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容川科技写作技巧

思维脑图与深度学习

2017-03-19  本文已影响668人  黑白度

读者,您好!

下面的文字是我3月9号在摩西脑图思想会做的一次分享,主题是“脑图与深度学习”。大家从标题上,就有可能猜到,我讲的内容是什么。是的,我想“学习”和“脑图”能不能结合一下,两者之间进行一下碰撞,产生可能的连接。

众所周知,思维脑图,它是一个工具,帮助我们处理大脑不擅长的事情,比如记录和激发创意。记录和激发创意是帮我们处理大脑的局限。这里所说的局限分两种。第一种我们大脑不善于记忆。我们的大脑在一段时间里,只能处理四件事,多了就超负荷了。第二种是大脑不善于逻辑推理,我们喜欢简单,不喜欢复杂,因为从进化视角看,思考和推理太损耗我们的能量了。

以上,是思维导图帮助我们处理大脑的短板。但是,宽泛讲,思维导图不仅是处理生活中琐事的工具,它也算一种学习的工具。

我想说:“而思维导图又是神经元细胞形象化的图谱(学习的本质也是神经元在起决定作用)”。所以,我就想结合两者进行碰撞,最后写下了下面的文字。当然,内容和想法终究不太成熟。我是从小范围内,构建起它们之间的联系。还由于我知识储备或者角度不同,它们之间产生的联系和连接可能不够深。所以就需要读者自己判断了。

另外,这篇文章篇幅较大,读者也可以根据兴趣有选择的阅读。比如你很想知道,学习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你就可以直接看“深度学习”部分;如果你对大脑神经元感兴趣,也可以直接看“大脑现代研究”。你放心,深度学习和脑图独立性还可以。

好了,接下来的阅读过程中,祝您有所收获,有所启发。

导读

去年的时候,我看人类简史,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一个人既要知道过去,也要展望未来。这也就是说你不能只活在当下。知道过去就意味着你必须要阅读大量文献。今天发生的事,历史上早就发生过。当你有了这些积累,才能创造出不同的东西。展望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知道过去,今天说一个概念,明天参加一个画展,你得知道这个概念的缘起,知道画家所处的时代和经历,你才能不盲从,这样你才会拥有自由。所以,思维导图也一样,无论是学习思维脑图还是应用思维导图,都应该知道它诞生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应用场景,才能用的更深刻。我们从被动状态转换到了主动状态。所以我第一个要讨论的是思维导图的由来。

接着,我们会讨论“现代大脑研究”。这是思维导图发明人东尼博赞研究思维导图的科学依据。我们通过梳理:现代大脑研究,试图探索大脑结构,来了解:“大脑运转的原理是什么?”

然后,我们谈谈学习。就在昨天,罗胖宣布不再更新罗辑思维视频节目,把每周视频调整为在得到APP上每天几分钟的一个音频,做出这样大的调整,看来我们还需要一段时间适应了。在最后一期的视频节目中,罗胖专门说了学习。强调我们每个人的知识焦虑以及我们这代人该如何学习的方法,并且凝练成了五个关键词:“人格、概念、缝合、碎片、目标”。我就不具体展开介绍了,大家可以到得到APP去看。我们通过 “深入学习” 这个部分 深入探索:“当我们在学习时,我们在做什么”?

当我们了解了思维导图的由来以及大脑运转原理后,进而又接触了学习是什么,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思维导图的基本应用。看看这个伟大的工具能帮我们做什么?我将从思维导图应用发散思维讲起,谈谈思维导图的基本应用。

最后,我们聊聊思维导图的实用价值与美学价值。

第一部分:思维脑图的诞生

我读“思维导图”这本书,深刻的知道,思维导图的诞生绝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作者经历了一连串的疑惑和发现。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例子找到蛛丝马迹。

第一个例子是,作者对大脑的好奇。

大学二年级那年,有一天我兴冲冲来到图书馆,问图书管理员,在哪儿可以找打一本谈论大脑和如何使用大脑的书。她立即指引我去医学图书部!我跟她解释说,我并不是想要动大脑手术,只是想知道如何使用大脑。她很客气的对我说,没有这样的书。我万分惊奇的离开了图书馆。

