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本人频繁摘取诺贝尔奖时,我们在做什么
01
每年“十一”前后,除了国庆、旅游、拥堵的交通和景区,恐怕就数诺贝尔奖的消息最为重磅。我不知道国内有多少人会关注这一人类最顶尖的奖项,反正我是很关注的。也许有人会笑我说,你关注有什么用,看的懂吗?
说实话,我真看不太懂。但我能看懂人名,能看懂国家,更能看懂国籍。我关注诺奖,跟我关注奥运会的初衷是一样的。我希望看到国人的名字,希望我们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能站上世界最高的领奖台,去向全人类阐释我们的价值观和自豪感。
然而我们获得诺奖的路却是极不平坦的。每年,当消息传来,某某华人获得诺奖啦。我都会第一时间打开新闻,可笑的是,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人家是美籍华人、法籍华人,同样也是华人,但却与中国没几毛钱关系。
直到2012年,莫言的意外获奖,才稍稍解了十几亿人的尴尬。我们终于有诺奖了,土生土长的中国诺奖。
02
说实话,莫言获奖之前,我是并不知道他的,我也不知道大名鼎鼎的《红高粱》就改编自他的小说。他在国内的知名度,远远不如贾平凹、周国平、顾城等人。他的获奖,不仅惊讶了国人,也惊讶到了莫言本人。他说自己从来没想过会获奖,这完全是个意外。
诺贝尔首奖,无论怎么看都是值得庆贺的。但部分作家和阴谋论者们却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说莫言是不入流的,只会写些荤段子,授给他诺奖,是对国人最大的讽刺。好多国人甚至不承认、不领受这一奖项。作为当事人的莫言没有过多争辩,只一笑了之。
还好几年后屠呦呦横空出世,才解了许多人的心结。我们终于能自豪地告诉世界,我们也有世界级顶尖的科学家了。
尤其是对着只有一海相隔、频频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我们终于算是能舒展胸臆,长出一口气了。
03
而如今,截至大隅良典的获奖,日本已经有23人获得了诺奖这项殊荣,并且连续三年榜上有名。这一傲人的成绩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对此,目前我们只能遥望。
我们的国土面积是日本的二十多倍,人口是日本的十几倍。然而我们诺奖的产出却不及日本的十分之一,里里外外一比,似乎我们差的就更远了。许多人不服气,不就是几个诺奖吗?等着,我们国家经济水平上去了,科研水平上去了,超过日本指日可待。还有许多人提到日本只是咬牙切齿的恨,妈的,走狗,捡捡美国的牙慧,有什么可炫耀的。
日本人的确曾经犯下滔天罪行,每个国人都应该铭记。但我们不能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看不到对手的强大。抛开仇恨不谈,日本的确是一个值得尊重的国家。这一百多年来,日本人励精图治,把一个岛国打造成享誉全球的世界级航母。
在国际市场上,放眼望去,我们能看到本田、丰田、日立、三菱、索尼、佳能等等一批非常优秀的企业,而我们能与之相比的却屈指可数。不可否认,近些年来,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一批优秀的企业惊艳了世界,但从体量和质量上相比,与日本企业还有一定的差距。
04
如果你去过日本,就一定会惊讶于日本人的勤劳、自律和礼貌。他们能在大型活动中井然有序,不乱丢乱扔;能在福岛核事故后有序撤离而不乱,从而避免人为次生灾难的发生。这些特质,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成,而是经过几代人、上百年的努力。
日本极为重视教育和研发,当十几年前日本提出50年要获得30个诺奖时,许多人还在耻笑。妈的,小日本就是小日本,连战略都这么不靠谱。然而15年后的今天,日本的目标基本已经实现了一半,也许只要30年,日本的目标就能完全实现。
到今天,我们再看日本的战略,还敢去耻笑吗?不敢,我们应该警醒、应该反省,日本究竟哪里比我们强。
日本人自称“大和民族”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纵观这一百多年,日本人极为团结,上下一心,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一根筷子容易折断,一把筷子牢牢抱成团。团结是日本成功的一大因素。
再看我们,似乎就没那么乐观。我们总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无非是说有人就有争端。所以我们有办公室政治,有潜规则。所以我们市面上有潜伏在办公室,怎样搞定你的上司和同事这样的书。想想,如果一个人把许多的精力投入到斗争与防备中去,他还怎样好好去做学问和研究。
就拿莫言来说,他获奖之后,真是没少受到冷嘲热讽。如果他老人家有一颗玻璃心,恐怕早已碎成一地。别去讨论什么该不该获奖的问题了,既然评奖委员会选定了,我相信就是公平的。别再用你自己的价值观去推断别人,他们真的没你想的那么不堪。
