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

足少阳胆经(二)

2021-05-22  本文已影响0人  紫苏_
足少阳胆经

4.完骨、本身与阳白穴

(1)完骨穴

位置:在天柱穴与天容穴的中央,在大筋的后方。

(2)本神穴

位置:头临泣(位置见下)向外一寸即是。

(3)阳白穴

位置:在眉毛与发际的中间,正在眼睛眉毛的上方。

阳白透鱼腰治疗近视、视物不明,或眼睛痛,或内障。

有时头痛也会出现阳白痛。

5.头临泣、目窗穴与风池穴

(1)头临泣穴

位置:眼珠正中向上一寸半的地方有一个骨缝,即是头临泣。

(2)目窗穴

位置:从头临泣直直往后一寸半,就是此穴。

头临泣和目窗穴,尤其治风泪,即风一吹就流泪。这两个都是眼科大穴及近取穴,近取穴不分虚实,通通可用。

(3)正营穴

位置:目窗穴再往后一寸半,沿下来就是正营穴。

顺着经络再往后一寸半是(4)承灵穴,再往后是(5)脑空穴,再往是风池穴。

头后面这些穴位大部分是治疗头痛、头晕、眩的穴道。

(6)风池穴

位置:颈后大筋和脑后骨下方最凹处即是。

治症:鼻窦炎、鼻子不通。对称治疗。

可针,可拔火罐、刮痧。

6.肩井穴

位置:正肩膀上方,肌肉最高的地方,两片肌肉中间。

肩井穴很浅,力量却很强。故不能用深针,深针会使人昏迷,平时用一寸针,针下去五分。

针肩井同时要在对侧的足三里下一针,以防止气闷在胸里里面导致人晕倒。

治症:胸腔里有淤血(受到重击、撞伤,跌打损伤)可活血化瘀。还可治肩项强痛(后溪+申脉,再加肩井)

孕妇禁针肩井,否则落胎。

7.渊液、辄筋穴

(1)渊液穴

位置:极泉穴下方三寸处。

易出汗处,不灸。

(2)辄筋穴

位置:渊液穴往前一寸处。

近取穴,治吐酸、呕吐。

临床上很少下针,也很少灸。

8.日月穴与京门穴

(1)日月穴

胆经的募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