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1|新的2023,如何自造你的人生?

2022-12-31  本文已影响0人  常娜999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今天是新年第一天,元旦。

在做年度回顾的时候,突然记起这么两个故事。

01

常常跑步的湖边

9月。常常跑步的湖边,总会遇见一位冥想打坐的老人。老人约摸六十出头,每天早晨6点多,总会遇上他静坐安详的身影。一坐就是一个多小时,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丝毫不在意来来往往晨练的人群和聒噪。

就是这样一位特立独行的老人,吸引了我的注意:

"老人家多大年纪了?"

"来自哪儿?"

"打坐多久了?"

"是什么原因驱使着他日复一日在此修炼?"

"这样修炼有什么好处吗?"

……

受内心这些想法驱使,

此后的几天,我特意挑个晚点的时间出门

想等老人家修炼结束,聊聊。

结果真的又遇到了,格外开心!

老人家告知打坐修炼已经40年,

常年晚十早五,雷打不断!

这中间遇到不少玄幻的景象,

都是佛在引渡自己,

也用气功帮助过许多身患绝症的病人。

这在普通人的我听来简直太传奇!

听完,我只悟到了:

一切都是缘分,佛渡有缘人。
另要积德行善利他,人在做,天在看。
让人相信这自然界一定有冥冥之中的力量惩恶扬善,让前人栽了树,后人好乘凉……

02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10月。和爱人一起听了喜马拉雅上陶勇医生的新作《自造》。作者以生动活泼的笔触,诙谐的语气讲述了自己从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人间百态,文字当中透露着正能量和温暖。听着听着,不知不觉就成了这位来自江西本土的北京杰出医生的"陶粉"

后又持续追了樊登老师对陶勇的采访,

首次看到这样一位清新帅气的邻家大男孩,分享他的从医感悟:

医学,在陶大夫看来不仅要治疗外在的"疾",更要医治患者内心的"疾"——空心病。

所以不仅要有手术刀,有科研和创新刀,更要有人文这把带有温度的手术刀!

这恐怕也为当下解决医患矛盾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陶医生从自己作为医患矛盾的牺牲体,到一举转换成为解决医患问题的方案提供者,提供了新时代医生可以有的让科技转化,公益和科普结合的新的生活方式。

不得不让人钦佩和赞叹!

03

问题,常常是问题,
因着思考者看待问题视角的不同
却可以常常转化为礼物和机遇。

这一点,老人和陶医生太精彩!

而这种能力要如何才能获得?

老人说,要不断的去帮助他人,佛自然会指点你。

陶医生说,得益于他有个图书馆上班的妈,

读万卷书,见众生,而后知天地。

04

两个智者的故事, 同样有力量。

新的一年,如何自造你的人生?

亲爱的朋友,你看懂了吗?

欢迎关注,讨论,交流。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