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尝《南传四部阿含》之三
南传《中部阿含》(巴利文转英文版)
P83
1-The Root of All Things
一切万物的根源
1.
以下这些就是我所听闻到的。曾经有一时期,世尊居住在郁伽坨村幸福林沙罗王树下。他向众比丘致意:比丘们好!众比丘回应:世尊好!世尊接着说:
2.
“比丘们,我将为你们讲授“一切万物根源”的论述。对我要讲的这一论述,注意仔细听,请认真地听取。”众比丘回应:“好的,世尊”。世尊开始如下陈述:
(一般的普通人)
3.
比丘们,就这一问题,一个未受教导的普通人,无缘于“圣者”,不认识圣者,未被圣者们依“终极真相”教法, 引导并调教过,无缘于“真人”,不认识真人,未被真人们依“终极真相”教法培养和调教过,他感知到“土地”就把所感知到的视为“土地”,接受感知到的“土地”认成为“土地”,因为“土地”,他设想他“自己”,他以“土地”为对象来表达他“自己”,他设想他自己和“土地”是各自分离的,他设想泥土是属于“我的”,他沉浸在“土地”的感知体验中以此为乐。为什么是这样呢?我要说,因为他还没彻底了解事实真相。
*perceive: 感官动词,通常只用作“及物”动词,常含有使用身体感官的意思,通过身体的各种生理感官“感受”外界事物,通过摸、闻、看等,感知某一已存在的事物对象,然后头脑心理上接收获得关于对该事物的知识。
*conceive:是构想出一个事先并不存在的“概念”,或者模式、方案、意图等,是用“头脑”思考的结果;
*delight: 由各种感知刺激带来的一种极度的欣喜感和满足感,在英语词义解释上,多指来自物质或非物质,心理或者生理上的某种“条件刺激”,从而引发头脑或感官, 在心理或者生理上感知到巨大快感体验。引申为“乐趣,以…为乐/嗜好”
*as : 表示对比参照---“依照,鉴于”,表示“等同”---作为
*in : 此处表“对象”---“以...为对象”
4.
他感知到“水”就把所感知到的视为“水”,接受所感知到的“水”认成为“水”,因为“水”,他设想他“自己”,他以“水”为对象来表达他“自己”,他设想他自己和“水”是各自分离的,他设想“水”是属于“我的”,他沉浸在“水”的感知体验中以此为乐。为什么是这样呢?我要说,因为他还没彻底了解事实真相。
5.
他感知到“火”就把所感知到的看作“火”,接受所感知到的“火”认成为“火”,因为“火”,他设想他“自己”,他以“火”为对象来表达他“自己”,他设想他自己和“火”是各自分离的,他设想“火”是属于“我的”,他沉浸在“火”的感知体验中以此为乐。为什么是这样呢?我要说,因为他还没彻底了解事实真相。
6.
他感知到“空气”就把所感知到的看作“空气”,接受所感知到的“空气”认成为“空气”,因为“空气”,他设想他“自己”,他以“空气”为对象来表达他“自己”,他设想他自己和“空气”是各自分离的,他设想“空气”是属于“我的”,他沉浸在“空气”的感知体验中以此为乐。为什么是这样呢?我要说,因为他还没彻底了解事实真相。
7.
他感知到“身心存在物”就把所感知到的看作“身心存在物”,接受所感知到的“身心存在物”认成为“身心存在物”,因为“身心存在物”,他设想他“自己”,他以“身心存在物”为对象来表达他“自己”,他设想他自己和“身心存在物”是各自分离的,他设想“身心存在物”是属于“我的”,他沉浸在“身心”的感知体验中以此为乐。为什么是这样呢?我要说,因为他还没彻底了解事实真相。
8.
他感知到“诸神”就把所感知到的看作“诸神”,接受所感知到的“诸神”认成为“诸神”,因为“诸神”,他设想他“自己”,他以“诸神”为对象来表达他“自己”,他设想他自己和“诸神”是各自分离的,他设想“诸神”是属于“我的”,他沉浸在“诸神”的感知体验中以此为乐。为什么是这样呢?我要说,因为他还没彻底了解事实真相。
9-14.略
15.
他感知到,理解“无限空间的根基”,就把所理解到的看作“无限空间的根基”,接受所理解的“根基”认成为“根基”,因为“根基”,他设想他“自己”,他以“根基”为对象来表达他“自己”,他设想他自己和“根基”是各自分离的,他设想“根基”是“我的”,他沉浸在“根基”的感知体验中以此为乐。为什么是这样呢?我要说,因为他还没彻底了解事实真相。
16.
