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阁文苑消零派052号贺兰岳消零专题读书

摆渡人

2021-07-28  本文已影响0人  零玖_1001

我家住在淮河边上。

在我小时候,淮河还没有现在宽,水也不深,沙滩也还在,夏天里,几乎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去河里玩。

我们在河里捡贝壳,捉螃蟹,挖沙洞……玩的不亦乐乎,连别的村的大人小孩子都会来沙滩玩。

每到傍晚时分,成群结队的男女老少相约去河里洗澡。我们带着换洗衣服,洗发露等,女人们跟孩子们一起,男人们一起,相隔一段距离,天蒙蒙黑,男女们也看不见,也不用担心走光的问题,哗哗啦啦打水的声音,嬉笑打闹的声音,好生快乐。

每逢双日,街市在南,一条马路直通街市。每逢单日,街市在北,需渡河,我村上有三户人家是那摆渡之人,他们与河北面的人通力合作,按照排班去摆渡。

村里有摆渡的人,好处就是只有过年渡河才需要给钱,平日渡河不要钱,但是别的村的不熟的人过河,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给点辛苦钱。

那个时候,船还是木头做的,外面刷着红色的油漆,船槁也是木头做的,长长的,光溜溜的。

摆渡人家里有半大的小伙子,也常常去摆渡,美名其曰替父摆渡。

每年暑假里,河滩上水草丰美,有很多放牛的人,我也是其中之一。

有时候我们会把牛栓在木桩上,然后在沙滩上玩沙子,又或者跑到船上,拿起船槁去撑船玩。

撑船不仅需要力气,也需要技术。

没有力气,根本拿不起半根泡水里的船槁,没有技术,船根本就不听指挥,不会按照前进的方向走,甚至是原地打转。

可是,船在摆渡人手里好像听话的孩子,一撑一收,一浅一深,一前一后,一左一右,这摆渡人将船拿捏的恰到好处,船按照既定的方向前进,没多会就到了河对岸。

有时,到了农忙时节,摆渡人也需要做农活了,又有需要过河的人,怎么办呢?

夏天河水浅,在浅滩处,大概入腰处就可以趟过河了,着急的话往往自己渡河。不着急的话,站在河岸处,高声喊一嗓子“过河了”,河对岸的人听见了,也会帮忙喊一下,如同声音接力赛一样,摆渡人便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的赶来了。

后来,木头做的船被铁船取代了!

摆渡人骑的自行车也被摩托车取代了。

大声呼喊过河的声音也被河两岸电话号码取代了。

但是渡河的方式没变,渡河的人群也依旧没变。

日子一天天的过着,城市里的高楼大厦也越来越多了,可是河滩上的沙子也越来越少了。

河上多了许多冒着黑烟的采砂船。

不知什么时候,河滩上的沙子不见了。

就连河底的沙子也越来越少了。

夏天枯水期,河床露出来了,沙子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大大小小的深坑,一眼望去,满目疮痍,仿佛一个身体健全的人被掏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窟窿。

夏天来了,村里再也没有人去河里洗澡了!

河岸边立了警示牌:“禁止游泳”!

就连船槁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过河时,传统的船槁触不到底了。所以在河两岸,换上了铁锁,摆渡人戴着厚手套,费力的拉着铁锁,让船前进。

我原本以为用拉绳渡河的方式只出现在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一书里,没曾想,在我的家乡,在淮河干流上,竟有一日,要如此渡河。

这样的摆渡方式不知道持续了多久。

后来,换了烧燃油机的船。

摆渡人不需要费力了,只需要打开燃油机开关,掌控好方向,船就可以自己前行了,所以过河似乎方便了不少。

可是过河的人却越来越少了,就连村里渡河赶集的人都变少了,摆渡人在河边摆渡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

每天夏天,淮河再也不见昔日繁华热闹的景象了,再也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了,再也没有嬉闹玩耍的笑声了……

每年夏天,淮河里都会多上几条不知河水深浅不顾禁止游泳警示牌的冤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