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营养分子营养

豆制品的好与坏

2018-01-29  本文已影响28人  晃悠的老刘忙

大豆是一个最具争议的食品之一。它是可以是最佳的植物蛋白质来源也可以像瘟疫一样让人避之不及。科学家们对大豆推崇备至,与之相关的研究成千上万,从食品安全到防癌治癌。这是好事,但也带来了大量的混乱的问题,你要是注意过就会发现它们之间往往是矛盾的。比如有的说豆浆是非常好的饮料,而有的研究又说豆浆含有大量的雌激素。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它的好坏。

好的方面

1. 大豆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

大豆是最优质的植物蛋白质来源,包含所有必需氨基酸和亮氨酸,这些都是构建肌肉的最关键的营养。从理论上说,这是素食者最大的蛋白质来源。

2. 大豆的营养丰富

大豆咋看起来是一个很奇怪的食物,含有大量的植物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然而大豆含有大量的植酸,能抑制人体对铁和锌等矿物质的吸收。也有少量的研究表明,这种影响会增加癌症的患病率,尽管这些研究都没有最后结论性的肯定。

3. 能使人更健康

亚洲人的大都摄入量普遍比西方人的高,所以健康方面来说也更好,这完全符合大多数的研究结果:豆类植物会给身体带来积极的作用。

4. 大豆发酵是完美的益生菌来源

许多大豆发酵食品如豆豉、味増、纳豆都能为肠道提供有益的细菌,让你的肠道更健康。

5. 大豆能够降低癌症的风险

观察性研究显示:大豆的摄入量与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呈反比。这个结果很困惑,例如一项综合分析发现,女性大量摄入大豆能够增加乳腺癌的风险。但另一项研究发现绝经后的妇女食用大量的味増和异黄酮(大豆中的抗氧化剂)能够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所以这就 让事情复杂化了,所以在后面坏的部分我会让大家看看相关的论点。

6.降低心脏病的风险

有许多的研究表明多吃大豆可以明显的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例如一项在上海的女性研究历时3年跟踪了75000名女性,发现大量摄入大豆的死于心脏及相关疾病的比例相对较低。但是在西方的一项规模小的多的研究就没有发现相关的证据。新加坡一项针对63257名成年人的研究也没有发现彼此间的联系。这很有意思不是吗?

此外,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大豆可以降低胆固醇,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水平。表面上看这貌似能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但不幸的是它无法降低关键指标甘油三酯的水平,也就意味着大豆可以降低胆固醇但并不能保证能够减少患心脏病的概率。那么是什么物质能降低心脏病呢?这可能要归功于里面所含的抗氧化剂和膳食纤维。此外,大豆的含糖量很低,可以减少身体的炎症反应并减少脂肪的获得。但说实话这些好处我从蔬菜和某些水果中能够获取,没必要这么大量的使用大豆。

7. 可以提高女性骨骼强度

大豆中的异黄酮合成药物后可以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大豆在治疗骨质疏松上有一定的效用,尤其是女性预防绝经后的骨密度下降,同时还能减少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副作用。例如一项研究发现:中国年长的女性长期大量摄入大豆制品其臀部和全身的骨密度均有较好的表现。

不好的方面

1. 大豆油可能导致肥胖和糖尿病

大豆被认为是造成美国人肥胖的主要原因。一项研究显示,大豆油比果糖造成的肥胖和糖尿病更严重,尤其在大量使用时,能导致代谢问题的产生特别是液态形式下。比椰子油增加25%的体重,比高果糖增加9%的体重。同时还导致糖尿病、葡萄糖诱导、胰岛素抵抗等问题。这些代谢紊乱导致基因表达的变化,致使肝脏代谢药物的能力,让其它化合物进入人体。这表明食用药物能够影响药物反应和环境毒素。

2. 大豆像糖一样添加到所有的工业食品

目前大豆已经被用于食品加工的所有方面,你所能想到的面包、饼干、蛋糕等所有的食品中,同时也大量出现在调味品、冰淇淋、糖果和所有的烘焙食品中,如果你细心在一些肉类产品中你也会发现他们的身影。这还不算被精炼的大豆油制品。在美国近100年来大豆的使用量增加了116300倍。

3. 抑制甲状腺功能

类似致甲状腺肿素的化合物还存在于十字花科、玉米中,致甲状腺肿素的致病机理是致甲状腺肿素优先与血液中碘结合,致使甲状腺素合成所需碘来源不足,导致甲状腺代偿性增生肿大。但是在一项研究中补充海藻后大豆补充剂对甲状腺没有任何的负面影响,另一项研究也没有发现大豆蛋白对对甲状腺功能有影响。尽管如此,如果你被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那么就要避免大豆及其制品是一个不错的提议。

危险的

. 孤立的异黄酮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大豆含有异黄酮等染料木素、大豆苷和黄豆黄素。这些化合物模拟体内的雌激素可能会扰乱正常的内分泌。最初的观察性研究显示这些异黄酮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尤其是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因为他们可以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屏蔽天然的雌激素。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令乳腺癌细胞加速繁殖,这可能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在另一项的研究中,月30%的绝经妇女每日服用大豆蛋白6个月后导致雌激素水平升高同时乳腺上皮细胞也增加,这些都会造成癌症风险。