他感知到,理解“无穷意识的根基”,就把所理解的看作“无限意识的根基”,接受所理解的“根基”认成为“根基”,因为“根基”,他设想他“自己”,他以“根基”为对象来表达他“自己”,他设想他自己和“根基”是各自分离的,他设想“根基”是“我的”,他沉浸在“根基”的感知体验中以此为乐。为什么是这样呢?我要说,因为他还没彻底了解事实真相。
17.
他感知,理解到“空无的根基”,就把所感知理解的看作“空无的根基”,接受所理解的“根基”认成为“根基”,因为“根基”,他设想他“自己”,他以“根基”为对象来表达他“自己”,他设想他自己和“根基”是各自分离的,他设想“根基”是“我的”,他沉浸在“根基”的感知体验中以此为乐。为什么是这样呢?我要说,因为他还没彻底了解事实真相。
18.
他感知,理解“既非知觉也非不知觉”的根基,就把所理解的看作“根基”,接受所理解的“根基”认成为“根基”,因为“根基”,他设想他“自己”,他以“根基”为对象来表达他“自己”,他设想他自己和“根基”是各自分离的,他设想“根基”是“我的”,他沉浸在“根基”的感知体验中以此为乐。为什么是这样呢?我要说,因为他还没彻底了解事实真相。
19.
他感知到“被观察物”就把所感知的看作“被观察物”,接受所感知的“被观察物”认成为“被观察物”,因为“被观察物”,他设想他“自己”,他以“被观察物”为对象来表达他“自己”,他设想他自己和“被观察物”是各自分离的,他设想“被观察物”是“我的”,他沉浸在“被观察物”的感知体验中以此为乐。为什么是这样呢?我要说,因为他还没彻底了解事实真相。
20.
他感知到“所听到的”就把感知的看作“被听到的”,接受所感知的“所听”认成为“被听到的”,因为“所听”,他设想他“自己”,他以“被听到的”为对象来表达他“自己”,他设想他自己和“所听”是各自分离的,他设想“所听到的”就是“我的”,他沉浸在“所听”的感知体验中以此为乐。为什么是这样呢?我要说,因为他还没彻底了解事实真相。
21.
他感知到“觉受”就把所感知的看作“觉受”,接受所感知的“觉受”认成为“觉受”,因为“觉受”,他设想他“自己”,他以“觉受”为对象来表达他“自己”,他设想他自己和“觉受”是各自分离的,他设想“觉受”是“我的”,他沉浸在“觉受”的感知体验中以此为乐。为什么是这样呢?我要说,因为他还没彻底了解事实真相。
22.
他感知到“已识认物”就把所感知的看作“已识认物”,接受所感知的“已识”认成为“已识”,因为“已识”,他设想他“自己”,他以“已识”为对象来表达他“自己”,他设想他自己和“已识别物”是各自分离的,他设想“已识别物”是“我的”,他沉浸在“识认”的感知体验中以此为乐。为什么是这样呢?我要说,因为他还没彻底了解事实真相。
23.
他感知到,理解“联合一体”就把所感知的理解看作“联合一体”,接受所感知的“联合一体”认成为“联合一体”,因为“联合一体”,他设想他“自己”,他以“联合一体”为对象来表达他“自己”,他设想他自己和“联合一体”是各自分离的,他设想“合一”是“我的”,他沉浸在“合一”的感知体验中以此为乐。为什么是这样呢?我要说,因为他还没彻底了解事实真相。
24.
他感知到,理解“多样性”就把所感知的理解看作“多样性”,接受所感知的“多样性”认成为“多样性”,因为“多样性”,他设想他“自己”,他以“多样性”为对象来表达他“自己”,他设想他自己和“多样性”是各自分离的,他设想“多样性”是“我的”,他沉浸在“多样性”的感知体验中以此为乐。为什么是这样呢?我要说,因为他还没彻底了解事实真相。
25.
他感知到,理解“一切全部”就把所感知的看作“一切全部”,接受所感知的“一切全部”认成为“一切全部”,因为“一切全部”,他设想他“自己”,他以“一切全部”为对象来表达他“自己”,他设想他自己和“一切全部”是各自分离的,他设想“一切全部”是“我的”,他沉浸在“一切全部”的感知体验中以此为乐。为什么是这样呢?我要说,因为他还没彻底了解事实真相。
26.
他感知到,理解“涅槃”就把所感知的看作“涅槃”,接受所感知到“涅槃”认成为“涅槃”,因为“涅槃”,他设想他“自己”,他以“涅槃”为对象来表达他“自己”,他设想他自己和“涅槃”是各自分离的,他设想“涅槃”是“我的”,他沉浸在“涅槃”的感知体验中以此为乐。为什么是这样呢?我要说,因为他还没彻底了解事实真相。
(THE DISCIPLE IN HIGHER TRAINING)
(更高培养中的弟子)
27.
