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

我真的做错吗

2018-02-08  本文已影响0人  霂噺

  曾经的日子:

我总想着不停,不用放松。总是警告自己,不要偷懒,不要放弃心中的责任,一切的一切总想着要把它们做到最好,没有一点缺陷……

我真的做错吗

  可为什么现在的我竟会感到自己一直都在错事呢!一切的事情为何会变成这个样子。现在的我真的很疑惑,我怎么了,我真的做错了吗。

  每次看到大人的样子,我都会反问自己“如果不努力,你将来一天就会变成他们的样子。”我总逼迫自己每一刻都不要选择安逸,不要玩耍,不得意。可我为什么一天会变成这个样子,突然感觉走这条路确实是孤独的。

  我必须一个人走完这条看似无止尽的道路,我必须慢慢地适应时间带来的孤独。我必须去一点点解决自己出的方程。

我马不停蹄的赶路,不允许自己犯一丝错误,不允许自己休息一下。我如此抓紧,我真的错了吗?

1.

也许人都要劳逸结合吧!也许每个人的脑子都有筋疲力尽的时候吧!如果不休息就注定会精疲力尽!

我希望每一个人都不要像我一样活着,因为这样真的很累,甚至难过。确实,我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在未来的时间里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但我们在奔跑时候却忘了要休息,结果还未达到终点,我们就累死到了途中。

我们总是在别人玩的时候,选择了拼搏。在别人在睡觉的时候,我们写作业。在别人认认真真的听讲时,我们却以身心疲惫了。每一次我们都很想珍惜时间,却忘了身体要休息。总不放弃的我们,认为这是正确的珍惜时间,认为这是拼搏之人因有的状态。那我想反问一句“这真的是拼搏之人因有的状态吗?”

其实有时候,拼搏并不是要用自己的命,来换一切自己想要的。拼搏时,休息也是要的,但我们也不能一为的休息,却忘了要拼搏。适当的劳逸结合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但如果过多的劳逸结合只会使我们在休息上的道路拖延,严重的会使我们本开始对学习的乐趣全归属于休息。

如果想要提高效率,那就得先学会自律,然后再去劳逸结合,这样也许会使你的学习效率事半功倍。这样可以使你的思维导图更换新的图片,让你可以解决新难级别的的题目,让你在刷题道路赛出一个好成绩来。

2.不及慢慢来  成果之花自会绽放

可能有不少人会像我一样,是一个急性子吧!每一次只要坚持了一会,就盼望果实有天那么大。结果盼望越大,失望值也就越高。现实往往不会像自己的想象剧本来演,差距太大,是往往不会符合剧本要求的。

一切为何不会成功,因为有些事,需要慢慢地磨练,才能得到世上最亮、最美的金属。如果只是急于一时想要得到成果,那磨出的终会是一块烂铁。

急于一时的成效,终会一事无成。其实每个成功者,他们都可以精确掌控慢速度高效率的定律。而我们却没有掌握,我们只会求高速度低效率。

学习就像是一名优秀的长跑运动员,他会得冠是因为他掌握了速度效率,他知道开始慢速度,最后最猛地一击,使用技能加速度。这时别的选手都筋疲力竭,而他却精力充沛。这时他的获胜的机率远远要胜他们,所以最后他会比其他选手先达到终点。

其实有太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如果一旦当你掌握了这种规律,那你学习起来也就可以比别人轻松多了。

我们也不要因为等待规律的出现而不向前,规律是不会送上门来的。我们应该主动出击,去抓住神秘的它,我们应该止步不前的去摸索那规律的奥妙。

并不是说你掌握了那一个规律,你的学习成绩却会猛力提高,规律必须带上一个坚持,这样才会取得成功。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得到报酬,但又有很多的人看不到自己的报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们的每次的希望值高于自己所努的力,所以每次都会觉得自己明明努了力,却得不到好结果。

想要成功,就不要急于一时的成功。把自己的希望值递减到一个与自己能达到的目标值为止,长长的跑道是需要我们慢慢地积累经验,然后才可达到自己设定的终点。一步一步来,不要急。可能我们看到别人的一切都比自己高,所以才会放弃慢定律。身边的电磁波太多,却不强、但一旦我们接受了它的干扰,来干扰自己,那它的威力也就由此显现出来了。

当使用慢定律时,需要非常大的毅力,如果不坚持到底一切就将前功尽弃。

  我这次真的错了,因为我不曾掌握劳逸结合与慢定律。

现在我似乎知道点定律,所以就此在这瞎鸡巴扯的敲字。

小眼睛,我与你们一起在这条定律道路,一起坚定的走下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