第二个例子是作者对记笔记的疑惑。

在20世纪60年代,我去各个大学讲授学习和记忆心理学,同时注意到了我所讲的理论和实际进行的事情之间有一段距离。我讲授的笔记都是传统的线性笔记。忘记的东西和无法沟通的东西与传统笔记一样多。我把这些笔记当作记忆讲座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指出回忆的两大主要因素是联想和强调。可是,这些因素却在我做的笔记里找不到。作者不断问自己这个问题:

我的笔记中有什么东西会帮助我产生联想和强调?最后答案是没有。

作者还说了一个类比,我觉得特别有趣。值得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20世纪70年代早期,人工智能早已到来,我们可以买一台1MB电脑,并获得一本1000页的操作手册。可是,在我们这个假想文明的社会的高级阶段。大家都是带着复杂得令人吃惊的生物电脑来到这个世界的。这种生物电脑比任何已知的电脑还要快1015倍,但我们的操作手册在哪里?

可能由于好奇,由于学习效率低,作者经过长时间积累和想法碰撞,最终形成了思维导图的初期概念。随后,作者通过研究信息处理的本质、脑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大脑皮层,以及天才的记笔记习惯,证实并加强了原来的理论,思维导图就这样的诞生了。

以上是我总结到的思维导图的发明原因,分别是作者对大脑的好奇,对记笔记的疑惑,这些都构成了作者发明思维导图的契机。

其中,大脑结构和功能对于思维导图的发明非常重要,值得我们拿出来专门说说。理解了这个,我们就会对思维导图的理解更加深刻。

第二部分:现代大脑研究:大脑原理

2.1 现代大脑研究

我们现在知道每个人的大脑中,不是只有几百万,而是约1万亿个脑细胞。其中,负责思考的脑细胞(称为神经元)就有1000亿。每个脑细胞都包含有一个巨大的电化复合体和功能强大的微数据处理及传递系统。尽管异常复杂,但是,它只有针尖那么大。这些脑细胞看起来都像是超级章鱼,中间有身体,周围有十根、百根,或者上千根触须。

如果我们再放大一些看,会发现每根触须都像是树干,从细胞中央或者细胞核向四周发散。脑细胞的枝干叫做树突。有根特别大且长的分支,叫做轴突。它是信息的主要出口,信息就由他传递。每个树突和轴突的长度从1毫米到1.5毫米不等,其周围布满蘑菇一样的突起部分,叫做树突棘或突触小体。

朝这个超级显微镜世界再进一步,我们就发现,每个树突棘或突触小体都包含一些化学物质,他们是人类思维过程的主要信息携带者。一个脑细胞中的树突棘或突触小体会与另一个脑细胞的突触小体连接起来。当一个电脉冲通过大脑细胞时,化学物质会通过这两者之间微小的、充满液体的空间传递过去(注意神经元并不是相互连接的)。这个空间就叫做突触间隙。化学物质“嵌入”接收表面,形成一个脉冲,通过接收脑细胞,然后从这里被导入相邻的一个脑细胞。

脑细胞每秒钟从相连的点上接收到成百上千个传进来的脉冲。它起的作用就像是一台巨大的程控电话交换机,以微妙为单位,很快的计算所有进来的数据,然后再将它们导入合适的通道。

2.2 形成大脑图谱

当一个给定的信息,或思想,或重新激活的记忆在脑细胞之间传递时,就建立起了一个生化电磁通道,这些神经细胞通道就叫做“记忆轨迹”。这些记忆轨迹就是现代大脑研究当中的一个最令人着迷的领域,并使人类得出了令人相当惊讶的结论。

当你每次产生一个想法时,带着这个想法的神经通道中的生化电磁阻力就会减少,这就像在丛林之中清出一条小路来一样,第一次得费点儿劲,因为你必须得清除掉一路的杂草缠藤。第二次就容易多了,因为第一次走过这里时你已经做了很多清障工作,你从这里经过的次数较多,存在的阻力就越小,直到重复很多次以后,这条小路就变得又宽又平,基本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东西要清除了。大脑里面的情形差不多:你重复思维模式或者图谱的次数越多,对他们造成的阻力就越小。因此,重复本身就增大了自我重复的可能性,这一点至关重要。换句话说,“思维事件”发生的次数越多,它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2.3 无限可能

