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维的墙》:从“拆墙”开始,寻找自我价值
《拆掉思维的墙》让你转换思维方式,从小巷思维进入自我成长的思维模式。作者古典,从他多年的社会经验中,总结出帮助年轻人如何从内心出发,发展自我,平衡自我成长模式,收获更幸福的人生。
幸福,不知道你们是如何定义的?
有钱、有权、还是收获很多快乐,如果纯粹只是追求一种目标,那肯定不是幸福,幸福是架构在自我心智成熟的基础之上,拥有事业、家庭以及自我的双丰收。
听起来似乎很难,人是环境的产物,谁也不可能脱离群体而存在。
还记得蒋勋老师在《生活十讲》中的一个故事:在台湾,有一个律师的工作是给杀人犯辩护,受害者、受害者的家人,包括加害者的家人都搞不清楚,既然杀了人,要接受法律的制裁,那为什么还要律师,还要了解真相,还要辩护。
很明显,站在法律的角度,加害者的确触犯了法律,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作为有道德、有宗教信仰的社会人,评判的标准不应该只有法律。我们更想知道的是杀人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如何做好预防。
加害者,不应该剥夺人格的权力,分析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帮助我们了解该行为背后的社会关系,可以产生社会价值。
回到以上,我们不难理解,实现自己的价值,乃至社会的价值,我们就能收获更多的幸福指数。
工作中,我们的汇报对象是老板,老板根据市场价格,给提供我们的职位进行明码标价,同时他又希望你能够给这个职位带来更多的附加值,也是你升职加薪、长远发展的助推剂。
老板需要你做一份年中PPT报告,你绞尽脑汁,翻阅各种年终报告模板,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到完美。然而已经一个星期了,为了这份报告,晚上天天留下来加班,可似乎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总也找不到更好的。
因此,你焦头烂额,吃不好、睡不好。
过分完美的追求本身并没有错,利用每一个展现的机会,博得老板的赏识也没有错,错就错在,你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
如果变成一种常态,恐怕你的生活会岌岌可危。女朋友跟你叨叨,一言不合就吵架,甚至分手,你的这种工作思维成本似乎挺高,也破坏了该有的幸福。
如果已经成家,因为你的完美主义,老婆的叨叨更厉害了,而你也更不想回家了,继续努力工作,挣更多的钱。钱越来越多,你也越来越不快乐,因为你不知道挣钱是为什么了?
老婆不理解,想要为你花钱,你们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也不知道你需要什么,最终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们怎么做才能提升工作、家庭的幸福指数?那就是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1、提升自己的心智水平。
心智简单地说,就是过去的认知以及社会经验的总和。它可以帮助判断,遇到问题的时候,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运用什么样的方法。
新手妈妈尝试着自己给孩子喂饭,可是宝宝呢,不知道要吃饭,只知道玩玩具。妈妈把勺子送到宝宝嘴边了,宝宝也不开口。妈妈尝试了几次后,转向婆婆:“妈,我搞不定,你来吧。”如果只是这样就完了,那这个妈妈可能一辈子都学不会自己给宝宝喂饭了。
还有一个妈妈,眼看着隔壁邻居的小孩,都会说完整的句子了,自己家的孩子还只会一个字、一个字的音。
看完医生之后,才知道其实问题在自己身上,因为自己具有的共情能力,害了孩子。每次孩子要什么,她都能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需求,久而久之,孩子就错过了学习说话的最佳时间。
这两个妈妈都是幸运的,她们都知道发生问题后寻求帮助。
2、遇到困难,从内部找原因。
朋友林是从农村考学来的城市,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市工作。“骑驴找马”的思想,让他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份可供生存的工作。可是每一次,他都只是在找驴,一匹马也没找到。
马上三十岁了,似乎没有哪一份工作超过两年的,上下几份工作之间,也没什么共同之处。每一次离职,大同小异,都是因为主管偏心,同事不配合,没什么发展前景。
回回都能找到各种外部的原因,解释自己这么多年来工作不顺。
3、克服自身的弱点,寻找解决办法。
上面的林,如果内省一下,可能发现问题是在自己身上,为什么自己每一次都在找驴呢?几份相邻的工作之间,没有行业上的关联;每次离职,都是主管、同事原因,是不是自己的人际关系有问题。
能够这样坐下来,好好分析原因,重新构建自己的思维模式,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比继续找驴有用的多,你说呢?
总结:工作、家庭生活中,并不是只有别人眼中的幸福,才是我们需要的幸福。学会自省,从“拆墙”开始,用成长的角度,寻找自我价值,提升“幸福”指数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