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集

古書辨偽之《老子》(繁体)

2022-07-10  本文已影响0人  白熊巫米

古書辨偽是一件很細緻又極具專業性的工作,不過它並不神秘。

拿《老子》舉例,傳聞該書的作者是李耳,即道家老子,但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該書絕不可能出於老子之手,但是書中的部分言論出於老子則無可疑。

辨偽:

1.孔子周遊列國之時,曾向老子請教,說明老子即使不早於孔子,也當是同時代之人。孔子活動于春秋中晚期,那時周朝雖已式微,各諸侯仍不敢妄自稱王,凌駕於天子的尊號之上,且擁有“萬乗”國力的國家是戰國的產物,然而《老子》卻有“取天下”“萬乗之國”等語,而這些內容至早亦當出於戰國之時;

2.春秋戰國乃百家爭鳴之時代,《老子》中有“絕聖棄知”“絕仁棄義”之說,這與孔子的為學之道、孟子的捨生取義是根本衝突的,然而縱觀《論語》《孟子》,卻沒有對此发表批評或反對的聲音,這說明《老子》成書當在《孟子》之後,即戰國中晚期。

據此兩例,足可證明《老子》定非出於老子之手,乃是托名之作耳。

然而書中宣傳之“無為”之道,以及“師法自然”,又是老子矣。故而,《老子》雖是托名之作,卻又實非偽書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