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论述

什么样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下)——《情感化设计》

2016-07-13  本文已影响835人  其叶沃若
卡洛曼壶.jpg

图上的卡洛曼壶曾经出现在《设计心理学》中,在诺曼笔下是失败设计的代表——“自虐式的设计”,美观第一,完全不顾实用性。到了《情感化设计》,诺曼承认其实他也挺喜欢这把壶,愿意把它放在收藏之列不时欣赏。他修正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设计里的情感成分可能比实用成分对产品的成功更重要。

书的要旨并不复杂,概括起来就是设计必须在三个层面上

这三个层面正好对应着人脑的三种加工水平。本能水平是指常规意义上的好看,之所以称为本能是因为这种判断大多是由于遗传和进化决定的,比如明亮的光线、温暖舒适的气候、香甜的气息、对称的形状等等,很多时候也就是带来第一眼印象的外观,会让我们说“哇”或者“切”的那种东西。

行为水平大致对应了《设计心理学》中的以用户中心的设计,易用、好操作。比如说kindle好方便,随时可以拿出来看书,还能摘录导出。但是,没有实体翻页键总是不够理想。在行为水平层面,诺曼提出了一种观点,即人们觉得什么东西好看以及好用往往是潜意识的,设计者为自己使用的物品设计时,往往是优秀的,比如工匠为自己制作的工具和卖给专业人员的电子设备。

反思水平是最有趣的。它包括了个人的满意程度、自我形象以及记忆。女性对于名牌包的选择大多时候就是如此。当然关于美感、品牌、文化偏好、情境适宜以及个人回忆都是千差万别、非常复杂的事。

有趣的是豆瓣上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在这几点上出现很多差异很大的解读,按照诺曼的解释,可以这样理解,

比起前一本书,《情感化设计》最大的不同就是加重了设计中情感的比重,本能水平和反思水平都涉及到情感和审美的问题,只是前者相对容易理解些。三者之间也彼此交错,诺曼说,

我们占有的物质对象,首饰和手表,车子和房子,所有这一切都是我们对自己的公开表达。

所以,在阅读造就我们(We are what we read)之类的传统观念之后,我们购买的物质产品和生活方式也造就了我们的自我形象和在旁人眼中的形象(在这个意义上,网上展示随身带的edc,或者自拍工作桌面也就变得很好理解了)。

认知心理对于自我概念研究的深入,90年代以来的社会变化,和设计中自我概念的张扬,也正好是互相促进的罢。《设计心理学》里曾经大力抨击的对象之一就是设计者的“自我”凌驾于实用性之上,到了《情感化设计》,个人对于自我的表达,对于个人情感的重视,在使用者和设计者双方都达到了新的境界。

但是这里我有几点疑惑,从80年代末的实用性是王道,到21世纪初“美观的东西更好用”,情感更有价值的变化,免不了让我有点疑惑,这是自我认知发展的结果,或者是消费主义社会的表达方式?

美+不实用 美+实用
不美+不实用 不美+实用

在上面的四象限中,《设计》是只承认实用的意义,而《情感》则加上了不实用但美丽的设计,不够美丽却实用的设计地位明显下降。

如果设计的一个极端是徒有其表的好看,另一极端则是完全不能用又太丑,那么在其余那么多的选择中,要美观到什么程度才可以让人忽略使用中的不方便呢?

第二,诺曼在这里肯定了卡洛曼壶的意义,它可以满足人的情感需求,但是那真的是作为壶而存在的么?

当然,最终诺曼还是回到了三种水平的平衡,

从长远来看,具有良好品质和有效性能的简单样式仍然会取胜。

所以那些做办公器材或者家用电器、商务或信息网站的生意仍然应该牢牢抓住这种根本性的东西,而那些和时尚相关的行业,不止要按照目标用户分别设计,也要紧跟市场指示才对。在这个意义上诺曼也回到了当初那个写《设计心理学》的作者。

诺曼最后讨论了情感的重要性,他认为纯粹的理智在日常活动中并不够用,情感依恋以由经验形成的信任为基础。而个人交互才是设计最重要的部分,最好的设计是那些为自己创作的东西,最恰当、实用且美观,而且往往是一个过程。

书里有一个例子,有一种设计原则是,面对美丽风景的时候,尽量不要直接面对它修建巨大的窗户,而是要把看得见风景的窗户安置在过渡的地方,比如过道边、入口,这样人们会不时瞥见美景,但不会再经常逗留的地方长时间面对。这个灵感来自禅宗故事,诺曼说,从认知的角度看,这就是减少频繁接触以避免情感影响的消退。而他就持相反意见,他会选择享受立即的快乐,而在不同的季节和场景中感受风景的变化。

所以,要如何解读这个有趣的例子呢?选择一种持续享受快乐的心境和能力,还是一种对待欲望的克制态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