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木匠读《周易》(41):造反是要有本事的
择地的原则
初二(遁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直”:端正、平直。
“方”:方正。
“大”:辽阔、广大。
“不”:副词,表示否定、禁止。
“习”:本义为鸟类频频试飞。引申为学习、熟悉等义。此处的“不习”之义有两种可能的含义:一是指未被开垦的生地;二是指人们不熟悉的土地。
六二爻爻辞大意为:“平直、方正、辽阔是选择土地的原则,即使是陌生的未被开垦的生地,也没有什么不好。”
六二爻爻辞中“直、方、大”的择地标准,是卦辞所述“先迷后得主”的结果,是周族几百年生存经验的总结。所以,这是个值得我们注意的标准,作者为什么要确定这个标准呢?因为它有两个好处:一是从技术上讲便于排灌;二是从管理上看有利于公平。
从《周礼》中我们知道,周朝的农业规划是非常详细、具体的。每七人之家分地一百五十亩,其中耕种地一百亩,休耕地五十亩。这块地与邻地间有宽二尺的水渠,称为遂,遂边修四尺宽的小路,称为径;每十块地之间有四尺宽的水渠,称为沟,沟的岸上有宽六尺的道路,称为畛;每一百块田之间,有六尺宽的水渠,称为洫,洫的岸上有宽八尺的道路,称为途;每一千块田之间,有十六尺宽的水渠,称为浍,浍的岸上有宽十六尺的道路,称为道;每一万块田地之间有宽三十二尺的水渠,称为川,川的岸上有宽三十二尺的道路,称为路……
周族的这种水利、道路规划是非常科学、适用的。而要实施其计划的前提条件是土地的“直、方、大”,否则此计划是不可能达标的。今人怀疑《周礼》为后人的伪作,主要原因正是此问题。其实就周族而言,在肥沃的平原周原地区实施此标准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坤》卦“先迷后得主”的卦辞也说明,此标准应该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周族的兴旺也正是得益于周族从山上豳迁移到周原这块“直、方、大”的土地上来。
《周易》的成书时间在商末周初,作者对“直、方、大”的土地之益印象深刻,所以才有此爻辞。至于周族灭商后能否在诸侯国成功推广此经验,那是另一回事。或者说“直、方、大”之辞可以反证,周族制定过的择地标准是有利于“井田制”实施的。
“直、方、大”的标准有利于井田制的实施,而井田制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排灌,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管理。井田制的分田方法是将九百亩土地分成九块,由八户各耕种其中的一块,收入归个人所有。中间的田为共耕田,由八户共同优先耕种,收成作为税赋。这八户人家也就因此构成了一个基本行政单位,称为“井”,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村民组,过去的生产队。
这种分配方式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公平、合理。九块田的面积、肥沃程度、排灌条件等大致相同,八户人因此不会因土地的好坏而发生矛盾。公田的面积比较稳定,收成与年成挂钩,不用担心交不起税赋,官民之间也就因此少了许多矛盾。所以我们说“直、方、大”有利于管理,是民与民、官与民能和平相处的前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中国历史上,大凡改朝换代或重大变革,均提出了土地的问题。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中国的问题是农民的问题,农民的问题是土地的问题。中国的近代革命正是从土地改革开始的,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得到广大农民支持的结果。邓小平主席的改革开放也是从土地的改革开始……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土地的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作者将土地的标准问题放在《坤》卦六二爻,作为安居乐业这个《坤》卦主题的重要条件提出来,是很能发人深思的。
六二爻爻象为“ ”。在《乾》卦中,九二爻爻象为“ ”,爻辞为“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作者以九二爻之上的四阴爻象征周族井田制中的八块熟田,故有“在田”之辞。而这里的六二爻之上是四阳爻,作者由此联想到尚未开沟分割的生地,故有“不习”之辞。
造反是要有本事的
六二(否 ):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东西放在口里不咽下去,也不吐出来,就是“含”。引申为包含、包藏未露等义。
“章”的本义指完整的乐谱。古代的乐谱不象现在的流行音乐,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都可以拿来唱。古乐的乐谱是很讲究的,其韵律力求与自然合拍。古乐是什么样子?我们已很难说清楚,但有四个特点是可以肯定的:
一是古乐模仿的是大自然的声音,其乐器的制作以时间季节有关联,制作方式很复杂;
二是古乐的用途是在祭祀时拱托气氛,以示效法,后来发展成宫廷音乐;
三是古乐的使用要求很严格,什么样的级别只能使用什么样的音乐?只能由多少人来演奏?都是有硬性规定的。音乐是严格的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秋时,鲁国陪臣季氏使用了八排人的舞蹈,孔子知道后拍案而起,就曾怒不可遏地说道:“是可忍,孰不可忍”。因为按照当时的规定,诸侯只能使用六排三十六人的舞蹈,八排六十四人的场面太大,是周天子才能享受的规格;