莫斯科大学教授皮奥特尔·科乌兹米奇·阿诺欣,在经过长达60年关于脑细胞本质的研究之后,公布了他的研究结果,他在《自然智能及人工智能的形成》这篇论文中的结论如下:

我们可以证明,人的1万亿脑细胞当中的每一个细胞可能产生的连接数为“1”,后面加上28个“0”!如果单个神经细胞具有这种潜力,我们就无法想象整个大脑能做什么了。这意味着,人脑中可能的连接总数,如果写下来的话,其长度将为“1”后面加上1050万千米长的“0”!可以使用大脑全部潜能的人类目前尚不存在。这就是我们不能接受对人脑极限的悲观估计原因。它是没有限制的!

每个个体脑细胞都可以在同一时刻与相邻的一万多个脑细胞发生接触和拥抱,正是这种闪烁不定、连绵不断的拥抱,才使得你思维当中无尽的模式和图谱被创造出来。

第三部分:深度学习“当你在学习的时候,你在做什么?”

大家可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当你在学习的时候,你在做什么?”,不知道大家的答案是什么。我可以拿自己说。我的第一反应是,学习的时候当然是在学习啊,还能是什么呢?

从表面看,我们的行为确实是在学习,我们在用眼睛去看书,在用手去写字,通过嘴和舌头的互动产生声音。

但,但是再往深处想想,究其本质,我们到底在做什么?当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显然看到的是表面的这些行为,但是,我们的大脑在此时,也在高度运转,它就像计算机的内存一样,接受信息、过滤信息、处理信息。那么我们的学习行为,到底是什么呢?我们留在本部分后面来说。

既然是深度学习,我们的话题就离不开三本书,所以为了讲这个话题,我看了三本书。分别是学习之道,作者是乔希维茨金 ;如何高效学习,作者是斯科特·杨 ;以及刻意练习,作者是安德斯·艾利克森。

下面,我就为大家简单的讲讲这三本书的核心。

3.1 如何高效学习

这本书的作者是加拿大的一位成功人士,名字叫做斯科特*杨。他本人在很多领域都有建树,按照他本人的叙述:自己还在上学的时候,就经营一家公司,和俱乐部。尽管如此,周末还是和朋友在一起聚会,和我们之前听说的牛人很忙大相径庭。到了考试的时候也是A和A+之间,他每天只学习两个小时。这和我们知道的学霸很像吧?他自己说并不是,而是因为他懂得学习方法。

这本书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他向我们介绍了整体性学习思想。第二部分则是很多学习技术,这些技术是辅助我们更好的应用整体性学习的思想。我打算带着两个问题,来说说这本书的精华。

我们大多数人平时是如何学习的?

一个班级里面,分为三部分人。一部分人学习成绩优异,考试得分为A+;一部分人学习成绩特别差,得分为C-;最后一部分人也是大部分人, 成绩都是B+或B-。这就是我们熟悉的中上游和中下游。一个班级也符合了“正态分布”的规律,学习好和学习差都是极少部分人。如果你还未踏入社会,就可以观察一下身边的人或者自己是如何学习的?那些学习好的人除了刻苦努力外,还有没有其它方法来增加学习效率?那些学习差的人,可能你很快就会有答案,他们之所以学习差,是因为他们从未把学习当作一回事;而那些学习中等的呢?

我们大部分人的学习方式:机械式学习。

关于机械式学习的解释,我摘抄原文如下:

机械记忆就是反复记忆信息,希望以此牢记信息。比如,不断地重复数十次来记忆一个物理公式就是机械记忆式学习,这是一种糟糕的学习方法。

接着,作者给出了机械式学习的相反的学习方式:

整体性学习是一种学习理论,它更精确、全面的描述了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各位,你的大脑并非简单如计算机的文档存储,计算机文档的本质是一系列记录在硬盘上的0和1的组合,而人的大脑是通过数十亿个神经元相互联系储存信息的。

然后,作者想方设法让我们丢弃机械式学习,并说了一个故事,让我们必须接受他的整体性学习思想。

这就像一个原始人用石头而不是步枪来猎杀猛犸象,不是愚蠢到他不用抢,而是他没有步枪。不过今天你不是原始人,有枪而不用,偏偏只会用机械式记忆学习,学习能力怎么提高?

