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塔专栏

永心村

2019-03-06  本文已影响10人  续事创意写作工作室
文字撰写:神楽

作者:伊木燦

永心村有个鳏居多年的老杨头,一个人住在乡下,上午喝茶散步,下午约着打个麻将。老杨头谨小慎微,赌了一辈子,输赢总不过几十块钱。

只是最近老杨头没了闲适,连着几天都没去麻将馆——儿子回来了。

老杨头有两个儿子。

老大瘦高木讷,不善言语,不求上进,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田,经济常年窘困。老二矮胖精明,巧言令色,爱面子好出风头,狐朋狗友一大堆,经济大起大落。

两个儿子自小不对付,老二和本房几个堂兄弟走的比较近,几个人都看不上老大愚钝不知变通,只在有事的时候才会开口,完全不客气。老大却总是对找上门来的事一点不推辞,开开心心的不遗余力。

老大老婆不乐意了,回家敲敲老大的脑袋,老大梗着脖子说自家兄弟的事怎么能推辞,总有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

然而,这还没遇上需要帮忙的事,老二就开始闹着分家了。

老杨头重男轻女,老二女儿一出生就从医院被抱去寄养在了外婆家。几经波折后终于又怀上了二胎,却因为严抓计划生育,老杨头扛不住严审,被迫引产出一个男胎。

老二一怒之下,合着几个堂兄弟,诳着老大立了个字据,强买强卖了属于自己的那一半乡下房产,分了家,一家人搬去了镇上。

家风习性,两儿子自然也赌博成瘾,老二青出于蓝,胆大花样多,靠着赌博赢来的资本,不久后就在镇上置车置房,开办工厂,混的风生水起。村里人人称羡,交口称赞。兄弟间感情也越发亲密,偶尔回乡,几个堂兄弟争抢着轮番请客。

老大没这本事,总是输钱多,经济本就不宽裕,更是日渐捉襟见肘,终于在无数次的家庭矛盾之后,以及老婆的压制下,在老二搬出去不久后,一家人搬去了县城打工,蜗居在城中村,勉强打工糊口。当时老二强卖的老房钱,一直拖了好些年才还上。

原本吵吵闹闹的家一下子空空落落,老杨头起初特别不适应,半夜睡不着只能在堂屋走来走去,一向寡言少语的他也不知该如何向人开口倾诉。时间久了,居然也习惯了。一个人的日子倒也闲适清净,生活作息规律,身体朗健。

现在老二却突然回来了——并不是什么好事。老二突然回来,占了原先那半老屋,还翻走了另一块宅基地的地契。

这些年老二赌瘾越来越大,赌资也越来越大,起起落落一直都有,这次却再难爬起来。车卖了,房卖了,镇上的厂子也卖了,欠下的赌债依然是个大窟窿。所有人都避之不及,几个堂兄弟打听到村里快拆迁了,透露给了老二,可惜着当初不该贱卖了老屋。逼入绝境的人会不择手段,老二走投无路,打起了老屋的主意。老大和老婆这些年打工,攒了些钱,刚在县城里买了套小房,乡下的房子必然是造不起来的。

老杨头因着孩子的事觉得有愧于老二,且如今被逼急了的老二行事偏激,老杨头不敢劝阻,可老大这些年的艰辛他也看在眼里,老屋拆迁能很大改善一家的生活。强势了大半辈子的老杨头无奈只能偷偷背着人抹眼泪。

无人阻拦的老二又找了那几个堂兄弟,轮番当说客,要求老大在老屋和宅基地二选一。

大家晓之以情——都是亲兄弟,老二现在落难了,作为大哥,搭把手应该的,把宅基地让给他,起码能有个落脚地,不看在老二的份上,也可怜可怜孩子。动之以理——反正宅基地空着也是空着,何不做个顺水人情。而且老二现在走投无路,以他的性子,逼急了,什么事都做的出来的。

是了,昨天晚上老二就打了个电话,要拉着老大和老头一起寻死。

老大和老婆合计了一个晚上,纵使再多不甘心,诅咒辱骂,这轮番上阵的说客和电话里的威胁,终究还是不情愿的将宅基地让了出去。

老二催着女儿匆匆忙忙的结了婚,拿着礼金把房子建了起来,还乐呵呵的办了酒席庆祝新居。

 然而拆迁的消息风传了很久,却一直迟迟没有动静。

追债的人却找到了村里,天天上门喝茶。

一年两年,远远近近的村子拆了不少,永心村的拆迁却始终是口头流言。老二越等越心虚,追债人的态度也一次次更恶劣。老大一家冷眼旁观,并不着急,看着老二就像个跳梁小丑。

八月初的一天,老二女儿在医院急诊室见到了盖着白布的老二夫妇冰冷的身体。巨额赌债难以填上的绝望和日复一日的希望消磨,老二决定带着债务进棺材。

听闻消息赶来的追债人骂骂咧咧的扒了老二家的房子,搬走了所有值钱的东西。甚至闹去了老二女儿的工作单位,但法律上孩子不需要承担老二的债务,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两年后,永心村终于拆迁。

老大家住进了新房子,拆迁费偿还了贷款。虽然经济依然不怎么宽裕,每天依然起早贪黑很辛苦。但脚踏实地,知足常乐,日子总是一天好过一天的。

老杨头一个人住在镇上的拆迁房里,每天早睡早起,身体朗健,上午喝茶散步,下午约着打个麻将,依然大概几十块的输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