“比丘们,一位处在更高培养中的比丘,他的心智还未达成圆满,还依然在希求束缚中的无上安心,即刻直接知晓“土地”以“土地”形式显现的效果,即刻直知“土地”形式显现“土地”,他不应依照“土地”为对象来设想他自己,他不应以“土地”为对象来表达他自己,他不应设想“土地”与他各自分离,他不应设想“土地”是“我的”,他不应沉浸在“土地”中为乐。为什么是这样?我要说,正因此,他会彻底了解事实真相。
*know: 表达未通过身体生理感官的,瞬间的,直接的“知”,
*directly:强调即刻当前的,无拖延,不迂回绕道的。
*should: 祈使意,表达一种可能性,内心知道某种方向,常翻译为“应当”。
28-49. 略
50.
他即刻直接知晓“涅槃”以“涅槃”名相显现。即刻直接知晓“涅槃”是名为“涅槃”,他即刻知道,他不应依照“涅槃”为对象来设想他自己,他不应以“涅槃”为对象来表达他自己,他即刻知道,他不应设想“涅槃”与他各自分离,他不应设想“涅槃”是“我的”,他即刻知道,他不应沉浸在“涅槃”中为乐。为什么是这样?我要说,正因此,他会彻底了解事实真相。
(THE ARAHANT - 1 )
(阿罗汉-1)
51.
比丘们,一位比丘随着诸“染”灭尽而成为一位阿罗汉,已住于圆满圣命,完成了他必须完成的,卸下了重担,已达真实终点,诸“结缚”已灭尽,透过终极认知已经完全解脱,即刻直接知道“土地”以“土地”形式显现。即刻直接知晓“土地”是名为“土地”,他不依照“土地”为对象来设想他自己,他不以“土地”为对象来表达他自己,他不设想“土地”与他各自分离,他不设想“土地”是“我的”,他不沉浸在“土地”中为乐。为什么是这样?我要说,他已完全了解事实真相。
52-74. 略....
(THE ARAHANT - II)
(阿罗汉-2)
75.
比丘们,一位比丘是一位阿罗汉......透过终极认知已经完全解脱,即刻直接知道“土地”以“土地”形式显现。即刻直接知晓“土地”是名为“土地”,他不依照“土地”为对象来设想他自己,他不以“土地”为对象来表达他自己,他不设想“土地”与他各自分离,他不设想“土地”是“我的”,他不沉浸在“土地”中为乐。为什么是这样?因为他对肉体感官知觉体验的强烈贪恋已破灭,所以他从肉体感官知觉体验的“贪恋”的禁锢中解脱释放,不受“贪恋”的监禁和限制。
* lust:强烈的愿望,贪恋。
同义词有“desire”泛指各种欲望,愿望,要求,即包括正面,也包括负面的; “craving”表示热烈的欲望,追求对某种事物体验的反复满足感,尤指某种强烈嗜好和瘾头; lust语气很强,强烈的贪恋和渴望,并更多指向肉体感官刺激上的,通常用做贬义。
76-98.略
(THE ARAHANT - III)
(阿罗汉-3)
99.
比丘们,一位比丘是一位阿罗汉......透过终极认知已经完全解脱,即刻直接知道“土地”以“土地”形式显现。即刻直接知晓“土地”是名为“土地”,他不依照“土地”为对象来设想他自己,他不以“土地”为对象来表达他自己,他不设想“土地”与他各自分离,他不设想“土地”是“我的”,他不沉浸在“土地”中为乐。为什么是这样?因为“憎恶”的破灭,所以他从“憎恶”的禁锢中解脱释放,不受“憎恶”的监禁和限制。
*hate: “憎恨,厌恶”,以自我认同的“是非”或“利害”标准为中心,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对人或者事物产生强烈反感和敌对,对这些被敌视的人和事物,常含有强力去改造和扭转,摧毁和消灭对方的欲念。
100-122.略.....
(THE ARAHANT - IV)
(阿罗汉-4)
123.
比丘们,一位比丘是一位阿罗汉......透过终极认知已经完全解脱,即刻直接知道“土地”以“土地”形式显现。即刻直接知晓“土地”是名为“土地”,他不依照“土地”为对象来设想他自己,他不以“土地”为对象来表达他自己,他不设想“土地”与他各自分离,他不设想“土地”是“我的”,他不沉浸在“土地”中为乐。为什么是这样?因为“谬见错觉和妄想”的破灭,所以他从“谬见错觉和妄想”中解脱释放。
*delusion:谬见,错觉,妄想导致的误解,迷惑和哄骗。相信不真实的事物为真实,抓住“显现出的痕迹和迹象”误认为是事实,然而却是和事实相反的。
124-146.