之所以拿这一段来说本书的一个精华,是因为他让我们对待学习有了另外一种角度。那么,什么是整体性学习呢?

整体性学习思想是什么?

总结了一下,大致可以用下面这几句话和三个关键点概括,

结构

结构就是一系列紧密联系的知识。建立知识结构时,你的目标就是在各种知识之间建立尽可能多的联系

结构就好像你思想中的一座城市,在城市中有很多建筑物,建筑物之间有道路相连,有些建筑高大而且重要,与城市中的其它建筑有上百条路相连,而其他一些无关紧要的建筑,则只有少数泥泞的小道与外界相通。

模型

模型不一定是一张图,但一定是一种压缩形式。模型像是结构的种子,是一座建筑的地基和框架,是知识最核心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将引申出全部的知识。

高速公路

结构里有很多路将建筑连接在一起,拥有数百条城市内部的公路当然很有用,但是光有内部的路并不足以发挥具有整体性大脑的实际力量,因此,你需要的是增加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即结构与结构之间的联系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

假如你正在阅读生物学课本,又于学过的商业发展史课程相比较、相联系,这就建立的高速公路。

在这本书,作者讲述了自己获得国际象棋大师,和国际太极推手冠军的经历,作者为什么会在两个领域获得这么大的成就呢?作者说,我擅长的是如何学习。

3.2 学习之道

这本书的作者是乔希·维茨金。他曾在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获得世界级冠军。分别是国际象棋和太极。具体就不说了。我们直接看这本书的核心,作者强调学习理念,然后才是学习方法。

1:正确学习理念。渐进理论为核心,相信学习是可以改变的过程

2:学习基本原则:“划小圈”。意思是把大的东西分解成各个细节的东西,挖掘基础技能的实质所在,注重深度。

3:提升学习能力的关键,是将基本原理打包、组件组块。

组块是思维的一种能力。作者基于“划小圈”的学习之后,将象棋路数组块,并嵌入神经中枢,实现了内化。当遇到复杂的棋局,依赖直觉,不需要繁复计算,形成了如同肌肉记忆般的脑力记忆。

2.3 刻意练习

我们可能从某个渠道已经听过这类说法,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天才,需要练习一万小时。但是作者在这里告诉我们,很多领域要求的训练不只是一万小时,有些领域需要10年20年这样的一个时间,甚至更长的时间,或者更短的时间。也就是说,只知道”一万小时”毫无意义。真正的关键不是练习时间,而是练习方法。

那么,成为某个领域的顶尖人物,需要的是什么练习方法呢?

答案是”刻意练习“,首次提出这个概念的是弗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安德森·埃里克森,这被称为一套有着共同特征的练习方法汇总了多位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他们系统地分析了各个领域内专家的训练方法并与神经科学及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结果相结合,对这些方法的机制进行了科学的解释。要说明的是这套方法是从各个行业内,包括运动员、音乐家、国际象棋棋手、医生、数学家等等总结的一套方法……

和如何高效学习这本书一样,他们同样不是科学家的发明,而是科学家对这些领域内专家训练方法的总结。

作者认为,只有做到这四点,才能更高效的学习

下面我们一个个学习和理解。

只在学习区练习

首先我们要搞明白,什么是学习区?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自己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之间则是”学习区”。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

我们看一本书,如果这本书所说的内容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完全符合我们已有的观念,这本书就在我们的舒适区内,但如果这本书所说的内容与我们原有的观念不符,但是我们思考过后依然能理解,那么这本书就在我们的学习区内,如果这本书我们根本就理解不了,那么就是恐慌区。

而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在学习区内进行,具有“高度针对性”。想想我们平时是如何学习的,我们是不是更多一部分在舒适区内,更少甚至几乎没有在学习区做事。而这就是专业和不专业的对比,那些专家更善于做自己不会的事情,我们大多数人更愿意舒服的做自己已经会的事情。

简单的说,“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的自己做不好的事”。

掌握套路

作者告诉我们,无论是运动员进行的基础训练,还是一个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学的是什么呢?是”套路“。

