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力量的文字一切都要靠积累!自由在高处

我们总是计划着失败

2018-12-04  本文已影响36人  小苏的笔记本
我们总是计划着失败

和你一起终身成长,这里是曼巴笔记!

我们总是计划着失败,而非为成功而计划。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怪,但事实就是如此。许多人,包括我自己每次做计划的初衷都是奔着成功去得,但计划结束的那一刻,往往就意味着我们已经踏上失败的路途。每次做计划时,我们总是自信满满,比如每个人都会在新年到来之际,为新的一年立下自己的目标,准备放手一搏,大干一场。而立下新年发愿的原因无非两种,一种是过去一年过得比较不错,想要更上一层楼。而另一种则是过去一年不如意,希冀做出改变,然后“一雪前耻”。多数人属于后者,因为这个世界上成功的永远只是少数。哪怕你看到身边很多人成功,但他们仍然只是人群中的少数。之所以容易把“成功计划”做成“失败计划”,是因为我们想要得太多,而自身能力又太小,好比一个人每次只能吃一碗饭,现在有人要求他一次性吃十碗,不用想就知道不现实。

想想吧,有谁还记得自己新年计划的内容,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忘得差不多,或者哪怕知道在手机的某个角落里有备份,却怎么也不愿想起在哪里!因为上面的内容可能多数都“不小心”搁浅了,其实这不怪你,要怪只能怪过去的你,当时做计划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现在的你的现状,可惜时光不能倒流,要不你应该会有回去给他一巴掌的冲动,叫你这么飘。如果你因此而懊恼,我觉得没有必要,因为这本身就是注定了的事,懊恼又有什么意义呢?就像你本来就不喜欢吃生菜,而厨师特别“好心”地在你点的菜里加了两片生菜,结果你其它菜都吃完了,唯独剩下两片生菜,想到“光盘计划”你开始羞愧,但这毫无意义,因为并非你的错,只是厨师过于“自作多情”,并非你的错。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正常事故理论”?不管有没有,我都要说一说,当一个组织的内部,组成部分复杂,而且各部分高度互动,紧密相连,那么发生事故是正常的。我是这么理解的,当一个人的计划越复杂(多),彼此间关联性越高,那么发生失败就是正常的。一个人只有当能力和自身希冀的东西相匹配的时候,才能得到该事物。而欲望却是很奇妙的东西,它总能超过我们的预期,而且是远远地超过。人的天性也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而且也是远远的高估。所以我们会错误地把欲望当做自己的愿望,去追逐一些短期内不可能得到的事物,导致短期期望过高,失望在所难免。因此,不妨私下里躲在被窝里好好审视下自己的计划,你会发现大部分不符合现实,而且一环扣一环,一旦其中某项没有实现,基本上都实现不了。比如多数人的愿望都类似这样,1.我今年要赚多少钱2.我今年要升几个职位3.我今年要读几本书4.我今年要出去旅游X次。而当一个愿望实现不了的时候,就意味着第二个愿望也会失败,而这两个愿望都没有实现,基本上第三个愿望也已经凉凉,因为钱都没有赚够,哪有时间看书?得加班啊!很自然地,第四个愿望也跟着凉,没钱怎么旅游?因此看似一些不相关的发愿,实际是互为联系的,只是当时的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其实是这样思考而已。

电影里经常有这样的台词,你知道得太多了,所以必须死。而现实是另一种说法,你想要的太多了,所以注定失败。

初中时被这么一句话深深打动:当一个人学会感动时,就意味着这个人长大了。学会感动,就意味着感恩之心已经开始萌芽,即这个人开始学会付出,这是成长的标志。而此刻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是:有一种成长叫学会放弃。只有当我们懂得放弃一些东西,才有可能得到另外一些东西,因为我们能力有限。而饭都只能一口一口吃,这个从出生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的技能,尚且没有突破的可能,何况是我们花了几分钟做的计划呢?当一个人的计划越多,意味着制定计划时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越少,意味着每个计划基本都是不健全的,意味着实施的难度也越高,最终失败的概率越大,甚至达到100%。反之,当一个人的计划越少,意味着计划的周密性越高,意味着实施的难度越低,意味着实现的可能性越高,自然成功的概率自然越高。

舍得、舍得,有舍才会有得。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割舍,意味着永远无法得到。不妨做一个小小的调整,每次做计划就只做最开始想到的那件事,抛弃其他杂念,专注于做好这一件事,等这件事做好以后,再考虑其他。最重要的事情,永远只有一件,就像老婆永远只能有一个一样,如果你不相信,准备去找小二、小三或者小四,那你注定凉凉!

题图摄影:PhotoMIX-Company

题图授权基于:CCO协议

【日有所思】

现实已经告诉我们,人每天只能吃三餐,多吃会发福的,但总有不信邪,偏要试试,结果发现回不去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