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效率中国合伙人今日看点

再三谈加班

2016-04-01  本文已影响13245人  纯银V

加班这个话题,记得我写过两次。

有趣的是,我过去和现在对待加班的看法截然不同。并非“我变了”,只是随着年龄渐长,了解各人眼中的加班都是“小马过河”。当我们谈论加班时,名词一致而场景迥异。

本文无意提供对加班笃定的观点,只介绍我自己经历过的,不同的加班场景。

四十而不惑。

1、厌恶加班
这是我18-23岁的状态。那时讨厌加班,其实是讨厌自己的工作,没成长,没成就感,也没有奖励。上班只是为了领一份工资,攒一点资历,午饭一吃完就盼着下班,自然不乐意加班。加班加你麻痹班,就算明明是自己效率不高没做完,也把加班当成黑心老板的压榨,无论任何理由,一听到加班就脸色转黑,黑中带紫。

2、接受加班
23岁以后,应聘上自己喜欢的编辑职位,如鱼得水。虽然工作量并不大,上班时间都可以吊儿郎当,但下班后还会想着工作,想编一些特别得意的版面出来。所以下班后也会维护找上门来的作者,“情绪来了”时还会编稿子或者写稿子。如果长时间加班肯定是不乐意的,也没有必要,但会主动在家里做一些“令自己兴奋”的工作,因为工作本身也很有趣。

3、主动加班
26岁离开编辑部,连着换了几家公司,都是管理岗位,带十几人到几十人的团队。一开始被迫连续加班,每周50多个小时,心里非常抗拒。但我是个责任感挺强的人,退无可退,逆来顺受,渐渐接受了主动加班/连续加班/长时间加班,想把我管的这摊子事做得更好。因为是管理岗,事情杂,给自己揽多少活都可以。别人不跟着我加班也行,我自己不能懈怠。

4、疯狂加班
做了10年管理岗,已经习惯了每周工作50多个小时,终于踏上创业之路。因为很久没下过一线,产品经理的手艺生疏,交互设计与产品测试都得从头学起。没办法,只能用加班来弥补。每周工作时间能到60多个小时,测试APP经常到凌晨结束。产品设计经常走错路,加班是对效率低下的补偿,也是对方向错误的填坑。我作为产品经理带错方向,整个团队都得陪我加班,说来惭愧得很。

5、无须加班
创业3年后,熟能生巧,做产品的段位也上去了,手速快得惊人。创业团队的人少,架构简单,杂事比大公司管理岗少很多。我一年正面刚6款产品,PM/交互/QA一肩扛,还能分心去做人事招聘与运营架构,以及对下管理公司,对上应付干爹。单单做产品相关的工作,我完全不用加班;如果其他琐事大量压过来,也只需要一周50多个小时就可以了。这时才明白之前的忙碌辛劳,主要是自己挫,只好“勤能补拙”。而我把业务线调理清爽之后,整个团队的加班量也大大减少了,只要分清楚任务的轻重缓急,加班就是可以避免的事。但也有对自己要求特别高的员工主动加班,做到出类拔萃(就像我当年做编辑那阵子),付出必然有所回报。

6、被迫加班
虽然说“无须加班”,最近一年多来,其实也存在被迫加班赶工的情况。一种可能是赶市场档期,国庆长假,春节长假都是旅行旺季,错过就要等一年,如果刚好排上重要的版本计划,团队就需要加班冲刺。第二种可能是KPI或者资金上有压力,下一个创新的产品方向又存在风险,我急着试错,催团队加班研发。这样的加班,也可以理解为“还是我挫”,没做到全知全能地安排好版本节奏,也不能一锤定音给出正确的创新方案。但臣妾目前就这个level啊,就算一刀砍死我,也做不到“创新必胜”“一招制敌”“三条命通关”。我只能在一两个月的加班冲刺后,安排换休,把加班时间补回来。比如今年春节就给研发组放足了3周假期。

以上,是我21年来的工作经历。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有不同的加班心态。所以加班不加班这个事情,根本不存在“三观正”。屁股决定脑袋,你的个性和工作环境决定了你对加班的态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