(THE TATHAGATA - 1 )
(究竟觉悟的人-1)
*Tathagata
untranslated: Thus Come One, Thus Gone One
含义无法尽译的:就这样“一体”而来,就这样“一体”而去。“整体”发生和灭去。
一般性说法是指“如来”,有时特指究竟觉悟的人,也即“佛”这个词“觉者”的本意。
147.
比丘们,究竟觉悟的人,任务已完成并且完全彻悟,即刻直接知道“土地”以“土地”形式显现。即刻直接知晓“土地”是名为“土地”,他不依照“土地”为对象来设想他自己,他不以“土地”为对象来表达他自己,他不设想“土地”与他各自分离,他不设想“土地”是“我的”,他不沉浸在“土地”中为乐。为什么是这样?我要说,因为究竟觉悟的人已经彻底了解事实真相来到“终极尽头”。
148-170.略.....
(THE TATHAGATA - II)
(究竟觉悟的人-2)
171.
比丘们,究竟觉悟的人,任务已完成并且完全彻悟,即刻直接知道“土地”以“土地”形式显现。即刻直接知晓“土地”是名为“土地”,他不依照“土地”为对象来设想他自己,他不以“土地”为对象来表达他自己,他不设想“土地”与他各自分离,他不设想“土地”是“我的”,他不沉浸在“土地”中为乐。为什么是这样?我要说,因为究竟觉悟的人已经彻底了解“对知觉体验上的快感上瘾”是苦的根源,那快感的乐趣是有“条件”的,伴随生命活动的是“出生”,并且无论忽然到来的是什么,它都有时限,在不断地老化,并且死亡。故而,比丘们,透过逐步的衰减,休止,丢弃,以及“撒手放开”,这种种沉迷于“知觉体验”的瘾头彻底灭尽,我要说,究竟觉悟者,已经醒来了,来到无上的圆满觉悟。
172-194.
比丘们,究竟觉悟的人,任务已完成并且完全彻悟,即刻直接知道“涅槃”以“涅槃”名相显现。即刻直接知晓“涅槃”是名为“涅槃”,他不依照“涅槃”为对象来设想他自己,他不以“涅槃”为对象来表达他自己,他不设想“涅槃”与他各自分离,他不设想“涅槃”是“我的”,他不沉浸在“涅槃”中为乐。为什么是这样?我要说,因为究竟觉悟的人已经彻底了解“对知觉体验上的快感上瘾”是苦的根源,那快感的乐趣是有“条件”的,伴随生命活动的是“出生”,并且无论忽然到来的是什么,它都有时限,在不断老化和死亡。故而,比丘们,透过逐步的衰减,休止,丢弃,以及“撒手放开”,这种种沉迷于“知觉体验快感的瘾头”彻底灭尽,我要说,究竟觉悟者,已经醒来了,来到无上的圆满觉悟。
以上就是世尊所讲述的。但是那些比丘们并不以世尊的这番话为乐。
第一章 结束
南传《中部阿含》(巴利文转英文版)
p91
2-All the Taints
所有染着(漏)
*taint: 感染,被混杂,染色,着色。
漏: 汉字本意是“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因此表达“时间”含义。
引申意:1.孔隙,漏洞,破绽;针孔漏“光”形成映像;针孔消失无漏“光”,幻象消失归于寂静。
2.疏忽;3.诱骗;4.遮蔽;5.盗取留存,即从某孔洞中盗取某物。
译者注:综合古汉语译本“漏”和英文“taint”,体会“染着”涵义的一个指向是“我”身份认同,把“被知觉到的/被观睹到的现象”[混染]“我”观念,[认同/染色]为“我,我的”/“我”做的 /“我”受的。比如,被知觉到的身体是“我”“我的”身体;被观睹到的思想念头是“我”“我的”思想;被知觉到的身心行为活动是“我”“我做的,我是身心活动的做者”。这是我做的,那是我想的。把知觉也认同为“我”,知觉是“我”,“我的”知觉。有趣的是,这“自我”观念,依然是“被知觉到的”。知觉消失时,“我,我的”这念头,这自我感受,还有吗?
染着的另一个指向,则是以“我”为中心,抓取令我更快感的体验不断重复,长久不失,并且渴望数量更多,程度更大,快乐更猛烈。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不但要吃好,还要奢华。并以此为动机意图。或者排斥和抗拒令我厌恶的知觉体验,渴望它们消失,渴望逃避,渴望改造它们以适合我意。千方百计,意图突出“我”高大上,伟大,光荣,高贵,证明“我”无所不能,“我”好运常在,“我”可以掌控一切。
1.
