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心灵和身体的杀手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本来是想要研究一下公众号的稿子,却没想到这篇文章让我有了想写一点什么的冲动,主题就是“校园暴力”。
我知道的校园暴力分为几种:暴力伤害、语言攻击还有冷暴力。
无论是哪一种,都会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
文章以第一人称来写,校园暴力的主角是她的朋友,一位长相白净,性格内敛的男孩子,只因如此他就遭到了歧视和攻击吗?当然不是,老师的引导和语言隐藏暴力才是导火索,只因一句“仙女儿”,歧视和暴力开始蔓延。
“娘炮儿”一词带着侮辱性以及性别歧视,这样的语言足以杀死一个人的心灵。
文章中校园暴力的主角就是这样被称为“娘炮儿”,被一次次排挤、无视、伤害,那个时候他还没有走上绝路,最后逼他走上绝路的是谣言,一个哗众取宠的女孩儿传播他是强奸犯的谣言,明明只是愤怒之言,明明都知道他不可能那么做,却因为谣言,这成了事实。
这是多年隐藏在心底的伤痕,却因为一场争吵,酒精冲昏了头脑,这一切成了事实,而被强奸者正是当年的谣言传播者。
谣言止于智者,而大多数人都不是智者,否则如今的网络环境也不会是如此乌烟瘴气。
校园暴力问题的存在来源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老师的责任感等等多个方面,受害者一辈子留下的阴影是道多少次歉都没有办法弥补的,更何况施暴者往往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们甚至以此为傲。
日剧《非自然死亡》中有一名死者就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他策划一场假谋杀,想要那些暴力者成为凶手,被法律制裁,代价是他的生命。
不过事与愿违,这场谋杀本就是假的,最终还是失败了,暴力者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他们真的就不是凶手吗?
我想大家心底都有了答案。
我有一位初中同学,喜欢写作,是个性格温柔的女孩子,她是个转校生,明明这样的女孩子应该很受欢迎才是,只是后来出现了一些变故。
起因是一本小说,作者就是这个女孩子,我当时不太清楚情况,不过听说她将班上两个同学的名字作为主角,当然内容并没有一点儿相关,不过后来她道歉也将小说所有出现两人名字的地方都改了,但是还是没有逃脱被暴力的结果。
而我当时比较喜欢看小说,常常借她写的书看,却是被人说“你怎么还跟她玩儿?”“你怎么还在看她的书?”
是的,我退缩了,渐渐地她开始被暴力,被班上的同学嘲讽,再到最后的漠视,我知道这样不对,却不敢向她伸出援手,可能我也害怕成为下一个被暴力者。
她下半学期就转学了,再也忍受不了这样的氛围了吧!难以想象她当年所忍受的语言暴力和冷暴力究竟造成了怎样的伤害。
直到现在,谈起这件事情我发现曾经的那些人仍然是无所谓的态度,他们对于她的离开并没有什么歉意,我一直在想,他们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做错了吗?
我也知道自己做错了,可是做什么都是没有办法弥补的,没有什么如果,我当时胆怯了,以至于我也许失去了一位朋友,一位志同道合的人。
暴力足以杀死一个人!
道歉是没有用的,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希望你、你的家人、你的孩子都不要身处校园暴力的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