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他人

2019-02-01  本文已影响0人  长情日记

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的体会他人。

尽管有种种相似之处,生活的每时每刻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张新的面孔,我们从未见过,也不可能再次见到。我们无法停留在过去,也无法预见我们的反应。我们需要不带成见地感受变化。我们需要用全身心去倾听。

不要急着做什么,站在那里。

妨碍我们体会他人的行为:

建议:“我想你应该……”

·比较:“这算不了什么。你听听我的经历……”

·说教:“如果你这样做……你将会得到很大的好处。”

·安慰:“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最大努力了。”

·回忆:“这让我想起……”

·否定:“高兴一点。不要这么难过。”

·同情:“哦,你这可怜的人……”

·询问:“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辩解:“我原想早点打电话给你,但昨晚……”

·纠正:“事情的经过不是那样的。”

我们常常认为,在亲友感到痛苦时,我们应该想办法使他们好受一点。然而,急于采取行动使我们无法充分体会他们的状况。

不论别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其中所包含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如果一个人在说话时有明显的情绪,他一般会期待得到他人的反馈。

在给他人反馈时,我们的语气十分重要。一个人在听别人谈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时,将会留意其中是否暗含着批评或嘲讽。如果我们的语气很肯定,仿佛是在宣布他们的内心世界,那么,通常不会有好的反应。然而,一旦别人通过我们的语气意识到我们是在体会,而非下结论,他们一般就不会产生反感。

有时,我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实际上,那些话是他人表达需要和请求的方式。如果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认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伤害。反之,如果一心分析自己或对方的过错,我们就会认为自己被贬低了。

一旦我们把所谓的批评和指责看作是来自他人的礼物——为处于痛苦中的人提供服务的机会,我们就会感到这种幸福。

如果人们常常怀疑我们的诚意,那么,我们就需要好好审视自己的动机。也许,我们只是在机械地运用非暴力沟通,而忘记其目的。这时,我们就可以问自己,我们关心的是加深与人的联系,还是以“标准的”非暴力沟通方式来说话。或者,虽然我们是以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们在乎的也许只是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的需要。

一旦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得到了理解和接纳,一般来说,他会觉得很惬意。

在解决问题或询问他人的请求前,为他人的充分表达创造条件。

谈话刚开始时,人们所表达的感受往往是冰山之一角,有许多相关的感受——通常是更为强烈的情感,并没有得到表达。倾听将为他们探究和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受创造条件。反之,如果急于了解他们的请求或表达自己,就会妨碍这个过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