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扬婉兮读郑风

2019-11-08  本文已影响0人  笑春风ma

清扬婉兮读郑风

——《郑风》学习小结

《论语·为政第二》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绍》、《舞(武)》。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孔子删诗,编辑整理了305篇《诗》。按照《为政》篇的说法,孔子整理的这些诗歌都应该属于“思无邪”的范畴了。那么《论语·卫灵公第十五》的“放郑声、远佞人”,指的是什么呢?包含孔子整理的《郑风》吗?305篇中,《王风》、《齐风》、《秦风》都只有10来篇,但是《郑风》却有21篇,说明孔子老师还是喜欢《郑风》的,否则直接删掉或者少保留几篇不就行了。抑或是《郑风》中的歌词清正,但声调淫靡,就如当初邓丽君的歌曲一样,认为是靡靡之音,缺乏战斗精神,消磨人的意志。这些,可能只有问孔子老师了。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多么动人的场景,多么美妙的画面。其背景就是春秋时候,战争频繁,人口稀少。统治者为了蕃育人口,规定超龄的男女还未结婚的,允许在仲春时候自由相会,自由同居。诗中的男女,就是响应国家的号召(或者命令),自由相会,擦出火花的情景。

郑国是一个小国,并且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巧妙地圈出来的一片土地。公元前806年,建国者为周厉王少子,周宣王同母弟王子友封于郑(今陕西华县的东方),成为郑国第一代君主,是为郑桓公。郑国初为周王朝的畿内诸侯,周室衰微,郑桓公积极谋寻全身之策,听从史伯建议,利用自己王朝大臣的身份,通过向(kuài)之君贿赂,取得十邑之地作为新郑国在东方的立足点(今河南新郑)。当周室东迁,郑国的郑武公郑庄公亦相继为王朝大臣,他们常借天子之名行兼并之实,兼并了周边的一些小诸侯国,包括虢、郐两国。这样才形成了春秋时代的郑国版图。

一个小国,要想在大国之间生存,人口就成了重要的战略资源,因而国家号召繁育人口。男女到了适婚年龄,就得结婚,国家也创造机会增加他们的接触机会。从《野有蔓草》、《溱洧》、《萚兮》、《出其东门》等诗歌来看,应该是比较成功的。

喜欢《溱洧》,溱、洧是两条河流,绕郑国都城而过(一条经过西门,一条经过南门)。三月上巳节之日,冰雪融化,桃花汛到来,人们踏青郊游、河中洗濯,因而这一天特别热闹,女子这一天也可以与男子自由相会。男女手拿着(或佩戴着)香草(蕳),出现在镜头之中,相互会面,也许是女子禁闭得太久了吧,主动招呼男子一同观赏。“女曰:‘观乎。’士曰:‘既且(cu2)。’‘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这样的对话体,想想都会让人激动吧。最终就是“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两个相互戏谑玩笑,临别赠送了象征预约下次相会的爱情草——勺药(勺药,又名辛夷,又名“江离”,古时候情人在“将离”时互赠此草,寄托即将离别的情怀。又古代勺与约同声,勺药是双声词,情人藉此表爱和结良约的意思)。朴素而浪漫,这就是先民们的爱情故事。

喜欢《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夫妻对话,多么具有生活情趣。男子想睡懒觉,但女子还是将男子叫了起来,毕竟生活需要,一日之计在于晨呢,劳动才有所得,才能维持生活,懒觉也就只好自己克服了。男子也就答应了,出去打打猎,看看能不能打着野鸭子和大雁,拿回来打打牙祭。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真好,你打猎,我烹调;你一杯,我一杯;“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歌曲《最浪漫的事》),也许这首歌就这样承接过来的吧。浓烈的生活气息浸人心脾。

生活酸甜苦辣,多姿多态。诗人们将生活中发生的故事笔之于书,见到这些创造性的形象,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将翱将翔,佩玉将将”(《有女同车》),这种创造性的描述,将不可名状的女子下车的轻盈、欢快等等情状托之于笔端。“翱翔”,有如神来之笔,将女子的身姿灵动的表现出来。“叔善射忌,又良御忌,抑罄控忌,抑纵送忌”(《大叔于田》),女子是“翱翔”,男子却是在打猎场上纵马射猎,收放自如,一派英雄形象,收获粉丝无数,以至于“叔于田,巷无居人”、“巷无饮酒”、“巷无服马”(《叔于田》)等等赞美词语从女子口中脱出,美人爱英雄,自古有之。

阅读《郑风》,见到了新郑一带古人热爱生活、天真烂漫的形象,“叔兮伯兮,倡予和女”、“倡予要女”(《萚兮》);女子的矜持与追求,“不见子充,乃见狡童”(《山有扶疏》)、“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思我,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褰裳》);女子铭心刻骨的思恋,“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子衿》)。从现在的观点来看,未见到有“淫”的现象,至于声调,已经消失了2000多年,因而并不知道当时的“淫声”是什么样的。

“窃意《郑风》实淫,但经删定,淫者汰而美者存,故郑多美诗,非复昔日之郑矣。”(方玉润《诗经原始》)郑多美诗,所以孔子老师才会存下了21首让后人欣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