后还时时想着“报答平生未展眉”就是明证。
韦丛死于元和四年七月。
同一年三月,元稹官拜监察御史,前往四川赴任。声名如日中天的元稹,特意前往蜀中拜会才名远播的薛涛。说穿了,这是一趟地道的撩妹(哦,不对,是撩姐,因为薛涛大元稹十一岁)之行。见到薛涛之后,元稹像只发情的孔雀一样,各种开屏。薛涛和她一拍即合,两个人很快恋奸情热,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而又无比短暂的爱情。
是的,在封建社会,男人三妻四妾是没有问题的。中唐时期,文人学士溺于声色,有蓄妓狎妓的风气。然而,不管哪个时代,爱情都是有排他性的。也许物质上的贫穷,消耗的只是韦丛的健康;真正让她对生活失去热情的,还是元稹的负心薄幸。
生前不能给她好的生活和美好的爱情,死后装深情和专情,这样的元稹,写下再多的“曾经沧海难为水”,也只会让人觉得虚伪。不是为难古人,要求元稹和王维一样丧妻之后终身不娶。但是你一边寻欢作乐,一边高唱“取次花丛懒回顾”,是精神分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