下面我们玩一个小游戏,规则是:请在一分钟之内,记住下面这十四个字:

山州 吴男 十钩 不收 带儿 取关 何五

如果你能记住,我也保证你第二天就会忘记,如果我们写成下面这样的呢?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你很可能一秒钟就能记住,因为你早就知道这句诗。

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他们大多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套路。

其实,我们的工作就是掌握套路。想想看,你每天在工作的时间是用脑力多一点还是都是由下意识完成工作的时间多一点,我做程序开发,在外行人看来,是脑力工作者。每天都要遇到很多新鲜的问题,然后给出解决方案。但尽管如此,我的大部分工作时间也都是由下意识支配自己的行为。那些我们熟悉的问题,下次遇到连想都不会想,而是直接就这样做了。我把这种行为叫做”封装“,和套路,结构又有什么区别呢?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工作能力主要依靠两种记忆力:“短期工作记忆”和“长期工作记忆”,短期工作记忆类似电脑的内存,处理事情个数有限,最多能够应付几个东西,多了就不行了。它和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有关,很难通过训练提高。长期工作记忆就好多了,它存储我们的知识和技能,类似于电脑的硬盘,这里的关键是长期工作记忆是以神经网络形式运作,必须通过训练才能存储。作者给出一个例子:

一场棋局在普通人眼里就是一些看似杂乱摆放的棋子,而在职业棋手眼里这些棋子却是几个一组分成了很多块的,通过这些块,职业棋手可以很容易的记住棋局,甚至同时跟多人对弈盲棋。更简单的说,如果普通人看到的是一个个字母,职业棋手看到的就是单词和段落。

人的技能,取决于这两种工作记忆。而刻意练习,就是在大脑中建立长期工作记忆的过程。

最后,作者告诉我们,技能是人脑中的硬件结构,是“长”在人脑中的,把技能长在自己身上,关键在于以下两点:

随时获得反馈

获得反馈很重要,这直接影响一个人能力的水平高低。人在很多情况下会高估自己的知识,我们以为知道,其实不知道。就好比我从事程序开发,会经常看一些技术文档,看的时候要看好多遍才能理解,要真是拿到实际开发中,就全部忘了,真实的结果就是你根本没明白。往往都要实际动手去写,去试。做程序开发的好处是,对与不对,计算机会立刻给你反馈。这就是行业的区别,每个行业打交道的东西都不一样,我打交道的是计算机,如果你经常和人打交道,你就需要获得他人的反馈,道理也是一样的。至于为什么要获得反馈?因为别人不是你,也不会高估你,他们能从别的角度去看你没有看到的地方。

三本书讲完了,核心大致就是这些,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样的体会,内容有很多相似性。我们单独拿神经元说相似性。

乔希·维茨金 讲学习效率的提升关键是,就是要把学习原理组块,嵌入神经中枢,实现内化。斯科特·杨说学习就像是构建城市之间的道路,关键是要构建学习的高速公路,这里比喻是大脑的神经通道。 安德森·埃里克森说学习就要高度针对性,然后不断重复,把短期工作记忆写进长期工作记忆。三位作者几乎用相同的意思说明了学习到底应该怎么做。

所谓英雄所见略同。说的就是这个吧!

书讲完了,我们要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当我们在学习时,我们在做什么?”

我就不总结了,因为我知道,关于学习,李笑来和万维刚老师讲的透彻,我们不妨直接引用。

万维钢在专栏“精英日课”某一篇文章说:

“就是把进入到大脑的短期工作记忆的内容强化吸收,写进长期工作记忆的之中的过程”

不同的表达,相同意思的还有李笑来老师,他在“坐享”这本书说:

“任何学习就是在大脑皮质表面制造更多的沟回”

第四部分:思维脑图基本应用

4.1 思维导图:发散思维。

思维导图的应用场景有很多,比如用于记忆、用于创造性思维、用于决策、用于组织他人的观点、用于自我分析、用于写日记、用于提高学习技巧、用于会议、用于演讲等等和生活相关的事情,都可以应用思维导图,来帮助自己做想做的事情。而这些应用,无不使用思维导图的发散思维的方式进行绘制。所以,我们在这一个部分只谈思维导图的核心“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体现了大脑的内部结构和程序。思维导图是它的外在表现。按照东尼博赞讲法,思维导图总是从一个中心点开始。每个单词或者图像自身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心。整个合起来以一种无穷尽的分子链的形式从中心向四周发展,或者归于一个共同的中心。

