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网络每天写1000字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亲爱的家人,寄一箱最纯正的想念给你

2015-09-18  本文已影响1005人  夏川山

去年春节,我穿着一条浅青色的做旧牛仔裤回湖南老家,奶奶悄悄地看了一眼我的裤子,偷偷跟我爸妈说:“山子的裤子磨得都没颜色了,膝盖也磨坏了,明天去给他买几条新的吧。”

后来爸妈告诉我这事儿,我一听就笑了,忙跟奶奶解释我这条裤子是新买的,款式本就是故意做旧的。

奶奶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以为她明白了,然后她又说:“在外面一个人生活,不要太省钱了。”

一个爱你的人是怎样的?或许就是,哪怕你已经丰衣足食,他依旧觉得你处处需要被照顾。

小的时候一直生活在爷爷奶奶家,因为酷爱看电视,三岁半就因为弱视戴上了眼镜。当时的技术还不够先进,眼镜的左半边被罩上了一块布。在院子里玩的时候,同龄的小孩子总会跑过来笑话我。

有一次奶奶领着我在院子里散步,那帮熊孩子又跑过来笑话我,奶奶挥挥手让他们走开,说:“少见多怪。”熊孩子们大概听不懂这词是什么意思,感觉很厉害的样子,悻悻地走了。

那时我觉得,啊,奶奶真是个大英雄。

那时我答应爷爷奶奶,等我长大了,要养他们。

我永远记得爷爷奶奶满足的笑容,他们摸着我的脑袋说:“真是好孩子。”我还记得,镇上的阳光总是干干净净的,窗台上摆着满当当的植物,墙壁上是他们年轻时的结婚照。

后来,爷爷走了,奶奶很坚强,记忆里她只拉着我流过一次泪。好像我们家的人都是这样的,不知道哪里来的坚强,为一件事,只掉一次泪。

拉着奶奶的手,胆小的我并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她。那时我快要上高中,个子已经超过奶奶了。爷爷的离去,让我的初三生活不再平静。而我,越是害怕碰触的事情,越是装作不在意的样子,不愿意去提起,怕自己承受不了,所以我几乎没有在奶奶面前提过爷爷。

到如今,我想,当时应该去提起的。那样,奶奶或许会好受些。

上了大学,每年能见到奶奶的时间,不足从前的四分之一,大四开始实习后,便只有过年时才能见上十几天了。而就是这十几天,我也常常无法陪伴左右。头一次,是因为我有一部书稿即将付梓,今年的新年,因为同事病假,我过年在家,每天都在加班做杂志。

奶奶偶尔会进我屋里看看我,偶尔会在客厅里轻轻地叹气,偶尔会小小地抱怨一两句,可并没有更多了。

好像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我有太多想要做的事,我想成为家人的骄傲。

而骄傲和陪伴,是不可兼得的。

九月,是奶奶的生日。妈妈偷偷打电话,说,如果方便的话,就回来给奶奶过80大寿吧。挂了电话我没有片刻的犹豫便开始订机票,可不一会儿,妈妈又打电话过来,说,爸爸批评她了,“山子都忙不过来,你还叫他回来”。

那一瞬间,我气得发蒙,咬着牙说:“我真的可以回来的。”

生气是因为,我已经觉得自己狼心狗肺了,即便我对自己的事业再怎么用心,也不至于分不清孰轻孰重,不至于那么的狼心狗肺啊。

后来听到妈妈说“奶奶决定明年跟舅爷爷一起庆生”,听到爸爸在电话旁小心翼翼地呵呵笑着,我又忽然间很想哭。

深沉地爱一个人,总是小心翼翼地掩藏起最为浓烈的部分。

那时我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声音:

时光,请你慢一点。

请你,投递有方。

我记得那句“养你”。

记得,我亏欠你们一段小时光。

.

.

.

奶奶,生日快乐

祝你每天都这么快乐

.

听听他们的“亏欠”故事

·

苏志森

Q:你对家人感到亏欠吗?

我觉得非常亏欠,事实上也还没能力改变。

Q:你现在能陪伴家人的时间有多久?

我父母都是60多70岁的老人,假设他们可以活到90岁,我每年基本上争取回家三到四次,每次争取睡两个晚上,春节可以睡四天左右,那我只能和父母见面25×4 =100次。

Q:想念他们吗?