. 大豆可以扰乱激素功能

正如上面提到的,大豆的化合物与体内的雌激素受体结合,简单来说可以提高或降低体内雌激素和睾酮的水平。不幸的是,大豆影响激素水平是不稳定的。例如一个针对年轻女性的研究发现,异黄酮能够干扰月经周期,其中有60%的人变长,20%的人变短。研究人员最后得出结论大豆异黄酮激素水平改变和影响了下脑丘体性腺轴,让中央大脑发生了变化。

也有证据表明,大豆中的雌激素的影响力取决于不同的化合物,如女性体内雌激素的高低、生活环境接触的雌激素等都能影响效果。例如更年期后的女性,豆类的食物可能会激活雌激素受体,有效的提高雌激素的水平,减轻更年期的症状。但在自然高雌激素的环境中,如育龄女性,豆类食物就可能阻止真正的雌激素化合物受体,从而降低雌激素水平。这可能有利于患有月经障碍的女性。

对于男性来说,研究同样令人困惑。2010年研究发现,亚洲男性由于大量进食豆类导致总体睾酮降低,2013年的一份研究显示了同样的结果,该项研究给训练有素的年轻男子每天补充20克的大豆蛋白,连续14天后受试人员的睾酮水平明显降低。这主要是大豆阻碍合成信号并增加了男性体内雌激素的水平。2005年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使用大豆蛋白的年轻男性体内的睾酮和雌激素水平都有相似的结论,睾酮降低雌激素上升。研究人员认为这对预防前列腺癌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这都是要改变体内激素水平为代价,真的值得吗?

. 大豆是最严重的转基因产品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大豆种子都是转基因的产品,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转基因的大豆占总产量的94%,这意味着有许多即使打着有机大豆的也逃脱不了转基因的命运。此外大豆的病虫害较多,需要大量的喷洒农药和除草剂,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农药残留,这直接影响我们的健康。避免这些的方法只有选择真正有机种子培养出来的产品。

怎么办

1. 老生常谈,避免所有的加工食品,选择天然食物,减少大豆和大豆油的摄入

2.如果你非要选择包括豆奶、豆腐、毛豆、大豆蛋白或其他形式的制品,一定要保证它的有机性。一个小窍门就是买最贵的大豆,因为他们的产量很低。

3.有机发酵大豆是益生菌的重要来源,包括味増、豆豉、纳豆等都利于你的肠道。

4. 如果有其他的蛋白质来源就尽量不选大豆蛋白。

参考:

· Watanabe, S., et al. Effects of isoflavone supplement on healthy women. Biofactors. 2000. 12(1-4), 233-241.

Cassidy, A., et al. Biological effects of a diet of soy protein rich in isoflavones on the menstrual cycle of premenopausal wome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1994. 60(3), 333-340.

Anderson, J., et al.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soy protein intake on serum lipid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5. 333(5):276-82.

Hwang, Y., et al. Soy food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prostate cancer: a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Nutrition and Cancer. 2009. 61(5):598-606.

Lee, M., et al. Soy and Isoflavone Consumption in Relation to Prostate Cancer Risk in China. 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and Prevention. 2003. 12(7):665-8.

Zhang, X., et al. Soy food consumption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Chinese women. Journal of Nutrition. 2003. 133(9):2874-8.

Hwang, C., et al. Isoflavone metabolites and their in vitro dual functions: they can act as an estrogenic agonist or antagonist depending on the estrogen concentration. Journal of Steroid Biochemical Molecular Biology. 2006. 101(4-5):246-53.

Dillingham, B., et al. Soy protein isolates of varying isoflavone content exert minor effects on serum reproductive hormones in healthy young men. Journal of Nutrition. 2005. 135(3), 584-591.

Blasbalg, T., et al. Changes in consumption of omega-3 and omega-6 fatty acids in the U.S. during the 20th American Journal of Nutrition. 2011

Doerge, D., Sheehan, D. Goitrogenic and estrogenic activity of soy isoflavones.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2002. 110

Divi, R., et al. Anti-thyroid isoflavones from soybean: isol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mechanisms of action. Biochemical Pharmacology. 1997. 54(10):1087-96.

Dillingham, B., et al. Soy Protein Isolates of Varied Isoflavone Content Do Not Influence Serum Thyroid Hormones in Healthy Young Men. Thyroid. 2007. 17(2):131-7

Teas, J., et al. Seaweed and Soy: Companion Foods in Asian Cuisine and Their Effects on Thyroid Function in American Women. Journal of Medicinal Food. 2007. 10

Van Der Schouw, Y., et al. Prospective Study on Usual Dietary Phytoestrogen Intak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in Western Women. Circulation. 2005. 111(4):465-71

Deol, P., et al. Soybean Oil Is More Obesogenic and Diabetogenic than Coconut Oil and Fructose in Mouse: Potential Role for the Liver. PLOS One. 2015. 10(7)

Kraemer, W., et al. The Effects of Soy and Whey Protein Supplementation on Acute Hormonal Reponses to Resistance Exercise in Men. Journal of The College of Nutrition. 2013. 32(1), 66-74.

Messina, M. Soybean isoflavone exposure does not have feminizing effects on men: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clinical evidence.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2010. 93(7):2095-104

Kreider, R., et al. ISSN exercise & sport nutrition review: research & recommendations.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s Nutrition. 2010. 7(7).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