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饿,是一种养生方法
2017-09-13 本文已影响0人
幸福林老师
导读:根据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如果一个人感到饿意后,只要一个小时后不进食,之后身体就会出现一种叫"长寿基因"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强大的修复功能,对身体益处颇多,在人类的长寿因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就是适当饿肚子。早在几千年前,《黄帝内经》便载有"食饮有节"的好处。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8476585/0926889b91f14f2dae37ec13505d269a.jpg-mobile)
饿是一种养生方法
饿,不仅能"治"百病,还能助长寿!饱食过度,百病由生!吃多了,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都来了!很多疾病,都和过度饱食有关。
例如感冒,有时候,吃多了,积了食,再受点风寒,很容易引起感冒。而感冒后,如果清一清肠胃,适度饿肚子,反倒容易痊愈。相反,若是一味想着补充营养,多吃点东西,好增加抵抗力,结果反倒会加重感冒。再比如,大多数人都有脾胃虚弱的问题。脾虚胃寒,也都是饮食无度引起的。脾胃长期处于过劳的状态,得不到适当的休息,功能自然日益消退。久而久之,就成了脾胃虚寒的状态。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8476585/d2bb207c72b74e948fbf4de8d5f55a13.jpg-mobile)
又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肝脏病、瘫痪、老年痴呆等疾病,都与饮食无节制有密切关系。在《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就告诉了后人,如要获得健康长寿,必须做到"食饮有节"。在《内经》全书中以有详细的说明,五味过度损五脏。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得管好嘴巴,饿饿肚子。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道家的养生之法中,经常提到的一点,就是"辟谷"不食,对芸芸众生来说,太过虚无缥缈,也不可行。但由此可见的是,少吃一点,吃到七份饱就可以了,这确实是健康身体的前提之一。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8476585/889cbff7781b419a8b5fef9f5319060d.jpg-mob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