以下这些就是我所听闻到的。曾经有一时期,世尊居住在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他向众比丘致意:比丘们好!众比丘回应:世尊好!世尊接着说:
2.
“比丘们,我将为你们讲授“一切染着的抑制”。对我要讲的这一论述,注意仔细听,请认真地听取。”众比丘回应:“好的,世尊”。世尊开始如下陈述:
(概要)
3.
比丘们,我讲染着的抑制,是为那些能认知且能审视的人讲的,不是为那些不认知也不审视的人。认知且审视什么呢?明智的关注和不明智的关注。当某人“关注”不恰当,则“未生染污”的被染;已生染的,则使染着更增长。当某人恰当地“关注”,则“未发生染着的”就根本不呈现,“已发生染着的”被丢弃。
4.
比丘们,诸染被释放要通过“不断观察审视”。要通过“后撤退回”来废弃诸染。通过“效用的需要”来废弃诸染。以“容忍”使得诸染被废弃。要通过“破拆”来使其脱落。通过不断的“清洗”来释放。通过循序渐进,不断的上上增进来废止诸染着。
(TAINTS TO BE ABANDONED BY SEEING)
通过观察审视,诸染被废止
5.
比丘们,什么样的染着要通过不断观察审视来废弃呢?就这一问题,一个未受教导的普通人,无缘于“圣者”,不认识圣者,未被圣者们依“终极真相”教法培养和调教过,无缘于“真人”,不认识真人,未被真人们依“终极真相”教法培养和调教过,并不明白什么情况是适合留心观察的,什么情况是不适合留心观察的。也正因此,他关注那些不适合关注的,他不关注那些适合关注的。
*古汉语译本:
诸比丘!如何漏由见而舍离耶?曰:世间上无闻之凡夫,不承认诸圣者,不熟知圣者之法,不以圣者之法为导,不承认诸真人,不熟知真人之法,不以真人之法为导,不理解应作意之法,不理解不应作意之法。彼不理解应作意之法,不理解不应作意之法,于不应作意之法而作意之,于应作意之法而不作意之。诸比丘!如何是不应作意之法而彼作意耶?
*作意:这是古代中文,翻译为现代汉语,就是“注意,集中注意力,警觉,留心观察,审视”的意思。
6.
不适合关注,但他却关注的情况是什么呢?这样的情况是:
未发生染着的“世俗欲求”在他内浮现时,他关注(介意并卷入)它们;
已发生染着的“世俗欲求”在不断增长膨胀时,他关注(介意并卷入)它们;
未发生染着的“当前身心感受”在他内呈现时,他关注(介意并卷入)它们;
已发生染着的“当前身心感受”不断增长膨胀的时候,他关注(介意并卷入)它们;
未发生染着的“无知不懂”在他内升起的时候,他关注(介意并卷入)它们;
已发生染着的“无知不懂”在他内升起的时候,他关注(介意并卷入)它们;
这些就是他所关注的“并不适合关注”的情况。
*being: 一个人的精神与肉体的“综合体”/身心/当前发生的现存,现有。
什么情况适合关注,然而他却没注意呢?这样的情况是:
未发生染着的世俗欲求“不在”他内心呈现的时候,他注意到它们;
已发生染着的世俗欲求,当染着被抛弃废止的时候,他注意到它们;
未发生染着的当前身心感受“不在”他内心呈现的时候,他注意到它们;
已发生染着的当前身心感受,当染着被抛弃废止的时候,他注意到它们;
未发生染着的无知不懂“不在”他内心呈现的时候,他注意着它们;
已发生染着的无知不懂,当染着被抛弃废止的时候,他注意着它们;
这些就是适合关注,然而他却没注意的。关注那些“不适合”关注的情况,没注意那些“适合”关注的情况,就使得“未染着的”在他内发生染着,而且“已发生的染着”不断增长。
7.
他这样草率和愚昧的“关注”着:
“过去,我在吗?过去,我不存在吗?我过去是什么呢?我过去是怎样的呢?过去我一直拥有什么,一直是什么,后来又变成了什么?未来,我还在吗?未来,我不在了吗?未来我会是什么?未来我会是什么样的?我一直拥有的,一直保持的,未来会变成什么呢?”
否则,他对“现在”就有这样的困惑不解:
“是我吗?不是我吗?我存在吗?我不存在吗?我是什么呢?我是怎样的?这“身心”,这人生,我活着的感受,来自哪里呢?它将会去哪里?”
8.
