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迷茫的17岁姑娘:活着,或许没什么意义
文/水湄青萍
01
前几天,一个刚满17岁的姑娘,给我发简信说:
“最近总想找一个为什么,为什么学习,为什么要努力,为什么要让自己看起来很光鲜很漂亮,为什么非要成功非要这么生活……以后过得怎么样都无所谓,未来怎样对我没多大触动,觉得谁和我都没有关系,你说为什么要活着,活着有什么意义?”
活着有什么意义?我喃喃自语,敲击键盘的手指突然停住了,不知该如何作答。
17岁,如此年轻鲜活的生命,不应该正是对未来充满五彩期许的年纪吗?为何会徒然对生活没了热情?
我的17岁,又在想些什么呢?那时的我,埋首故纸堆,一心扑在学习成绩上,却是从未思考过这样深刻的哲学问题。
从小到大,我向来是一个开悟迟于同龄人的孩子,小学三年级时都还不懂挂钟上的三根指针是怎样变幻出一天的24个小时。
凡事比别人慢好几拍,也就拖到了快30岁的光景,才开始思考“活着有什么意义”类似的问题。
大概像丰子恺说的,到了三十,头顶像是顶着一把大伞,便时时处于一片生命即将走进秋天的阴影之下:父母辈老去,幼儿抽芽般成长,不经意间就尝到了岁月浓烈的滋味。
一方面,因为结局的敲定,我确实觉着活着没意义,浮华如朝露,去日苦多;另一方面,又不愿意这般想,生生掐灭了彼岸的灯火,让生活陷入沉寂中。
如此这般,总找不到一个折中的答案。更何况,我如何忍心将真相告诉一个原本应该朝气蓬勃的花季少女?
02
像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召唤,最近恰巧读到了史铁生的短篇小说《命若琴弦》,心中突然明朗了不少。
故事里,一个老瞎子带着一个小瞎子,各背着一把三弦琴,常年翻山越岭,穿梭于各个村庄,以说书为生。
老瞎子二十岁便开始弹琴说书,如今已是古稀之年了。弹了一辈子的琴,会说的书数不尽。
“人人都称赞他那三弦子弹得讲究,轻轻漫漫的,飘飘洒洒的,疯颠狂放的,那里头有天上的日月,有地上的生灵……男人、女人、刮风下雨、兽啼禽鸣。不知道他脑子里能呈现出什么景象,他一落生就瞎了眼睛,从没看过这个世界。”小说里写道。
但是,老瞎子并不怎么在意自己的琴谈得有多讲究,书说得有多逼真。五十多年来,他心中唯一系挂着的是:什么时候可以弹断一千根琴弦,而且是一根根真真切切地弹断的。
老瞎子的师父生前给他留了一个药方,吃了药就能看见东西了。药方就藏在老瞎子的琴槽里,折得方方正正的,但须得“弹断一千根琴弦”作为药引子才管用。
每次说书时弹断一两根琴弦,是老瞎子在颠肺流离的生活中难得感到些许慰藉的事情。随着一千根琴弦的目标越来越靠近,他似乎已经不能克制内心的激动了。
老瞎子觉得自己的师父,实在冤得很,东奔西走一辈子,临了都没弹够一千根琴弦。因为他师父记错了,记成了800根,最终没能看一眼这世界。
但转念,老瞎子又怀疑自己七十年所受的全部辛苦,就为了最后看一眼世界,是否值得?
“值得,当然值得。要是不这么反反复复对自己说,身上的力气几乎就要垮掉。”老瞎子安慰自己。
终于,在一晚说书时,两根琴弦同时断了,刚好是一千根琴弦!第二天天不亮,老瞎子哆嗦着从琴槽里拿出那张药方,就往药店奔去……
但到了药店,他才发现那张自己保存了50年的药方,竟然是一张白纸!老瞎子只觉得,曾经支撑着他一路走来的生命能量正在渐渐抽离他的身体……他的心弦彻底断了,曾经扯紧他生命的另一端空无所系了。
他想起师父临终时,将药方封进自己琴槽时说的话:“记住,人的命就象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在希望全部落空的这一刻,他终于明白:其实师父那时已经知道药方是一张白纸,但又不愿他没了活的希望,才告诉他是自己错记了数字。
其实,师父是想告诉他,活着本来就无甚目的,只要能享受紧绷着的快乐就好了。
03
一直以来,那张药方,就是老瞎子活着的意义。除此之外,世界上其他的一切都和他没有关系。
在生命的尾声,当他发现自已心心念念的药方竟是一张白纸时,才会觉得失去了活下去的气力。
我想,这张白纸,或许是死亡的隐喻吧。折腾一辈子,终是一场空。可正是如此, 我们才需要找到一个牢靠的理由去对抗死亡的虚无感。
正如史铁生在小说中所言:“恰如琴弦需要两个点才能拉紧,人的心弦也要有两个点――一头是追求,一头是目的――你才能在中间这紧绷绷的过程上弹响心曲。
就算是虚设的目标又何妨?因为有它拉紧生命的弦,生活才叮叮当当地有了生气。
有时候,甚至相信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相信本身。
这又让我联想起另一个故事来:
一位喇嘛途径一座偏僻的山村,远远地看到一件破败的茅屋,四周大放光明。这个喇嘛心中大为惊异,心想这里面一定住着个得道高人。
未曾想,他走进屋子一看,里面只有一个独居的老婆婆在诵六字大明咒。
喇嘛了解到,这个老婆婆日日虔诚诵读,已有三十多年。可惜她文化程度不高,竟然将大明咒念错了一个字。于是,喇嘛好心纠正了婆婆的读音,之后就走了。
一段时间后,这个喇嘛再度云游至此处,发现原来的茅屋,不似从前那般光芒四射了。惊觉也许是自己当年的一句话,动摇了老婆婆的信念,于是,找到老婆婆说:“我之前只是试探你的诚心,你原先念的并没有错。”
等喇嘛走出屋子,光明又重新出现了茅屋四周……
老婆婆的信念,就像老瞎子藏在琴槽里的药方,看似无用,却都对当事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这个时候,我们再去追究信念本身有何意义,已显得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有一样东西值得去相信。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老瞎子最后也没有告诉小瞎子真相,而是对他说:“是一千二。我没弹够,我记成了一千。”
他心里想着:这孩子再怎么弹吧,还能弹断一千二百根?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无字的白纸……
04
那我呢?该不该告诉那个女孩真相?
那一刻,答案如被云雾遮住的远山,恍然间,云雾散去,远山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活着,或许没什么意义,所谓意义,就是体验活着本身。
春天,看花红柳绿,夏天,看树木荫荫,秋天,看硕果累累,冬天,看白雪皑皑。
一年四季,犹如人的不同阶段,自有不同的风景可等可看可回味。
如果非要得到一个什么切实的意义,也许多半是要失望的。穷究每一件事情的意义,而忽略了当下的种种美好,更非明智之举。
不要像那个老瞎子,在失掉了希望,在跌跌撞撞的归途中,才猛然发现——“以往那些奔奔忙忙兴致勃勃的翻山、走路、弹琴,乃至心焦、忧虑都是多么欢乐!”
当你全身心地投入到某件事中,并自得其乐时,也许便不会再问“活着有什么意义”这样的问题了。
你知道,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结局等着,眼下的春光才显得如此美妙,去他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