就像图中所展示的这样。

之所以这样做,当然是作者对大脑的研究,我在前面说:“ 思维导图是神经元细胞形象化的图谱 ”,也是有道理的。作者在书中还谈到了大自然中的发散。我们来看看几张图片。

我第一次看过后,也很惊讶于作者的观察,那些神奇的东西总是源于生活。

到底怎么应用呢?你需要这样几个步骤。要声明的是,这绝非思维导图的全部,我只是想让你快速应用起来。

  1. 找来一张白纸。什么纸都行,能写字就行;
  2. 找一个关键点作为中心;这里开始应用发散思维;
  3. 开始扩散你能想到的东西和这个关键点的联系;
  4. 高级一点的应用就是建立点之间的连接;
  5. 一张思维导图完成了;

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去看看思维导图这本书。去更深刻的理解思维导图。

4.2:摩西脑图

我接触思维导图,是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了摩西老师的脑图,有几次我还认真看了看,但是都没有看懂。当然不是因为脑图本身,而是因为我还不理解为什么这么作图吧。后来,我参加了摩西老师的精品课。经过一年的学习,我开始了解了思维导图。这才让我有了一个对思维导图的区分。

我们知道,思维导图以发散思维为核心,从一个中心点扩散或者从发散到集中的这样一个方式制图,来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但是我一开始并不知道。因为我熟悉的是思维导图原来可以这样画,可以那样摆。无限制,好自由。这也让我非常荣幸,一开始就看到了摩西老师的脑图,以及后来做的那个决定,报名学习。

总的来说,摩西老师的图处处体现精简,易读。我们不妨欣赏几张摩西老师的脑图。

大家又有怎样的感觉呢?我的感觉是思维导图就应该是这样形态,自由无限制,才能发挥创造力和创新力。

第四部分:实用价值与美学价值

前几天,我在得到订阅专栏《精英日课》看到一篇万维钢讲“厚道的人应该怎么使用思维导图”的一篇文章,当时看到这篇文章很兴奋。我好奇万老师是如何看待思维导图,他是如何运用的, 然后再站在我的角度,他的视角对我有什么帮助吗?那天,我读了几遍,每一遍都在刷新我的认识,让我对思维导图的理解也逐渐清晰起来。接下来就分享给大家。考虑大家没有阅读过或者阅读过但是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我就再简单的带大家回顾一下万老师那篇文章的内容。

通过阅读,万老师主要阐释了思维导图实用价值。

我在这里举两个例子:

1:树状图与条列要点哪个更实用

很多人没有抓住“思维导图”这个工具的要点,生生的把杀伤性武器用成了礼宾枪。现在人们在网上贴出的大多数思维导图,都是上面那种“树状图”——从一个大主题出发,分成若干个小主题,每个小主题又分为若干枝叶。作者说,如果是只想用这种树状图列举提纲,整理要点,你又何必非得画什么思维导图呢?任何一个文本编辑器就可以把这事给做了。而且操作起来非常方便。也许答案是二维图形能给大脑不一样的刺激,有利于阅读与思考。但是很多思维导图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

2:实用主义者的思维导图应用

思维导图的正确用法是给大脑扩充内容。我们知道短期工作记忆和长期工作记忆,短期工作记忆——相当于大脑的“内存”——非常有限,每时每刻最多想四个东西。比如,一件事需要考虑八个东西,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八个东西都写下来,摆在你面前帮助思考。这是基础应用。更高级的用法是用思维导图做决策和判断,一个普通会议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畅所欲言,第二阶段是评估这些想法,第三阶段是形成决议。这三个阶段就是众人的发散思维,到最后的集体的集中思维的过程。先发杨民主,最后形成集中。

通读全文后,我也问自己:对自己有什么帮助?

