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回望,但仍大步流星
很少见的,2017对我来说十分漫长。
上半年,忙碌、畏惧、期望,归于平淡,
下半年,缓慢、绵长,抵触,猝不及防。
很难想象,半年多前的我还每天重复着写作素材,整理着电力大题,苦恼于“生化”海洋,我还琢磨着考题套路,纠结于无数给分的细节,对比着满分答案寻找缺漏项,我还对几个月后的去处一无所知,只能用“我只需尽我的全力,无需考虑结果”来进行自我平静和安抚,还时不时幻想着如果我得到“一鸣惊人”的结果会怎样。
那是一种极其拒绝又极其渴望时间快些走的状态,数着指头算着倒计时的紧张。既有对学习的厌倦和浮躁,又有对脚踏实地扎实每一点知识的理性需要。两股力量总会先后出现,后者却总会将前者于火星处扑灭。
我一直都感觉,高三的我和高三之前的我没有太大的区别。不同点大概就在于每天做的事情,从写作业、刷手机、听歌、追剧,变成了复习、刷手机、听歌、偶尔看电影、顺便谈了一次恋爱。我不知该如何形容我的心态,但我一直都认为,我之所以可以得到这个相对来说比较好的结果,是因为我的心态放松,精神愉悦,和我的解题思维能力没有太大关系。
现在来看,我感觉高三的时光要比任何时光都要远。不,其实是整个中学六年,在海淀边缘的那个小学校生活的点滴只有在看过现在的日期之后进行推算才能逐渐回忆起来:噢我一一年上了初一;一四年中考,记得考得好烂;一年前我刚好考完海淀期中诶,不知道语文老师还在不在和同学们聊作文...诸如此类。时常会恍惚地发现自己竟然已经上了大学,但实际上记忆早已开启了新的篇章。从前的不管是互相当伴娘的友谊还是“刻骨铭心”的初恋感觉都已经被合在了上一册,再拿出来或许只能用“回味”这个词了吧。
有很多细节其实还是很清晰的,但时光可能是真的远了。昨天偶然看到高中一位男同学的大学照片,说实话,好看的已经让我感觉不太认识。脸的确还是那张脸,但说他就是我过去六年的高中同学,我还是有点不太相信。
我们回望,但仍大步流星六月份,我本以为我会非常慌张,但拿着笔走出英语考场的我却异常镇静,没有如释重负的轻快。到底在想什么、想做什么都不明确,也没有立刻出去浪的强烈渴望,只想静静呆着,困了就睡一会,起来就能吃好吃的。
对于毕业,我本以为我还会像小学毕业一样,听着一首有关毕业的歌,可以在书桌上哭一晚。但我也不曾再这样做。我只是在毕业相册的最后写上了一些肺腑之言,热泪盈眶,却不再泪流满面。
到底该用什么样的词语,什么样的句子来总结我的中学时代。细细想来,还是十分有挫败感。我和六年前的那个小姑娘比起来,身材差不多,学识按理来说也应该更高,比她更合群一点,比她少任性一点,比她大方一点...不过,这些都不是中学六年给我最特殊的。
榜样。或许这个词比较合适。六年里,我看到过身边许多人是怎样变得不普通,是怎样在自己喜爱的路上一路走下去。我知道了优秀该的人是什么样子,他们是怎样负重而充实地活着。我还没有变得优秀,但我很清晰:“我也想这样。”因此我有了方向,不断的挖掘着自我,拨开云雾看看我的未来该是什么样子,思考着我该成为一个怎样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