相反的,我们应该去欢喜,去庆贺同胞得了个大奖。即使不给他登报宣传,至少也要写封私信,发条信息吧。然而,我们没有,大多数人没有。他们只是抓着莫言的文风不放,认为是不入流的秽文,认为没自己写的好。这是什么,是赤裸裸的嫉妒啊。这在当下的中国极为普遍。本来两个人挺好,但一个人忽然升了官或是发了财,那多半这两个人做不成朋友了。这就是嫉妒的力量,我们就是这么善于嫉妒,而不善于和睦。
05
日本人极为重视基础教育,他们知道一个人的素质要从小抓起,所以他们敢把孩子赤身裸体放到冰天雪地里,敢在孩子心中植入勇者无惧的理念。而我们呢,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晴天怕晒,雨天怕淋。从入学的第一天老师说就告诉我们,不好好读书就找不到好工作。我们全民去搞奥数,却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只关注考试成绩,其它都是可有可无的。
我们的基础教育理念和方法都亟待更新,整个教育体系更是需要一次大手术。但这么多年来,改了许多次,却总是换汤不换药。我们需要的,是一次深入灵魂的改变。理念不变,其它都是扯淡。
每一年,媒体都会曝光许多学术作假的公众人物。他们花钱做一篇文章,或者随便抄一抄就能获得职称,那些评审的程序也不过走走过场。而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呢,却总是因为某种原因(深刻的原因)而被埋没。在大学里,也是浮躁之气盛行,没人太注意学位论文的撰写,改改抄抄,交差了事,这也是我们很少出世界级成果的原因。
学术界尚且如此,社会尚且如此。又怎么能教育好下一代,培育好下一代。
06
其实从国家战略上来说,我们还是很注重科学和教育的,我们有“211”、“985”,有“863”、“星火”等等许多计划和目标。许多领导在公开场合也多次表示人才的重要性。然而我们真的注重人才吗?我们真的按照我们定下的目标努力前进吗?似乎没有,屠呦呦获奖之前,国内有几个人(包括同行)知道她,知道她的成果。她得到过任何与之匹配的赞赏或奖励吗,似乎没有。为什么?据媒体爆料,因为她性格太过特殊,为领导同事所不喜,所以荣誉没有她的。当然,具体原因如何我不知道,但我相信空穴来风的道理。
再看我们的大学,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有过实质性的进步吗?有,的确有,排名前进了不少,但真正牛逼的学术成果还是不多。与日本前几所大学比起来恐怕还有不小的差距。
最最关键的是,今天的大学,完全被商业体系侵蚀了,许多教授忙于事业,根本无心教课。我大学时的好多课,就是由教授的研究生或博士生完成的。当一个科研工作者把钱摆在第一位,总是想方设法去捞钱,你能期望他做出什么世界级的成果?
另外,不得不说,这也不能完全怪学术界。整个社会的风气就是如此,当金钱成为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的唯一标准时,向着目标努力,向着更高层级努力,也是无可厚非的。而且,这些人的生活也需要保障啊,当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报偿时,另寻他途也就并不奇怪了。
07
我今天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在宣扬日本,我本人对日本也没什么好感。但却不妨碍我尊重这个国家。而且,确实到了我们该反思的时候了。都说落后就要挨打,如果我们还是不能向优秀者看齐,如何能变强大?如何才能不再被打?
看看我们今天的网络和各大媒体,有几个是在讲知识,讲学术。每天充斥于各大头条的基本都是某某和某某分手了,某某侵犯了某某,某某离婚了,某某吸毒了这样的内容。
就像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奥运会上,许多媒体的关注点根本不在体育本身,而是某某有多帅、有几块腹肌,某某有多率直、单纯。好嘛,你这是在告诉其他运动员不要努力了,逗逼一点,成绩差一点也没什么嘛。这种舆论不是引导人们走向更快更强,而是更花哨更逗逼吧。
当杨箕村的万人宴摆上头条时,就是在告诉人们,无论你是谁,只要好好炒房子,或者拥有一套待拆迁的房子,你就能变成千万富翁。也许你奋斗八辈子,不如你同学拆迁了两套房子。如此这般,人们前进的努力的意义何来,还不如炒房子来的更靠谱一些。
别看我们的经济体量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二,人民币也加入SDR。但我们的许多其他方面却与经济地位并不相称。我们需要去思考,去改变。
见贤思齐,数千年的光荣传统我们不能摒弃。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
别再摆出一副牛逼闪闪的样子,也许你真的有钱,但没文化,即使出了国门,也得不到认可。人家尊重知识,你尊重钱,完全两个概念。
所以我说,别再做些本末倒置的事,踏踏实实前进吧,走好每一步,别好高骛远,虚头巴脑。多重实效,结实果。若不如此,恐怕只能被日本越甩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