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读书志

可惜

2019-02-08  本文已影响6人  影掠浮光

大家都看《琅琊榜》,我也要看。我没有时间看,就找时间看。我找不到时间,就改变个看书工具,我把小说放在手机里看,反正是小说,咋看不是看。

故事里,复仇的这种,总是看得比较痛快,若真是仇深似海,谁难道多么乐意去看宽大为怀。还是复仇的故事看上去比较精彩。

大家都很喜欢梅长苏,我也一样很喜欢。

怎么会不喜欢?这样淡烟流水暗香疏影的样子。

怎么会不喜欢?阴谋成让人惊艳的才情。

怎么会不喜欢?这样一切尽在掌握种的淡定。

怎么会不喜欢?这种报一番血海深仇都是闲庭信步的姿态。

只可惜,他的锻造材质是林殊。

我们看到一颗星星,在夜空中光彩夺目,那自然很好,可是如果知道,一个太阳全部陨落,只剩下一点的光锻造成这一点星光。

不会为那一片光明觉得可惜吗?

我们看到一滴水,也会欣赏它的晶莹剔透,可是如果知道这滴水原可以是一片海洋,波澜壮阔。

是一片雨林只剩下一棵树的那种可惜,即便这课孤木被做成了举世无双的盆景,让全世界都看到了那片雨林的美,依然挽不回那种可惜。

是万亩花田只剩下一片花瓣的可惜,即便是这朵花瓣被做成了举世无双的标本,也依然挽不回的那种可惜。

是前种琉璃只剩下一片瓷器的可惜,即便是这片瓷器被珍藏进了博物馆,也挽不回的那种可惜。

梅长苏如果只是梅长苏很好。

但怎么舍得用林殊去锻造?

那个虚拟了省略的锻造过程,比结果要惊心太多。

可是,如果不是林殊那样的材质,怎么能锻造一个梅长苏出来?

魏晋风流,真的很好。

可惜,它的材质是建安风骨。一个时代的风骨和脊梁,生生被挫骨扬灰,落下几点被描述成怪诞的风流?

所以,面对着魏晋风流,怎么可能是艳羡,而不是心痛。

晚唐诗,真的很好。

如果我们不知道盛唐有着怎样的诗风。一个时代最为雄浑辉煌的歌喉被生生毁掉,落下几缕哀鸣,连精神都没有了打起来的支撑,就那也可以未诗歌抹上最后的艳色。可想而知,那被毁掉的是怎样的风姿。

萧景琰看梅长苏的眼神,分明是君子如玉,分明是风神潇洒,分明是出尘之姿,依然是心里通得缓不过气来。

我用大抵相似得心情,看过魏晋文章晚唐诗。

更何况,难道仅仅说魏晋文章晚唐诗。

人家说,苏轼的才华,足以胜任宰相,让一个邦国成为苏堤的模样,那一首一首或者豪放或者婉约的词,是他的梦想被彻底毁掉之后,才华留下来的一点痕迹。

还要人家说吗?陆游的梦想是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君书。那些:一树梅前一放翁,那些声声慢,也是他理想全部落空的记载。

如果可以,我愿意用所有的稼轩词换辛弃疾一个跃马扬鞭的一生。

如果可以,我愿意不读所有的稼轩词,换那篇《美芹十论》能落到实处。

如果可以,-------

如果,是个多么让人绝望的词语。

有人问我,你对中国的文学史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不是自豪,不是感动,不是博大精深,不是色彩纷呈,是可惜。

可惜,他们最后,所有的梦想,所有的热血,所有的真诚,所有的才华,所有的悲悯,所有的不甘,所有的惊才绝艳,所有的天赋才情,都只能化为我面前的诗篇。

而让我,更加惊心的是把那些才情指向转化成诗篇的过程。触目心惊。那些低吟浅唱,很动听,可你知道那是炼化了多少明媚健朗才形成?一首声声慢,如此愁情,那是碎了多少《如梦令》?

常常,在我们的那些美丽的文字间散步,有一种可惜,如影随形,铺天盖地。却不知道去哪里又去跟谁快意恩仇?

------2015年11月20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