四是凡学音乐的,必须通韵律。而韵律是一门很高的学问,以阴阳、五行有关,以天文、历法、地理、气候、物理有关。学会了这些,还要学礼仪制度等等。所以音乐在当时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音乐学通了,天道、地道、人道的学问也就差不多了。
据记载,舜的父亲就是学音乐的大师,孔子也是音乐大师,孔子开始收徒时,就是教音乐,然后才教礼仪。所谓礼乐文化,乐是根本,礼是依据乐的天道规则而制定的人的行为标准,是那时的法律,是大家认可的一种社会秩序和制度。现在说的法律一词,所谓“律”也是借用的古韵律的律。因此,音乐学通了,也就是学问到家了。不仅学问好,品德也一定是不差的,可以替天行道。
“含章”直译应为“包含全部的乐章”,意思是条件全部具备了。
《姤》卦九五爻爻辞“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中有“含章”一词,比喻的是腹中成形的婴儿。这里的“含章”本来是对植物即将成熟时的表述,因为六三爻处《坤》卦之中,是六二爻选择土地然后播种后的阶段,到六四爻“括囊”时已经是收获之时。作者在此是与植物的生长成熟来比喻国力的增强。
《坤》卦以土地为主题,有了好的土地资源,国家就会富强,经济和军事地位也会相应的提高,这就是称王的本钱,也是“含章”的寓意。
“可”:表示肯定、许可。
“贞”:主持。
“含章可贞”的字面大意为:“具备了完整的乐章,可以主持。”主持什么呢?没有说。结合后一句“或从王事”的爻辞分析,这一句应有“不从王事”的意思。不从王事就是搞独立,就是自立为王。所以,这一句话的真实含义应为:“具备了王者的条件,就可以自立为王。”
“或”通惑,相当于或者。
“从”字的本义为跟随、随行。引申为追逐、依顺等义。
“王”字的甲骨文有三种写法:初字“ ”,“大”字立在地上,表示是地上能力最大的人。后变为“ ”,“大”字头上加了象征天的一横,顶天立地之义。天地之间已经没有空隙了,比“ ”字更高大。马季吹牛皮的相声段子:“上嘴皮顶天,下嘴皮触地”的灵感大概来原于此字。此字仍未突破天地之间,造字者继续改进,“王”字由“ ”变为“ ”,抽象成天道、地道、人道一律贯通,不仅人间第一,天地也知,成了通才。“王”字的这种变化,中心意思只有一个:老子天下第一。所以“王”字一直是古代统治者所喜欢的称号,也是他们的通用名,如商王本来称为帝,但也叫帝王。周王本来自称天子,也可以称为王。周文王闹独立时,也是自称为王。但这个“王”字是不敢随便称的,只有具备天下第一大哥的实力才敢称王,否则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春秋时楚国国君称王,就曾被其它诸侯国兴师问罪。秦始皇时改称皇帝,王的用意才降了一等,成了皇帝之下的最高封爵名。这里用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应指商王。
“事”:古文“事”、“史”、“吏”为一字,其本义为官职、职务、职业等。后引申为事情、侍奉、任用等义。这里用本义。
“或从王事”的意思就是:“或者服从国家最高统治者,接受他任命的职位。”这句话紧接前一句的“含章可贞”,是自立为王之外的又一种选择。
“终”和“成”字的含义基本相同,都是完成、终结的意思,它们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一是有为,一是无为。“成”字的甲骨文像兵器,是人凭借武力强求而成的,是人以武力作后盾,有意识、有目的地完成的,我们经常说“成就一番事业”就是这个意思,是需要人通过努力才能达到的目的。而“终”字是自然现象,“终”字的甲骨文像二至日日影回归点,太阳运行到那里自然回归。万物该生的生,该死的死,不用人努力就可以自然而达到的。
“无成有终”的字面含义就是:“没有人为的策化所取得的成就,但也会自然地达到目的。”策化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呢?这句话要结合前两句一起读就清楚了。结合前两句的意思,六三爻爻辞可译为:
“具备了为王者的条件,就可以称王。但即使是自己不称王,继续臣服于旧王,最终的结局不用你去策划,也还是可以成为王。”
《史记·周本记》说:“天不享殷,乃今有成。”大意为;“上天决定不要殷商继续享有治理天下的权力,所以才有了我们周族今天能够取代商族为王天下的成就。”这里所说的“成”字与“无成有终”的“成”字取意完全一样。
这段爻辞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深刻而又有趣的问题,就是称王不称王的问题。孙悟空有了一点点本事,自以为了不起,要称王,自封了个“齐天大圣”,又大闹天宫,讨了个“弼马瘟”的官。他虽然因为喊出了“皇帝轮流坐,明日该我家”的造反口号而大快人心,但终究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不得翻身。而作者在此却说出了“或从王事,不成有终”的话。他说你有了称王的本事,可以称王,也可以不称王,不要着急地去抢那把交椅坐。只要你有真本事,人们终究会愿意跟从你,终究会抬你出来坐轿子。抢轿子坐没有被人抬上轿子坐过瘾。这个观点很重要啊!没有大智慧说不出来。一本《道德经》玄之又玄,反复叙说的道理其实就是这几个字中的道理。周文王在“天下三分得其二”的情况下,依然对商王称臣,也是走的“无成有终”的路子。生活中常有些人一辈子劳苦功高,其结局却十分悲惨,吃亏就吃在这几个字没有弄明白。如果你没有本钱,最好还是安分守己的好。有了本钱,更不用着急。
话又要说回来了,这段爻辞所述的道理值得深思,但这个道理还不是这段爻辞的中心思想。这段爻辞的中心思想是在向受教者说明优良土地的重要性,有了优良的土地资源,就有了充足的国力。有了充足的国力,就有了发言权,就有了追随者,这时不论你想不想成为王,终究会坐上这把位子。由此可见经济是基础,土地是根本。
六三爻象为“ ”,《否》卦卦象。“否”即否定,有推翻之义,故有“含章可贞”等造反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