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渠道统一推送小说理论诗悦

想成为优秀的写作者,先当个0.01‰的阅读者

2017-07-18  本文已影响1938人  图特亚斯坦

很久以前就常被问到,阅读和写作有多大的相关性?

在简书很多作者笔下,此二者之亲密程度便如情人和小三,简直二位一体。这类观点一经宣传,就被大家不假思索地接受了。真是如此吗?我认为倒没那么严重,没读过书的高玉宝不也能写作么?

尽管这只是个极端的例子,阅读和写作还是有很大关系的,但绝不是“正相关”。毕竟,比起高玉宝,某些作者书没少看,写得却很烂。这其实也是命中注定的,因为绝大多数人从没考虑过一个简单的道理:

阅读和写作一样,也是需要天分的!

为什么大家会忽略这件事呢?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写作成果可以外在于作者,通过“作品”进行具象化和定型,经受其他人的反复检验。因此,学习写作是否有成果,总是可以比照观察的。一些幸运儿付出很小的努力,就取得巨大的进步,我们就说:他有写作天分。

阅读和写作最大的区别就是无法测量。一个人很难知道自己读完某本书之后到底有什么进步,进步明不明显。最多只能靠复述或“输出”这类浮浅的办法来自欺一番,但那只是检测记忆力,而不是检测阅读效果。阅读效果和记忆效果两者有天壤之别,前者更多地体现在把握的广度和理解的深度上。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时间层面的滞后性。

天赋虽是一种相当抽象的“东西”,却不是完全不可捉摸。任何天赋,总是表现为一些具体的行为习惯。通过行为模式反推思维模式,匹配指数大概会有七八成。把“天才模式”学过来,就算没有“天生的”质量那么高,终归也是接近了一些,比一般人无所用心的放牧式阅读要好得多。

以下是我通过长期观察总结出来的三个高效的阅读技巧。说实话,很难用通常理解的“技巧”来命名它们。在我看来,真正的好办法,都是些极蠢极麻烦的把式。

■ 拒绝记忆地阅读

我可以很有把握地说,大家阅读的时候,肯定总是试图去记忆书里的某些东西:情节、金句或陌生的知识点等等。为什么我们会这么去“读书”呢?都是考试惹的祸,当然也有一些本能的成分。

这样读书本身就不叫“读书”,而叫“记书”。对于记忆力超常的人来说,这种方法简直正中下怀。可是大多数人记忆力并不好,所以这一大群“多数人”,非要傻兮兮地跟那“少数人”比试记忆力,结果只能仰天长叹,技不如人。

田忌赛马的故事大家都听过,阅读并不是一次决胜负的战役,既然允许多次尝试,就应该换个策略,不能一条路走到黑。记忆力比不过人,就干脆舍弃它,放任我们的大脑自己去选择性记忆,而不是迫使它记忆指定的内容。

有些人不记书他就很焦急,因为他们有个宝贝亲儿子叫“阅读效率”。问题是,他们从没想过自己对“阅读效率”这一概念的认知到底正不正确。他们总是一门心思地想着:阅读效率就等于合上书记得多少。嗯,这个封建旧思想早该摈弃了,救救孩子!

“拒绝记忆”说得轻巧,但我也明白,想要破除几十年来养成的恶习,比剁手还困难。不过此事之重要,关乎接下来所有阅读技巧的操作。用现在的理念讲,就是阅读方法上的“断舍离”。

■ “舔读法”(lick reading)

“舔读法”是我自己一直在用的一款阅读方法。这个名字来自英美新批评理论中的“细读法”(close reading)。我把它稍微形象化一点,命名为“舔书”,虽然画风有一点小诡异。

这种阅读方式类似于老虎舔食猎物。老虎是动物界的低碳专家,因为猎物难得,所以老虎总能把东西吃得一干二净。大块的肌肉吃完以后,虎的舌面上还有倒刺,便于刮尽附着在动物骨头上的细碎肉末。所谓“舔”,大概就是这样一种感觉。阅读的时候只要把自己想象成一只老虎就可以了。

舔读的具体操作,之前我在“谈写作”专题一次活动里写过一部分,复制如下:

看一篇文章我最关注这几点:

1. 有启发的地方,或者更精彩的表述;

2. 前后矛盾或不和谐;

3. 文本暗示的作者个人背景信息;

4. 行文语气和腔调;

5. 上下文同义词替换;

6. 言外之意;

7. 年份日期、注释和括号里的内容;

