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门槛、互联网与『会饮』
在今年五一休假期间与友人的谈话中谈到了这部分内容,想借这篇文章将我在这方面的观点再次做出一个声明。也许通过这篇文章你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在创作领域的行动逻辑。
最容易观察到的一个现象是:我将内容发布的主要平台从微信公众号——无论是『Maimoderlin』、『巴别塔以下』、『雨林间的道途』或是早期的『靠谱小说』——赚到了更加没有人关注的Wordpress和Medium上,仅在『Maimoderlin』上发布一部分和诗歌相关的内容,那个公众号的定位本是如此。可以说我为了某个原因放弃了微信的流量红利,也可以说我也是为了通过这种方式满足设立门槛的目的。而与之同样是为了满足这一目的的,还有我之前对个人诗歌自选的售卖——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都可以在『Maimoderlin』上找到,但我还是选择拿来卖,也是出于门槛的考虑。
而门槛的设立与我国整体的互联网环境有关,我除去纯文学的作品,别的创作基本上都可以认作基于互联网的创作。因此,询问什么是真正的互联网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互联网的一个显著特点,甚至标志是『屏蔽-排他逻辑』,而这与互联网本身有着天生的相反性;在我国,互联网轻而易举地就为政治让步(GFW)、为商业让步(Wechat是小型的GFW——这就是我放弃Wechat平台的原因,它作为中国量级最大的App居然从底层逻辑上是个反Internet的产品)。在我看来,正确的互联网逻辑,同时也是我们21世纪的人所应当坚守的是:『我能看到我想看且别人愿意给我看的;我能给出我愿意给别人看的同时他们也看得到。』这是一种可贵,同时也是必要的自由。因此,门槛的设立不是为了特立独行或者赚钱,而是催促着我的读者们慢慢接受一系列我认为是相当重要的观点:
1. Wechat是小型GFW(我再强调一遍);
2. 要习惯于为好的内容、值得的内容付出成本,无论是金钱还是时间;
3. 只有相当数量的人对此达成共识,我们才有机会在我国建立新的互联网环境。
然后再来谈一谈『会饮』和我这一系列行动的关系。其实早在15年末(对我相当重要的一个年份,几乎可以说是我的启蒙之年)圣诞节前后写作的诗歌《致Z》里,我就有谈到:
曾经的会饮之歌
能否托住这份重量?
这里我其实也还是讨论了『会饮』的模式在当下的环境中是否还有效力的问题。当时我给出的是否定的回答,我认为它无法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亲密是难得的。这原本是精英聚会,在座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小圈子并不对外开放;当『会饮』的场合被破坏时,交谈也不再继续。在这个语境里普通人是缺席的,因此它也与『启蒙』无关。这是我当时感觉它的问题所在。
直到最近我才发现:虽然我个人是以『启蒙』为目标,但行动起来却像是『会饮』的模式——考虑更多的是『不做宣传,愿意看的自然会看。』但实际上,人需要被推着前进,在不被指点时,很少有人能跳脱出原来的生活节奏。由此看来,『门槛』的设立尽管不值得称赞,但也还至少表明了态度。
本文系Whalechoutalks项目短文计划的第41篇,欢迎通过Telegram加入Whalechou Talks的Channel,第一时间掌握Whalechoutalks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