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启示
最近断断续续看完了《张艺谋的作业》这本书,最大的感慨是:比我们有能力的人比我们更努力。他作为全世界排名进前五的知名导演,作为中国两奥会的总导演有太多的作品可以让他躺平,但是他每天保持着工作十七八个小时,刷电影做笔记的习惯。怎么说呢?内心很震撼,什么叫热爱?我觉得各行各业的专家都能很好的诠释这个词。他们的技能是深入骨髓的,就像运动员的肌肉反应一样。自己以前对于电影的三句两句的评价完全和很多人一样完全是门外汉,但是正像张艺谋自己说的,只要是好的作品,大家都会认可。看过《满城尽带黄金甲》那种既视感的震撼,有感动点,还高大上,被圈粉。但是对于《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作品,当时认为导演们在一味地消费过去的那个蒙昧的时代,总感觉导演们有更大的责任去传播中国文化。而不是将陈旧的的过去的不能称之为文化的文化的一部分赤裸裸的剖开,袒露给别人看……但是,这些也仅仅是我个人的不成熟的偏执偏见,我们很容易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别人,觉得他更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其实底层逻辑源于我们自己对一个行业的无知。
张艺谋说:“你磨炼自己那点手艺,让它在面对任何问题时,都能拿出办法。”这个境界看似不高,但其实要求很高。日常生活中总是看到一些人默默无闻的专注于本职工作衍生的自己喜欢的事儿日复一日去做,去磨,但是至于有没有用,很多人嗤之以鼻,作为功利性,很多我们平时的技能换不来所谓金钱,名誉。例如,同事有的在十年如一日练字,那些字洋洋洒洒,龙飞凤舞,但大多时候只是自我欣赏,陶醉。有的同事每天坚持学习“道德经”,经常为能意会一点皮毛而欣喜。有的人每天笔耕不辍,每天记录自己可能散入时间长河就渺然逝去的点滴收获……这些人由职业扩展的所谓爱好滋养着自己的本职工作,时间长了,我们能发现,这些默默努力的人,在用自己的热爱抵御生活的各种迷茫,困顿。他们对自己职业的满意度高,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而那些沾沾自喜的功利追求者却总是生活在算计,忙碌中,常常身体疲惫,神情疲乏,比实际年龄看起来苍老一些。或许,我们磨炼自己手艺的同时磨炼了自己的一颗凡心,于是,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人,很多事就不会只有唯一解了,当我们从来不考虑自己得到了什么,而只想着自己没有辜负什么,我们的生活困惑就少了,智慧也就显得多了。
张导还说:“梦想对于一些人,它是非常入世,非常具体的,甚至是俗不可耐,是我生活的各个阶段中非常现实的想法。”我觉得这样的说法一点都不高大上,更不是海市蜃楼,这就是于普通人最贴切的对梦想的解释。以前,我总会因为岁月磨灭了自己原本就不算清晰的遥远的梦想,有一点羞于启齿讨论梦想,但是,我现在知道了,我的梦想不过被各个年龄阶层逐层细分,揉进了细碎的生活里。我的梦想是贴近现实的可以照亮我前行的一小段路的那盏灯光,它就在我身边,没有遥不可及。所以,日子才过得踏实。所以确如他说的:梦尽可以高远,但马步要扎稳。而稳当的马步基本功就是我们当下的可触及的梦想。稳定从来不是一个平庸的标准,稳定来自基本功。它才是梦想的基石。
我们惊异于奥运会和冬奥会那似梦似幻的开幕式。曾经想过,那得多少有艺术灵感的脑袋聚在一起,才能让辉煌绽放,但张艺谋却说:创意,不是一个天才的脑袋拍出来的灵感,那太轻了,弱不禁风。他们团队的创意就是一个字---“熬”,铁打的张艺谋,流水的质疑者,所有的创意意见既不是由导演出发,也不是由导演拍板的,而是所有人的智慧被不断榨干,再提出创意,然后再提出否定意见,再快速回血,它是一个持续稳定的循环。最终呈现下的,就是在我们眼里的不可能的完美!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一份作业,我也希望自己可以踏踏实实的按部就班的做好自己的作业,尽量过好自己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