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意思简书历史专题精选

群星璀璨的中国远古文化

2020-08-07  本文已影响0人  以宇宙为家_周宇恒

多元一统、殊途同归的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与凝聚力,在历史渊源上或许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文化格局。我国考古学界泰斗苏秉琦先生提出,中国文明最初的起源与形成是多中心、多文化的,而并不是以中原地区为唯一核心。

他将这种文化多元的格局称为“满天星斗”,意即在文明奠基阶段的远古中国,秩序并非众星捧月、呈辐射状,而是诸多发展水平相近的文化同时并存、星罗棋布。在持续不断的影响互动、交汇渗透过程中,各具特色的文化区系逐渐融合成了同一个文化共同体。

根据苏秉琦先生于1975年提出的区系类型理论,我国的诸种考古学文化可以分为六个主要区域,由北至南、由东至西分别是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中心的北方区;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区;以陕西、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区;以环太湖地区为中心的东南区;以环洞庭湖地区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区;以及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区。

北方区的代表文化有距今约8200至7400年的兴隆洼文化、距今约7350至6420年的赵宝沟文化、距今约7300至6800年的新乐(新乐下层)文化、距今约7000至6000年的北埝头-上宅文化、距今约6000至5000年的红山文化等等;

东方区的代表文化有距今约8500至7500年的后李文化、距今约7400至6400年的北辛文化、距今约6500至4500年的大汶口文化、距今约4500至4000年的龙山文化、距今约3900至3600年的岳石文化等等;

中原区的代表文化有距今约8000至7000年的磁山-裴李岗文化、距今约8000(遗址第一期)至4800年(遗址第五期)的老官台-大地湾文化、距今约7000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包括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史家类型、后岗类型、西王村类型等)、距今约3800至3500年的二里头文化(有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便是夏文化)、距今约3600至3300年的二里岗文化等等;

东南区的代表文化有距今约7000至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距今约7000至53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约6000至5300年的崧泽文化、距今约5300至4300年的良渚文化(良渚遗址于2019年申遗成功,对于在国际上证明我国五千年之历史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距今约4300至4000年的广富林文化等等;

西南区的代表文化有距今约9000至8300年的彭头山文化、距今约6400至5300年的大溪文化、距今约5300至4000年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距今约5000至3000年的三星堆文化(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的器型颇具特点,尤以青铜器为代表)、距今约4800至4000年的边堆山文化等等;

南方区的代表文化有距今约12000至7000年的甑皮岩文化、距今约8000至7000年的顶蛳山文化、距今约6000至5500年的壳丘头文化、距今约5500至4000年的昙石山文化、距今约5500(遗址第一期)至2500年(遗址第四期)的石峡文化等等。

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我们亦可将这六大区域分为南北两半,或说是面向东南海洋与面向欧亚大陆腹地的两半。北方三区后来汇聚成黄河文明,南方三区后来汇聚成长江文明。

根据苏秉琦先生对中国国家起源与发展之典型道路的概括,由氏族公社向国家转变的国家起源过程分为古文化-古城-古国三个阶段,而国家发展过程分为古国-方国-帝国三个阶段。

上述六大区中皆存在着特定的文化发展中心,后者往往演变成了嗣后春秋战国时期大国的中心区域。群星般的文化正如百川一样,各自有着不同的渊源,最终共同汇入中华民族、中国文明的浩瀚星海。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神树,是中国古代宇宙树具有典型意义的实物标本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神树,是中国古代宇宙树具有典型意义的实物标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