8. 文学作品的话我最关注的是修辞,英文翻译作品还关注某些词的对译 。

以上只是针对看文章而言,如果是看书的话,内容还要更丰富一些。此处我适当地补充几点:

1 . 看书通常还要关注目录。目录主要体现的是架构,有些人会在读书之前看目录,好预测书中的内容。我还经常地在阅读的过程中回看目录,以便定位自己正在阅读的那一部分处于书中的哪个位置,如此对其叙述的大方向有个总体的把握。

2 .阅读序和跋/前言和后语。外面一些阅读书籍会提倡大家看书的序,某些老师也会这样要求学生。之前我在简书某位作者的文章中也看到了她因自己没有这个习惯而自怨自艾。只是大家都知道要看序,但很多人不知道如何看。

(1)阅读序言。序言并不是非看不可,国内很多书的序言都没有看的价值,大家应按内容取舍。序言分两种,一种是作者自己写的,一种是请人写的。第一种可以稍微看一下,作者通常会透露一些成书的经历,交代一些背景,拉近彼此的感情,从中也可以了解一点写作者的辛酸。当然,眼尖的朋友从一篇序也可以看出作者的水平。

代序通常没有看的价值。受托写序的人多数是敷衍了事,这些“名人们”每天能接到N本书的作序邀请,所以他们写的无非就是列举各章节内容,最后再说一番体面话,把作者吹上天,引为良师知己等等。

不是我崇洋媚外,一般而言,外国作者写的书,序部分就有趣得多。我读过一本法国作者写的,全书300页,光序言就占了43页。外国人有时总是认真得可怕,大家可以好好关注一下。

(2)阅读后语。一本书读到最后,不是精疲力尽,就是功德圆满,此时容易把后语忽略掉。有些书后语也是一篇文章,简单介绍一下主题无法囊括的前景或展望。有些书则只是一个写作总结,或者合作者们的分工情况。

我阅读的时候也比较重视后语,尤其是多名作者合作的书,我喜欢把他们的执笔分工一一对应到各章各节去,由此判断哪位作者水平比较高,哪位稍逊一大筹。我属于那种比较可怕的读者——“不要以为混在人群里我就认不出你!”每当这个时候,我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比对作者当然不局限于“恶趣味”,我主要的目的还在于发现优秀的作者,以便关注他的其他著述。

一本书还包括很多别的小细节,比如出版日期、印刷版次、译著与原著的页数对比、总字数、附录索引、参考文献目录等等,这些内容总是隐含着丰富的信息。甚至当一本书出现错字的时候,我还会对责任校对人员投去充满恶意的目光。真正的“舔读法”,就是事无巨细,绝不遗漏。

■ 阅读,是检验阅读的唯一标准

前文已然提过,阅读的成果是难以检验的。但其实有一种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通过阅读,检验阅读。

说来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反复读一本书。

有些人对“反复读”有一种误会,以为就是读完一遍马上再读一遍。其实这种读法是无效的。反复读是读完一遍之后,隔一段时间再读一遍。这段间隔可长可短(但不要太短,至少在一个月以上),当你很好奇自己最近有没有进步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试一下。

在两次阅读同一本书之间,你可以读其他的书籍,这些书最好跟你近期关注的内容有较强的相关性。比如你最近一直在研究某类文学,或者一直在研究哲学等等。之后你取出之前看过的那本心爱的书(切记,这本书必须是你喜欢的),再看一遍。如果你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自己对多处叙述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理解,甚至是发现上次竟然遗漏的精彩之处,就说明你在此过程中进步了。如果没有,就说明你学习的方法不对头。

选择这种参照读本,要有一些讲究。首先,它必须能够引起你长久的兴趣,而不是内容淡出个鸟来,看完就完了。其次,它必须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和信息含量,而不是一览无余的。最后,它最好是一本“通识”读物,内容可以辐射到你近段时间关注的大多数问题的。

再次阅读,千万记住一点,就是不要去纠结“之前看的东西还记得多少”,这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请回到本文所述的“技巧一”,重新进行练习。戒除不负责任的阅读习惯,应该从传统思维定势着手扭转。

看书绝对不是为了“记素材”,如果你抱着这种想法去阅读,你一定会失去很多很多。而一旦一个人习得了这种只有0.01‰的人才能领悟到的阅读方法,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开始祈祷了——祈祷阅读能够对写作有尽量大的提携。虽然我不敢打包票,但这些“慢方法”,也就是我所说的,更具天赋灵气的方法,会为您的写作之路洞开一片焕然一新的天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