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宋词
亿洲,“百合春天”对面“蜀香园”聚会吃饭,说到了“李白乘舟将欲行……”,因此,聊一聊唐朝“李杜”,其实,晚唐时期,也有“李杜”。叫“小李杜”,看清楚,不是“小李飞刀”。
晚唐时期的“小李杜”,李商隐,杜牧。写诗写的极好!或者说,论写诗的工整程度,李商隐的诗,应该是冠绝一时的。文学史上,一般认为,杜甫的诗,才是最工整的。因为随便说出两句,就跟对联似的。对仗极为工整。其实,李商隐几乎不输给杜甫。
至于李白的诗,信口拈来,大白话有的是。其实,我们看李商隐和杜牧的诗,秀内有余,壮丽不足。尤其是与边塞诗人相比。处处体现老,衰败……
李商隐有一首诗,叫《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不用多说,有后面这十个字,就够了。“夕阳无限好,大唐近黄昏”。老也,末世,晚年……我也经常告诉学生们,你们真的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我已经十二点半啦。你们爹妈下午三点啦。你们的爷爷奶奶已经下午六点半啦。所以,你们更具活力。未来是属于你们的。
唐诗之后的第二座文学高峰应该是宋词。从历史角度看,宋词最大的特征是比较灵活。它是从唐诗当中孕育发展而来,唐朝其实已经有词了。李白写过词,“菩萨蛮”,“清平乐”,这都是词牌。
到五代时期,词就很盛了。
宋,两宋,尤其是北宋至南宋之际,词,大兴于世。
从经济学角度看,词应该归结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工商阶级层面。宋代经济发达,词跟经济也相关。词比诗更灵活,更乐动,韵律感更强,更容易唱。歌词,歌词,其实,歌词如果都是五个字或者七个字,也能唱,但是,不如宋词乐动,灵活,小巧的感觉。正因为小巧,在文学史上,它不被重视。
词,有个名字,叫“诗余”。这个有贬义的意思,什么叫“诗余”,就是作诗作剩下的,残羹食饭而已,登不了大雅之堂。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但是,今天来看,唐诗宋词没有高低上下之分。
宋词好极啦!
宋词两大风格,婉约派,豪放派。婉约派其实是主流。换句话说,词被创造之初,就是为了“爱”。就是为了说那些不能登大雅之堂私密话的。两口子之间,写个小词呀,写个小曲呀,写个情书呀……
诗不一样,那是有家国,有天下的。
在词方面,如果拿柳永和苏东坡相比,谁更流行,那肯定是柳永。两人水平高低,不好说。但,“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中国古代,井,很重要。有井水,意味着有人烟。有人的地方就能唱柳词。他的粉丝,多为妓女。
苏子曾经召集幕僚,说,难道我还不如那个柳屯田,不如那个柳郎中么!!!幕僚安慰他,说,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需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这“铁琵琶”与“红牙板”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豪放的苏词与婉约的柳词的不同特色,这特色就是风格.
苏东坡衣食无忧,没饿过肚子,他最起码不需要写词养家糊口,挣稿费。他写词,纯属玩儿。玩儿的时候,意境很大,但是未必与老百姓的开门七件事有关。柳永不然,虽然柳永也中过进士,但是,其一生没什么政治成就。而且,他有个很重要的身份,他是中国第一位职业词人。他靠写词挣稿费。
业余词人和职业词人最大的区别是,职业词人更敬业,要不然,他卖不出去自己的词。因此,他必须长期生活在从事特种职业的妇女当中。他得体会,歌女们想唱什么,需要什么。所以,柳永的词,多为那个!比如《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众位,自己感觉去吧,写得真好,情人的分别!这种分别的凄美至极的感觉,自己去体会。
柳永写得棒极了,愚以为,从文学角度看,柳永的词,不可不读。当然啦,苏东坡,更,不可不读。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江城子》写得,大家想去吧……壮美,痛快……欻……就下来啦……我经常告诫学生们,你们要“狂”,杨过就被称为“西狂”。“老夫”聊发的是你们的“狂”。老夫指什么,就是喝高啦,我不应该那么狂啦,但,我就是要,发一发,少年之狂。反证过来,少年就该“狂”。不然,中国只能出两种人,一种叫“笨蛋”,一种叫“伪君子”。
少年人不“狂”,没有出息。我上课的时候,不断告诫学生,给我挑错,挑出来,我给你们组加10分。能把老师问住,你们好样的。二十年以后,如果你们依然记得我,大家聚会,你们说的话,我完全听不懂,我发自内心的高兴。我亲自给你们斟茶倒水,“来,您喝这个……我请教您个问题……”,我可以做成这样,我也始终认为,学生不能超越老师,那么,就是废物点心。我愿意我将来不如我的每一位学生。你们在进步,老师也在进步,超越老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辈新人胜旧人”。
不“狂”,没有天理。当然,三四十岁,还“狂”,也没天理。自信+脚踏实地=成功!
我最喜欢的倒不是苏子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我更喜欢《定风破》。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不是语文老师,也不是历史老师。从一位英语老师的角度去看,“也无风雨也无晴”,写得真好,说白了,就是活明白了,活开了…
苏东坡是我在中国古代当中看到的,活的最开的一个,以他的经历,遭受到的政治打击,换别人,早就肝硬化多少回了。一路流放,一路贬谪。最后,被折腾到海南岛了。那时的海南岛,不是三亚国际旅游岛,不是房价特高的地方。当时的海南,人烟罕至,鸟不拉屎的地方,不适宜人类居住。
被贬到那里,老先生怎么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那地方,有什么?有荔枝。一个人,不好吃,不可交。你得好吃,好吃意味着,你对人生有热爱。
希望大家热爱生活,再大的苦难,想想苏东坡,再大的危机,想想杜工部。“也无风雨也无晴”嘛!
苏东坡还是个哲学家,有一首哲理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大白话,后面两句,上水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里面,就有禅机。苏东坡其实是佛教徒,东坡居士嘛,但他本身也是儒家,这里面有很多结合。苏子是豪放派代表,但,豪放派写婉约,一点儿不差。《江城子》便是。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有的人说,他写得假,他最喜欢他那小妾。两回事,古人,妻妾成群有的是。就如同我们喜欢跟陈二哥喝酒,不耽误与庆民翟二哥吃饭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