我的房子离家1000多公里还要等两年才可以住,我问过父母愿不愿意与我同住,他们说还是农村空气好,行走也方便,想到这些我就充满着各种矛盾。

有时候也很想家很想老爸老妈,不管再忙再累都保证每周至少一通电话,其实聊天的内容和念书时差不多,问问家里的情况,问问天气,问问最近干什么活,他们叮嘱我要勤快认真、待人友善之类的。

我渴望多回家 ,可是能力有限,还得工作赚钱还贷款,这得多苦逼。你说要是我现在不受生活的制约,可以住得离父母近一些,或者让他们住得离我近一些,安享下晚年,唉。

王一岚

Q:你对家人感到亏欠吗?

会觉得很亏欠。

Q:你现在能陪伴家人的时间有多久?

我每天会打3个电话给家人,大部分时候是我妈给我打,当然我也会给她打。从大学开始每天如此,已经成了和吃饭睡觉一样的习惯了。

每年回去三次左右:十一长假、年中休几天假、春节。

Eleven

Q:你对家人感到亏欠吗?

为什么要觉得亏欠?成人之后去外面看世界不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么?

父母又不是在家嗷嗷待哺的小孩子,全部的生活重心也没有在孩子身上。

能有时间陪伴一段固然很好,实在是没时间陪也无所谓亏欠。

谁还没有自己的生活。

鲍军

Q:你对家人感到亏欠吗?

很难说清楚。

比如,大龄未婚男女,30出头还和父母同一屋檐下,早晨起来父母给你伺候好早饭,拎包上班,晚上应酬过了,很晚才回家,丢下一堆脏衣服。周末在家,对着电脑、电视、手机。这样虽然离父母不远 可父母会欣慰么?

只要父母身体健康,自己能料理好自己,两个老人互相陪伴,我觉得儿女在不在身边,问题不大。

Q:那是什么会让你感到亏欠?

我觉得,做子女的有那个愧疚的时间,还不如多想想怎么奋斗,等父母老了病了,能拿出money,才不会因为自己的无能而感到亏欠。

安和

Q:你现在能陪伴家人的时间有多久?

我在上海工作,离家不算不远。想念的话,可以每周末回去一趟,但基本只有超过3天的假期才回去。

Q:孩子应该一直陪在家人身边吗?

是否应该一直陪伴,取决于父母对此事的看法。中国的传统是几代同堂,合家团圆,我觉得有利有弊,为什么说这是美德呢,为什么说这是对的呢?作为父母不应该觉得抚养孩子成人就应该让子女陪在身旁,当然这么说很可能被认为不孝,因为身在特定社会环境,逃不出大环境的道德观。

Q:你觉得父母为什么会孤独?

对比西方,我们的长辈,由于成长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经济状况等等,很少有可以用于消磨时间的爱好,导致退休之后无事可做,此时子女不在身旁难免感觉孤独,再加上天朝养老制度太差,住进养老院等于讨苦吃,各种因素造成此现象。

不过现在很多父母也很豁达,为了子女更好的发展,对子女去外地工作,去国外读书、生活都很支持,无论内心多舍不得。

沉沦

Q:你对家人感到亏欠吗?

何止对父母愧疚,对自己也愧疚,这是双方的折磨。

刚刚和爸爸通完电话。平时情绪不外露的老爸也难得的在最后一分钟沉默,不想马上挂电话。

Q:你怎样理解这样的沉默?

父母与异地求学或工作的子女之间的思念,有时比恋人之间的思念更难受。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发懂得父母,越发想念父母,尤其不在身边,无法尽孝,无法享受他们的爱意,当人深处彷徨时,更是深刻的痛。万一父母有一方病重在床,而你求学或工作无法长期地陪伴,这种担心、忧虑、心疼、难过、期盼搅在一起时,那滋味无人可说。

我觉得应该尽可能尽早地陪在父母身边。如果暂时没办法实现,就教会父母一些新鲜科技,像我们一样上网学习新东西,起码能让父母把思念的情绪转移。


新书在大家的支持下卖得还不错

打算本月28、29号在新浪微博和豆瓣各举办一次转发抽奖活动

请密切关注

更多福利请扫二维码

隔日奉上精心制作的推送

每晚一小时,学长在echotree陪你闲聊解闷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