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的故事》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跟《千人糕》很像,也是说明性质的文本,这样的文本在教学时,要尤其注意文章内部结构。所以,前两个课时,我按照文章编写的逻辑,跟学生一起梳理了文本。
另外,识字单元最重要的还是学习识字方法,认识生字。因此,我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同桌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学习了大部分生字。最后我再组织交流,总结补充。本来这篇课文我打算到此为止结束了。但在跟同事交流后,我打算再上半课时。这篇课文的课后习题第一题是让学生讲讲“贝”的故事。
我带学生重新边读边梳理了文本。体会第一自然段中两句话的顺承关系。作者先介绍了“贝”是什么?再介绍甲骨文中“贝”字来源。梳理第二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思考了“为什么人们觉得贝壳很珍贵很漂亮?”让学生关注自然而然地关注到了第二自然段开头的“古时候”。体会文章编写的严谨,同时让学生对“贝”的特点有更深刻的印象。
(之前练习册中反馈出来,学生对贝的特点理解不深刻)。接着结合女学生头上的饰品让学生理解了“漂亮”的今昔对比。厘清“贝”的特点和用途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之前两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这一次我把关注点放到了,厘清第二自然段所有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借助对文中的几个关联词“而且”“于是”“所以”的理解,学生提领尔顿,百毛皆顺,一下就理清了文章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在练说环节,我先请全班孩子练说,接着请了两个中等水平的孩子看着板书说“贝”的故事。他们在说的过程中各自遇到了不同的问题。孩子们在点评时,指出了说得不够有条理的地方。我引导孩子们用课本上的语言表达,但不要求每个字都一样,降低孩子的心理压力。而后,我又请全班孩子自己练说。最后,再请两个表达能力较弱的孩子说说“贝”的故事。课后,我布置了作业请孩子们回家跟父母说说“贝”的故事并录制视频发到一起作业网。
虽然从结果上来看,孩子像是把课文背下来了。但经过文本信息的提取加工到学生的逻辑思考最后再输出表达,其内涵已经截然不同。学生对文字信息的提取加工能力得到了提升,思维能力也有了发展,还掌握了这一类说明文本的学习路径,最后还学会了更规范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