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政客历史

周幽王:悲剧的样本

2017-08-25  本文已影响100人  苏邵

周幽王是个很悲剧的人。因为大家关于他的记忆就是“烽火戏诸侯”,一个编造的故事。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基本是这样:周幽王宠幸褒姒,但褒姒不喜欢笑,于是周幽王故意点起用来预警的烽火。各路诸侯以为王城有难,都赶来救援,到了城下才发现被骗了。褒姒看到城下慌乱的情况,才笑了一下。后来,犬戎进攻周幽王,周幽王再点起烽火,大家都不相信他了,于是西周就被灭了。真惨,喊狼来了的小孩都有三次机会。

其实,这个故事漏洞挺明显的。首先,点烽火召集诸侯,大家不会在同一个时间到,到了也不会直接冲到城下,正常的做法是在城外一段距离驻军下来,观察情况。在行军过程中,很容易发现没有敌人,不会慌乱。其次,大家都到了,发现没有敌人,那就散去了。这件事对周幽王的信誉是会有一点影响,但重要的是,它不!好!笑!如果褒姒这都能笑出来,笑点也太低了,平时不可能不爱笑。最后,对于犬戎如何能轻易打败周幽王的军队,语焉不详。当然,还有人提出烽火是汉代用来防备匈奴入侵的手段,这个时代不会有。如果能确认,也是一个决定性的证据。

周幽王被杀实际是个权力争夺的故事。周幽王遇到褒姒之前,已有正式申后和太子宜臼,宠幸褒姒后,褒姒生下了儿子伯服。后世也会出现的情况出现了,周幽王很喜欢褒姒和小儿子伯服,于是废掉了申后和宜臼,改立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于是宜臼逃到了自己的舅舅申候那里。周幽王几年后决定伐申,我们可以猜想其间一定有要求申候交出废太子的举动,申候肯定是拒绝的。看来做太子(未来周王)的舅舅显然更有吸引力。于是周幽王发兵征伐申候,而申候联合当时的犬戎在骊山下击败了周幽王的军队,周幽王及伯服被杀,犬戎洗劫了西周的都城镐京。随后,废太子宜臼在申候的保护下,离开残破的旧都城,迁都洛邑。宜臼联合自己舅舅和蛮夷犬戎攻杀自己父亲的行为,为其他诸侯所不齿。从此以后,周王室威信扫地,进入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时代。

周幽王与犬戎和申候的骊山之战,是周幽王主动进攻,完全没有必要“举烽火”。如果真像故事中所说,是犬戎主动攻击周幽王,周幽王完全没有必要出城,导致最后被杀于骊山之下,毕竟守城比攻城更占优势。

周幽王算不上一个好的周王,因宠幸一女子而改变固有的继承制度也是引发混乱的主要原因。但如果因为这样就无视事理,随意编排,甚至把西周灭亡的原因怪罪在一个女子头上,那就很不合适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