他就这样草率而又蒙昧的关注着,审视着,与此同时,六种看法之一,就浮现出来。看法一:“对我来说,自我存续着”,这样的看法发生并稳定建立;看法二:“对我来说,没有自我存续着”,这样的看法发生并稳定确立;看法三:“我发现,自我有本质的本来面目”,这样的看法发生并稳定建立;看法四:“我发现,自我没有本质的本来面目”,这样的看法发生并稳定建立;看法五:“我发现,自我是由于“非我”,伴随“非我”在一起,这样的看法发生并稳固建立;或者他有另一种看法,看法六:我的“自我”,正是我的“自我”在说话,知觉感受,并体验经历着“这儿和那儿”,经历它或好或坏的各种行为后果;只不过这个“自我”是永恒的,长久不变的,无穷无限的,永生不朽的,不受变化的支配和控制,作为永恒不朽,它会持久的没完没了的忍受下去。这个推理揣测出来的看法,比丘啊!它被称之为“盘根错节”的看法,混乱的一团印象观念,迷乱狂野的状态,歪曲的看法,震荡摇摆的看法,观念的“结敷”。被所知观念的镣铐给铐住,没有调教过的普通人不是轻松坦然的接受“生老病死”,也没超然于{悲苦,懊悔,惋惜,哀怨,不顺逆境的厌恶和烦恼,遭受的不幸,忧愁和绝望};我要说,他没于“苦痛”中释然,没有免于这些“苦痛”的纠缠煎熬之苦。
9.
比丘们,一位良好训练的优秀弟子,他重视那些在他们的佛法上圆熟的成就者和“真人”,明白什么样的情况是适合留心注意的,什么样的情况是不适合留心注意的。也就是说,他不关心那些不适合注意的,只关注那些适合注意的。
10.
什么样的事情是不适合关注,然而他并没注意的呢?这样的情形是,未发生染着(未身份认同)的世俗要求和愿望在他内发生呈现的的时候,他介意它们并卷入.....以及已发生染着的“无知”不断繁殖增进,他介意并参与。这些是不适合关注的情形,这是他没留意的。
什么样的事情是适合他留意关注的呢?这样的情形是,未发生染着的世俗欲望不在他内呈现....已发生染着的不断增殖攀衍的“无知不明”被弃止时,他注意它们。这些是适合注意,是他要留意的。通过不关心那些不适合注意的,同时留意那些适合注意的,那么“未染污的东西”就不呈现在他内,染污的东西就被遗弃终止。
11.
他清楚的观照到:这是苦;他清醒的注意到:这是苦的根源;他清醒的注意到:这是导向苦灭的路。当他这样清晰清醒的观照,三个脚铐/结敷,就在他内被丢弃终止:个体性人格观(人身认同),怀疑迷惑,粘着依附于种种习俗惯例和规矩套子,执着于种种世俗的“应该不应该”。这些被称之为务必通过观察审视被丢弃的“染污”。
(TAINTS TO BE ABANDONED BY RESTRAINING)
通过后撤退回,诸染被释放
12.
比丘们,什么样的染着应当通过“后撤退回”被释放呢?一位比丘对此有清醒的反照,不断的检查,退回后撤“住”于眼根。如果未退回后撤,住于眼根那能看的“能”上,那么此时,诸染着,烦恼躁动,冲动发狂可能在某人内心发生,某人只要退回后撤,已住于眼根,那么某人内心中就没有诸染,烦恼躁动,冲动发狂。清醒的反照,不断的检查,退回后撤,住在“耳朵的听根,鼻子的嗅根,蛇头的味根,身体的触根,意的识根”,那么内心就没有诸染,烦恼,困扰,忧虑,急迫,躁动不安,着急上火,冲动狂热。如果未回撤后退,住在“根”上,那么诸染,烦恼,困扰,忧虑,急迫,躁动不安,着急上火,冲动狂热就可能在某人内心中升起。这就是所谓的,通过后撤退回,诸染着被废止释放。
*restrain: to hold back from action;keep check 从活动中后撤退回;持续的检查
(译者注:在“不二论”教法中,同样的内涵,表述为:首先立足于觉知本身,立足于单纯的观睹本位,被观看到的一切,都只是变化现象,都只是概念变换,都是幻化,泡影,所以都不认同,不介意,不干涉,一切身心现象流变,容其自行流动,自行运转变化。一旦警觉到认同,介意,干涉,卷入,则退回观睹本位,住在单纯“观看”上。)
(TAINTS TO BE ABANDONED BY USING)
通过“效用的需要和目的”,诸染被废止
using: 效用的需要,使用的需要,使用的意图和目的
13.
