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2020年就这样过去了啊(一)

2021-01-07  本文已影响0人  WendaoSolemn

1

2021年已然拉开了帷幕,在匆忙中其实也没什么感受。等到突然停下来,回头望过去时,才若有所悟地喃喃一句:原来2020年已经结束了呀!

2020年已成昨日。

这一年太长又太短,自1月下旬归家后, 新冠疫情出人意料地严重,武汉封城,全国从严,学生们更是待在家里度过了人生中最长的假期。我呢,也在老家待到8月中旬才被批准回京,整整7个月,半年多的时间啊!

这漫长的“假期”既让我焦虑难受,又让我倍感自豪。

2

2021年便要毕业,我尚面临着论文压力——还需要3篇论文才能毕业,这确确实实是一块大石头。我知道这个毕业要求,但是由于个人的科研能力、投入的科研时间都不够,一直没能完成这个要求,并且还在一次次的挫败中催生了各种焦虑和恐惧。因为无法快速高效地解决科研问题,又为了逃避这些负面情绪,我本能地习惯了自我欺骗和自我否定,在拖延和自责中循环。表现在科研行为上,就是无法深入研究他人的研究成果,无法将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复现,无法用数学语言描述清楚自己要解决的科研问题,也无法准确把握自己的的科研目标以及创新点,更无法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实验进行测试和迭代……这就使得我一直都在像一盘散沙式地努力,越努力,越失败;越失败,越自责;越自责,越拖延;越拖延,越努力——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假努力罢了,把时间花在比较容易的科研琐事上,做得再多也没什么成果的,这是二八法则决定了的。

2020年,突发的疫情无形中把这个负循环打断了。

3

在家的7个月里,刚开始是无心学习的,春节嘛,情有可原,就等着过几天回京回所好好学习。直到2月下旬,发现一时间返京肯定是没戏了,就开始思考如何在家继续科研。这时候的我,除了比在研究所里更自由一点、更没人监督和对比外,没有太大的区别。

我想好好自主学习,可是我又不愿面对做不出来什么成果甚至连别人的成果都复现不出来的现实,我不想继续搞科研。

我很纠结,我觉得自己自我管理能力太差了,我觉得我很没用,我觉得我要改变……在这些纷繁的想法中,我矛盾不堪地跟着陈华伟老师的自我管理训练营开始了“改变之旅”。

一开始,我并不想参加这种线上训练营,这种知识付费类型的课程,一是之前买过一些类似的知识付费课程,但基本上要么买完后就拖着没有开始学习,,要么就是学了个开头后就因为杂七杂八的缘由而放弃了,再者就是我觉得这些知识都很有道理,但是都改变不了我的现状,我需要的是如何有效地做科研,比如怎样高效看论文、编代码之类的。

但改变的渴望还是推着我按下了尝试的按钮,纠结中开启了这个课程——也幸好自己参加了这个课程,并在同侪的监督之下开始迈上了自我管理之路。

4

在路上,我渐渐明白了李笑来老师的“钥匙往往不在锁旁边”的更深刻的含义。

这“锁”是我们面临的困境,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直接摆在我们面前的现状问题都只是果,是各种因经过现实世界这个系统处理后呈现出来的模样。想直接通过果看到因,就像是想直接通过肉眼看到物质的分子结构,这必定是不显示的。因此,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假象——倒不是幻象,而是被扭曲的不真实的象。就像是装着水的杯子里的筷子,看起来如同被折断了一般;就像是水里的鱼,并不在我们看到的位置,我们看到的是鱼的虚像,用鱼叉向看到的鱼插过去就只能是一场空。

这时,如果不纠结于现状、问题本身,而是跳出来从更大的视角审视它们,换个角度,再换个角度,剥掉一层,再剥掉一层,就很可能发现直接看到的这个问题并不是最重要的、更本质的,而是另一个问题——当这个更深一点的问题解决掉后,直接看到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就相当于在别处找到了锁的钥匙。

5

回到我自身的问题上,我其实感觉到自己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尤其是科研学习上的自控力尤为不足,但这点感觉隐隐绰绰,我不能确定,也不愿确定,谁愿意承认是自己能力不够,是自己不行呢?并且,就算明确了这个不足,我也不相信自己能够在短时间内能够弥补,进而直接促进个人科研和论文的进展。

不确定,不相信,却又被时时“提醒”着科研无进展的现状,为了避免自己产生自暴自弃、不采取行动改变现状的自我评价,我本能地就围绕着科研进行盲目而焦虑地思考和努力,尽管都是浮皮潦草的,但好歹不是什么也不做,也就有点东西供自己自我欺骗、自我安慰、自我感动了。

可惜啊,自我欺骗、自我感动都是毒药,这只不过是饮鸩止渴。

还好还好,在2020年2月中下旬,我开始“戒毒”,开始老老实实地进行时间记录,进行自我观察,进行习惯调整,进行节奏控制……这些行动,要是在研究所里,我是断然不会有的,我必然会觉得这些和科研无关,就是在浪费时间,就是在逃避科研,就是不努力,就是对自己不负责。这一系列的否定评价就会让我望而却步,转过身来继续之前的科研负循环。

而这次疫情居家给予了我充足的时间和极大的自由,再加上“在家嘛,没做科研也是很正常的嘛”的想法弱化了上述否定评价,使得我有动力学习自我管理的课程。

6

有了开始,有了一段时间的坚持,也就形成了新的习惯,在新习惯的惯性下,我慢慢地发生了改变,先是生活上,再是学习上,最后是科研上,从观念到行动都发生了渐进式的变化。

时至今日,虽然我的论文压力依然很大,但是我的心态放端正了,基础知识也不补上了不少,自我控制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也更加自信了,对于挫败的容忍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也看得到外部人事物的好,逐渐愿意为他人的成长成就报以真诚的祝福,而非觉得自己不如人的自卑和羡慕嫉妒恨。

这是2020年给我的礼物,我收到了,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