我得到的是:首先是思维导图局限性,了解到了思维导图的局限,比如第一个例子里面,树状图和要点内容哪个更好呢?以我的实践“条列要点”更有效。而用思维导图形式画的树状图相较于“条列要点”,显得稍逊一筹。

其次,是更加清晰的认识思维导图,通过万老师的文章,我知道:

所以说,我学习到了。

于此同时,这篇文章也极容易产生困惑,比如第一个例子里面。你很可能陷入选择困境。

我们假设一个应用场景。一天早上,你来到公司,开始工作之前,你和往常一样需要思考一下今天的工作要点,你用的工具是思维导图。但就在昨天你读了万老师的“ 厚道的人应该怎么使用思维导图 ”,而你感觉很有道理。这个时候,你问自己:是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树状图呢还是以文本编辑器的载体写列举提纲呢?你选择哪一个好呢?如果你产生了这样的困惑,那么说明你存在了选择困境。假如你有心再读一遍文章,可能就会发现:文章并没有说思维导图如何不好,而是非常清晰的说:在一定的应用场景里,就比如你的工作要点。列举提纲相较于树状图会更加有效。也就是说不存在非黑即白的选择,你正确的理念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工具。

在第二个例子里面,你也很容易产生误解。不是说思维导图的用处很广泛嘛!可以用来写日记、用来分析自我、用来演讲等等,怎么万老师说思维导图不是一个整理和记忆的工具,而是一个思考的工具呢。这不是矛盾么?这确实矛盾。但是仔细想想,万老师只是把思维导图应用更聚焦于思考这个层面上,如果你理解了这个,也自然豁然开朗。

在文章的最后,万老师说:花哨的装饰和美观的外形未必实用,真正的武器身上应该有创伤、有错误、有硝烟的味道。

接着,我看了看留言区,发现“时间之树”的同学的留言挺精彩:他说,纸张上画完潦草的导图后,想要把它再重新整理成逻辑性较强的更加美观的导图,不知道这算不算给有创伤性的武器进行了修复。

我拿最后这段内容出来不是因为有趣,而是因为正好说明了画思维导图的不同价值选择或者说是目的。

讲到这里,忍不住又要回顾一下,思维导图是个啥?如万老师文中所精准的描述那样:思维导图是一个思考工具。是的,多么精准的概括。但这是从更小范围内来定义思维导图。东尼博赞所发明的思维导图是宽泛的。它不仅是帮助我们记忆与思考的工具,它还可以用来表达我们的观点。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猜出来,我要说什么了。任何一个工具都有产生的原因,通过这样那样的方式帮助我们人本身,但是随着时间延长,工具开始有了其它用途。就比如摩西脑图思想会,讲师的作品不仅要能帮助自己整理思路,还要具有可分享的属性,这样,画思维脑图就不能潦草,不能有硝烟的味道,得做出创伤性修复。

所以,这个部分,我想说:无论是实用还是美学,他们都有价值,只不过应用场景不同而已。

总结

  1. 思维导图的诞生源于这样一个原因:“大脑受到局限”。我们需要思维导图来扩充我们的思维,补足我们的大脑短板。
  2. 大脑的神经元没有边界,我们要做就是让大脑产生无限连接,激发无限可能。
  3. 假设我们都是在学习区和恐惧区之间进行有效学习,这也是最有效学习。我们就是在开辟新的一条道路,就像鲁迅先生讲的: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大脑也一样,重复多了,形成长期工作记忆,我们在学习时,就是在大脑神经元细胞里,构建道路。
  4. 脑图的基本应用是以发散思维为核心的。
  5. 实用与美学都是有价值的,不应该采取非黑即白的选择。

我今天要分享的内容已经讲完了,尽管精心准备,但难以避免常识性错误。如果大家发现,还要请大家指正,也请大家见谅。最后感谢大家的支持。希望今天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让你有所启发。


参考书籍:

  1. 如何高效学习: 斯科特·杨
  2. 刻意练习: 安德斯·艾利克森
  3. 万万没想到:万维刚
  4. 学习之道: 乔希维茨金
  5. 思维导图:东尼·博赞&巴利·博赞
  6. 文明之光:吴军

参考文章:

  1. 厚道的人应该怎么使用思维脑图:万维刚
  2. 什么是发散思维:万维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