比丘们,什么样的染着,通过“效用的需要和目的”使诸染被废止?一位比丘对此有清醒的反照,僧袍的效用,只是单纯御寒,遮风挡雨,隔热防暴晒,防止蚊虫以及各种爬虫带来的瘙痒,单纯只是为了蔽体的目的。
14.
清楚的反照,他吃施来的饭食,既不为了口福,也不为了感官“快感”,不为身体的健美富有魅力(即"突出自我"的高大尊贵),仅仅只是为了维持这个身体的正常活动,为了止息诸苦,为了服务于梵行(即"整体运行"),清楚的知道:这样我就会终结旧有的诸多感受,同时没有产生新的感受,我将保持健全和清纯,平和安详的活着。
15.
清楚的反照,他使用“居所”只为了遮风挡雨,御寒隔热,防止暴晒,防止蚊虫和爬虫的叮咬,仅仅只是为遮挡气候和水土的灾害,为了继续返璞归真的路。
16.
清楚的反照着,他使用必须的治疗和药物,只为了护理已产生的病痛,为了健康的身体所带来的便利。
17.
如果某人不这样去使用“正当必需”,那么诸染,烦恼,困扰,忧虑,急迫,躁动不安,着急上火,冲动狂热就可能在某人内心升起;如果某人就像上述这样正当使用它们,就不会有诸染,烦恼,困扰,忧虑,急迫,躁动不安,着急上火,冲动狂热。这就是所谓的,通过看清“效用”的正当必需,使得诸染着被废止。
(TAINTS TO BE ABANDONED BY ENDURING)
通过容忍,使得诸染脱落废弃
18.
比丘们,什么样的染着,要通过“容忍”被废弃呢?一位比丘对此有清醒的反照,忍耐寒冷和酷热,饥渴,忍耐蚊虫叮咬和爬虫,忍耐风雨和暴晒;他容忍冷言恶语,容忍那些难听的言辞,容忍身体上生理性的痛苦,容忍生命恐吓,容忍凄惨的感受,容忍令人焦虑的,刺耳的,不友善的,不合意的,容忍种种令人厌恶的感受。如果某人不陪伴和容忍这些情况,那么诸染,烦恼,困扰,忧虑,急迫,躁动不安,着急上火,冲动狂热就可能在某人内心萌发。容忍它们,那么某人内心就没有染着,没有烦恼,困扰,忧虑,急迫,躁动不安,着急上火,冲动狂热。这些就是所谓的,通过容忍,令诸染着废止。
(TAINTS TO BE ABANDONED BY AVOIDING)
通过回避,使得诸染脱落废弃
19.
比丘们,什么样的染着,当通过“回避”被废止呢?一位比丘对此有清醒的反照,回避一头野象,疯马,野牛,疯狗,蛇,就要被砍倒的树,回避一条荆棘丛生的路,避免走悬崖峭壁,回避断裂的峡谷,污水坑和阴沟。清醒的反照,他避免坐在不恰当的座位上,避免漫游在不恰当的娱乐场所,回避和恶习深重的人交友(也即,既然他要走光明道途,就要避免偏斜的人对他的误导),因为他如果不这样,那些智慧的同伴们就会不断质疑他的偏斜。如果他不回避这些情况,那么诸染,烦恼,困扰,忧虑,急迫,躁动不安,着急上火,冲动狂热就可能在他内产生。如果他回避这些情况,那么他内心就没有诸染,烦恼,困扰,忧虑,急迫,躁动不安,着急上火,冲动狂热。这就是所谓的,通过回避,令诸染着废止。
(TAINTS TO BE ABANDONED BY REMOVING)
通过“破拆”令诸染废止脱落
20.
比丘们,什么样的染着,当通过“破拆”被废止呢?一位比丘对此有清醒的反照,不容忍一个已经发生的“诉求肉欲享乐”的想法;他放弃它,调查破拆它,清除它,并且彻底歼灭它。他不容忍一个已经发生的“带有憎恨和恶意”的想法....他不容忍一个已经发生的带有“虐待和残暴”的想法.....他不容许已经发生的偏斜的负面的各种心态,他丢弃它们,看破它们,远离它们,熄灭它们。如果不看破它们,放下它们,那么在他内心就可能发生染着,烦恼,困扰,忧虑,急迫,躁动不安,着急上火,冲动狂热,如果看破它们,丢弃它们,那么内心就没有染着,烦恼,困扰,忧虑,急迫,躁动不安,着急上火,冲动狂热。这就是所谓的,通过“破拆”令诸染着脱落废止。
(TAINTS TO BE ABANDONED BY DEVELOPING)
通过循序渐进的不断深入,令诸染废止
21.
