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给我们更多人带来……
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近63岁的我看了大字版的这本书,看钱锺书、杨绛和钱瑗,爸爸、妈妈和女儿,看杨绛记录这个特殊家庭六十三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总感到它给了我们更多的教益,更多的思索!
读书不能使人获得教益,那就不会有人爱读书了!《我们仨》讲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作者杨绛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
有人说这是个特殊家庭,与我们普通家庭不可比。钱锺书和杨绛是一对作家、学者伉俪;女儿钱瑗也令人佩服:“爱教书,像爷爷;刚正,像外公。” 他们也看得透:“对国家有用的是科学家,我们却是没用的知识分子。”然而,他们的人格魅力给我们以震撼:“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都希望文人有“风骨”,这话语铮铮,听着就那么带劲!科学家为国家铸就了钢筋铁骨,是一种贡献;而他们在文学上所做的贡献,也使得国家有血有肉,世人皆知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巨人是完美的!我们也是中国的老百姓,我们能对比一下他们对祖国的爱,想想自己该具有什么样的人格?
他们与普通家庭相比,更多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生活可以平淡无奇,亲人却应相守相助。杨绛告诉我们:“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我又变成为最大的。锺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虽然近在咫尺,我们如果有问题,问一声就能解决,可是我们决不打扰他,我们都勤查字典,到无法自己解决才发问。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要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照顾,他又很弱小。”老祖宗说“家和万事兴”,我们的家庭有《我们仨》那样和睦的场景吗?多一些这样的交流多么温馨啊!
家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妻子和母亲,杨绛先生在《我们仨》里对一家三口过往相互扶持的一生娓娓而谈、泣血而诉,给我们展示了一位妻子的贤德淑良、一位母亲的慈爱温情,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浸染下知识女性的家庭之爱。家永远是心灵的港湾。而当今,我们看到:互相推卸责任、互相怪罪,成为很多夫妻的日常。这里有什么秘诀?就是如杨绛父亲所告之的:我们没有“多读书,读好书罢了”。
读书不能使人深入思索,那就不会有更多的好书了。杨绛散文平铺直叙,似乎缺少艺术技巧。《我们仨》却采用虚实结合、巧设悬念、背景穿插、细节描写等艺术手法,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热爱写作的人若能认真读出意味,有利指导自己的创作。
作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杨绛老年时的一个梦境,以“锺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拉开全文序幕。第二部分,杨绛用梦境的形式完整地记录了这一“万里长梦”,讲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后阶段相依为命的深刻情感,回忆了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先后离去的过程。第三部分杨绛采用回忆录的写法,从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下笔,记录了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全书虚实互补,虚实相生。以实笔写生,以虚笔写死。这种写法富有创意,激励写作者创造性的展现个性文笔。
杨绛使用了传统的象征手法。与一般离别不同,杨绛笔下的是寒柳和秃柳,暗示死神日渐逼近,象征的是死别和永别。“秋风刚一吹,柳叶就开始黄落,随着一阵一阵风,落下一批又一批叶子,冬天都变成光秃的寒柳。”秃寒二字折射出作者内心极为孤单和忧伤的悲情,却用了哀而不伤的抒情笔调。
现代大家杨绛在《我们仨》中蕴含有浓郁的古典文化的韵味:这里有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人格精神,构成散文的“神”。表现于“我们仨”对家的相聚相守以及酷爱读书、勤奋治学,这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推动他们走向高远超凡的境界。“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这里还有平和朴素的语言风格,构成了散文的“形”。平和即和谐、中和,杨绛最善于把各种对立的因素和谐的统一起来,达到恰到好处的理想状态。“我说不要紧,他真的就放心了。因为他很相信我说的‘不要紧’”。这里更有通过情景交融的古典手法,以比喻、暗示,把丰富复杂的情感寓于景中。散文用“客栈”这条主线,把我们仨一生都串起来:从牛津的客房到巴黎的公寓,从上海孤岛到北京的多次搬家。“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王小波说,一辈子很长,要跟有趣的人在一起。“他们仨”终于在天堂团聚了。《我们仨》唤起更多人生活的情趣,“我们与世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认真读书、认真历练,我们都会优雅的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