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好想 那些过往

2016-02-27  本文已影响0人  杜家船长_Peiyang

突然好想,那些过往...

2011-02-27 12:53

   经过十余小时的颠簸,我又来到了这个地方。仅几个电话和几条短信,旋即了却了行程中为人所牵挂的温存。在家闲久了,于是强迫自己在宿舍卖卖力气干点活儿活动活动,权且把四十多天的懒筋抻一抻。太原送行的雪,天津接风的雪,都算是一种守候吧... 至于守候的是什么,我不得而知。不过,眼看大地春回,我越发得怀念起那些逝去的岁月,它们斑驳却未被尘封,我们有时候会因为忙乱浮躁而将他们暂时忘却,但是它们总是耐心地躺在心底最柔软的那些角落在每一个安静的时刻出现。

   回忆里有那段最真挚最热忱的青春,无拘无束,放纵开怀。我们骑着单车,在每一个放学回家的路上聊得或HIGH、或忧、或愤懑、或尴尬;有时会彼此追逐,看看谁是传说中的“锦纶路车神”,有时省出点数目不多的零花,会绕道去吃点炸豆腐什么的,边吃边继续永远不会结束的话题;分别的路口总是恋恋不舍,“邮政报刊亭”之类的地方便成了“特别”的畅谈地点,常常忘了时间,因此没有少挨家长老师的批斗——在那个每个男生都期盼着能骑车相伴送心仪女孩回家的青葱岁月里,积淀了太多的不能言说的小幸福以及不愿提及的小心酸,也保留了太多太多的小“秘密”,每每浮现心头,总会给人一种暖融融的感觉。

   总是以为生活很简单——背起书包,走出家门就是自己的“生活”,即便是必须去学校“身不由己”,也时刻不忘给自己的生活加点“料”。假期在家翻腾以前的抽屉,竟翻出了老早以前和一个仅有一面之缘的笔友写的好多信件,还有不少上课时传纸条留下的“罪证”——可能是有些欣慰的感觉吧,让我忍俊不禁。和同桌在老班课上偷偷看《一座城池》,乐得肚子都疼但就是不敢出声;自修时总是忍不住给远隔“千山万水”的死党递纸条,跨班也敢干;一写个什么东西或者录了歌就立刻拿给关系最好的几个人分享——你们还记得么,嘿嘿?

   朋友总是越处越少,的确。回想起来,脑中闪过的就是那几个清晰地面孔。时过境迁,再次的相逢未曾觉察到些许疏远,反倒是因几句寒暄而如往充满感念,千言万语说不尽的东西,都在酒杯里,只有一口喝下才知晓其味。中国自古讲究“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其实也不尽然。那个年代建立的友谊虽没有什么物质基础,但却无比牢固。属于“叛逆”的年纪,我们去过网吧打过群架,我们之间相互保守的秘密连对方的家人都不知道,我们因彼此的安慰鼓励而坚强,我们因相互的交流沟通而坚定。兄弟姐妹们,还记得曾说过的那些吗?还记得曾写过的《致杜》和《再致杜》吗?还记得那本厚厚的青春纪念册里你长达七八页的赠言吗?还记得互赠的那些载着祝福和期待的小物件吗?...它们让我更加珍重我们的青春交集。

   而那个年代的爱情也像是没有进化的单细胞生物,最为简单,最为单纯,却依旧闪耀着爱情本身应有的光芒,显得弥足珍贵。那不问前提、不计成本、不顾后果、不以物质为评价的爱情稚嫩甚至幼稚,虽然因饱受“无法结果”的诟病而被勒令为我们的青春禁区,但是却不期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对青春时代最为温热的怀念——这是莫大的一个讽刺!一根糖葫芦的香甜,一件校服的依恋,一个可乐罐戒指的玩笑,一声不敢直说的需要“解码”的情话,还有街灯下用单车载着归家的渐渐拉长的身影,都是对那简单幸福的诠释。我们羡慕拥有那些的人,我们更渴望自己的生活中也有那样的桥段,于是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曾镌刻过一个名字,每当外界有属于TA的动静,心就会随之共振,不经意的紧张、羞赧起来...

   开始的开始,最后的最后,已逝的青春岁月,我们有过奋斗,更有过许许多多的故事,无论这些故事是怎样的结局,都是内心深处留给自己一生的“秘密”。而我,只能用这简简单单的几行,流淌出此时此刻对韶华的突然追思。

   “走过最难忘的旅行,但却留下了最痛的纪念品... ”

   也许正是因为—— “突然锋利的回忆,突然模糊的眼睛... ”

   徒留我,突然好想,那些过往~~~

后记

这篇文章其实后来补录了一段播音节目,感兴趣的可以点开下面链接欣赏,有密码哟!

音频链接

密码901123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