比丘们,什么样的染着,当通过“循序渐进”被废止呢?一位比丘对此有清醒的反照,令导向觉悟的要素增长,这要素是通过“独自反照,冷静,休止,不断的丢弃和撤回”来增长的。他逐步建立“调查研究”---形成导向开悟的各种状态....导向觉悟的活力要素....导向觉悟的热情要素.....心神稳定的因素....专注的因素....镇定的因素,这要素是通过“独自反照,冷静,休止,不断的丢弃和撤回”来增长的。如果他不循序渐进的让这些导向觉悟的因素增长,那么他内心就可能发生染着,烦躁,冲动和发狂;如果他循序渐进的让这些因素增长,内心就不会有染着,烦躁,冲动和发狂。这就是所谓的,通过“循序渐进”,令诸染着废止。
(CONCLUSION)
结语
22.
“比丘们!对于一位比丘来说,如果应当通过“观察审视”而被释放退离的诸染,通过不断的“观察审视和体悟”已被释放退离,如果应当通过“后撤退回”而被废止的诸染,通过不断的“后撤退回”已被废止,如果应当通过“效用的需要和目的性”而被废止的诸染,通过“效用的需要和目的性”已被废止,如果应当通过“容忍”而被释放的诸染,通过“容忍”已被释放,如果应当通过“破拆”而被废除的诸染,通过“破拆”已被废除,如果应当通过“不断深入,循序渐进”而被废弃的诸染,通过“不断深入,循序渐进”已被废弃---那么这位比丘就被称之为---住于“已受控”的调伏状态,“一切应遏制的染着”已受控,已调伏。他已经断绝了“渴求/热望”,脱掉诸“脚镣/结缚”,已经完全贯穿,彻底透破了“我/我的”观念妄想的自大自负,他为“煎熬苦恼”画上句号。
这就是世尊所讲述的内容。比丘们沉浸在世尊的话语中,信服于世尊的讲述。
第二章结束
译者注:
完全贯穿和透破“我”观念妄想的自大自负,---“我是做者”只是连续变化的假象,“我”既不是身体,也非个体实有,非做者,没有完全掌控事物的能力。有“漏”行,即围绕“我”是身心,是做者,个体实有,认为“我”可以通过“我的”掌控能力来满足我所有欲望,“我”可以通过“我的”掌控能力去逃避我不喜欢的东西,“我”可以通过“我的”掌控能力去改造我想要改变的,“我”可以通过“我的”掌控能力维护我的身体上的健康和安全,我可以通过掌控能力来保证心理上的自尊名誉的高大和安全,没有这些以“我”为中心的观念妄想。即“无漏”行。无限宇宙中所有看似分离的一切事物,其本质是毫无分离中断的“整体”,所有事件本质是“一”件事,全整体变化运行,表象上的“我”,本质上是整体运行中的局部表达,这整体并没有一个核心的专横的独裁者。一切运转都是在永恒本质存在基础上自发的激荡。就好像大海的所有水,是永恒本质存在,水自发的激荡,荡漾出无穷多“波”形,任何一个波形都是暂时的,这些波动就是信息,这无穷无限的整体波浪涌动永在轮转,所有信息永在彼此交互着,叠合着,相互弥合着,潮起潮落着,头出头没着。在印度,梵被描述为大宇宙“一”体性,“一体”天然本质本性本能的自发整体震荡运转,称之为“梵行”。个体“自我”只是这无穷多波浪形态中,暂时持续在奔流向前的局部浪形,它是由无穷多浪涌叠合而发生的,或者它在整体大海的浪涌中,融入其它浪中,或者消失,然而不管浪涌有多少形态,浪的本质是永恒的纯粹的,不可改变的,整体不可分的“水”。浪和水是一体的,浪的形态非水,不异水,和水不是相互对立的存在,认清你的本质是水,无论是惊涛骇浪,还是微波荡漾,“水”早已圆满,永恒,纯粹,水无生,也无死。水是整体不可分的,浪也是整体不可分的,水和浪也是整体不可分的,以“水”为根基,浪就这样自发的来了,浪就这样自发的去了,如来如去的浪,不会损害水的永恒。无论怎么浪,如来大海的水,也不少一分,也不多一分。
对《南传四部阿含》的浅尝,到此结束。
-----------------------------------------------------------------------------------------------------
翻译整理:心灯一盏照彻明
以上翻译,不是全文,只是摘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原PDF文档对照来看。并欢迎指正翻译错误。
资源附录:
* 英文版巴利三藏 pdf (四部阿含经+律藏)
相应部(英文版)
中部(英文版)
长部(英文版)
增支部(英文版)
巴利律藏(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