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像牛人一样热爱工作
01
昨天和一师范专业朋友小张聊天,期间谈到关于大陆老师和台湾老师一个细节很有意思:大部分内陆老师会认为自己平时教学工作已经很辛苦,周末和假期时间应该拿来放松休息,因此假期聚会聊天追剧是常态。台湾老师则认为自己教学工作已经如此辛苦,应该花时间想办法找到其中乐趣,因此,业余时间他们会花很多时间钻研教学软件和技术,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小张教化学,一次台湾交流碰到一个化学老师把分子式做成二维码,学生扫一扫可以看到3D分子模型,加深学习印象。此现象在台湾很普遍。
教学工作同样辛苦,两种老师展现了两种不同的工作状态:被动逃避和主动找乐。
设想一下,假期结束后,花时间放松休息的老师还要继续面对辛苦无聊的工作,等待下一个休息时间。而花时间研究技术的,则可以把新学的技术和工具用到教学工作中,学生感觉有趣,老师觉得开心,不停循环。
如此下去,前者浑浑噩噩混日子,后者不停进步,成为大师。
02
两者其实代表了两类人,一类是因为没有兴趣所以干不好工作,一类是因为找到了乐趣所以工作越做越好。孰好孰坏一目了然。
这有点像哲学问题,前因后果,因果互换。毫无疑问,估计大家都想选择第二种状态,因为对自己发展很重要。找到兴趣,就像车子找到了永动机,就像风筝找到了风。于是,做同样的工作,你工作时间更长,更专注,效率更高,结果自然不差。
那么,如何找到兴趣呢?或者说,如何培养兴趣呢?又或者,如何逼迫自己找到乐趣呢?
03
创造积极工作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说多大都不过分。如果你身边的同事朋友天天抱怨工作累工资低,那么你也会不自觉产生抱怨情绪,即使你不想这样,但这是无法避免的。大家不愿意选择夕阳产业主要原因,一是优秀的人早就转行了。并不是说留下的人都不优秀,重要的是留下的人工作焦点是维持原样,不是创新。对于年轻人,这无疑就像是温水煮青蛙。年轻人需要的应该是周围的人就像一锅沸腾四溅的热油,即便你没有多大动力,他们也会时刻不停的推你向前。
关于如和判断所处环境的好坏,请参考之前的文章如何判断好环境和坏环境
寻求外部监督
逻辑思维创始人罗胖在《知识就是力量》节目曾经分享过自己每天早上发60秒语音的经历。刚开始,公众号只有5个人,一个月的时候,自己已经很想放弃了,但是看看公众号几万的粉丝,还是坚持下来。目前已经上千万的粉丝,想要停下来根本不可能。因为粉丝时时刻刻监督着自己,无形中给自己动力。
说是监督,其实有点绑架的意思。罗振宇被粉丝绑架,名牌产品被大众绑架,老师,应该被学生绑架。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被绑架的经历。打游戏的人都知道,现在手机游戏都是邀请朋友一起打,而且当身边朋友都在玩一款游戏的时候,你会毫不犹豫去学习研究如何玩,唯恐自己落伍。我们被朋友绑架。
其实,最好的绑架我觉得是找到自己的刚需。这个刚需要像吃饭刷牙一样,如果没有就活不下去。找到刚需,然后让自己被绑架,就差不多了 。
制造不确定激励
人做事情是为了得到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是对自己行动的一次反馈。结果有好有坏,有的意料之中,有的意料之外。如果每次结果都是意料之中,时间久了难免乏味。所以,游戏设计者会在大家意想不到的地方设置奖励,给玩家制造意外惊喜。随着不定时,不定量的意外刺激,人就上瘾了。
对于作家,意外之喜可能是一封读者来信;对于歌手,可能是一声尖叫;对于厨师,意外之喜可能是顾客脸上的一丝微笑。
大目标拆解小目标
光有以上这些还不够,要想让自己变得优秀,应该有一个远大目标,然后将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可实行,有反馈的小目标。就想爬楼一样,大目标是爬到楼顶,小目标是一级级台阶。每上一级台阶都需要你迈开双腿,用力一蹬。
大目标大家都有,难的是如何有效分解,合理设置路径。目的地在远方,道路在脚下,需要用脚丈量。
总结一下,优秀的人善于在工作中找乐趣,寻找乐趣的方法有4点: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寻求外部监督,制造不确定激励,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寻找快乐是一种能力,不能保证成功,但可以不平凡。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